“优质医疗"和“高端服务"是民营医疗机构健康持续发展的两条主轴线
陈劲松
年3月14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曝医院骗取国家医保基金的案件。7天后,新成立的国家医保局召开了"打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专项行动发布会"。自此,全国上下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不少民营医疗机构受到了严肃处理,部分民营医疗机构取消了医保合医院执业资质。一时间,人们纷纷喊说民营医疗的冬天到来了。
民营医疗的路在哪里?怎样才能发展好民营医疗?怎么让民营医疗健康持久的发展?怎么形成一个优质的民营医疗品牌?医院管理者当下急需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王贺胜在一次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社会办医是公立医疗服务体系的有益补充,主要提供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差异化的健康服务需求"。
应该说,这一定位非常准确到位,代表着民营医疗机构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我们来领会理解这几句话的深刻含义:
一,“社会办医是公立医疗服务体系的有益补充",说明公立医疗在国家医疗体系中占绝对主导地位,民营医疗只是对公立医疗的补充。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一些行业如商业、物流、IT、建筑业等等,已经由民营机构占据其主导地位,占有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而我国医疗卫生健康行业,四十年来,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仍然占有绝对统治地位,占医疗市场份额的80%以上,而民营医疗机构只占20%的医疗市场份额。曾经有多少有志于进入医疗卫生行业的资本经过艰难困苦的挣扎,到最后都灰飞烟灭。
认识认清这一点很重要,就是说,昨天今天的历史实践证明民营医疗机构在医疗行业里,不可能做强做大,不可能取代公立医疗机构的主导地位。
二,“主要提供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一句话体现了民营医疗机构依靠医保生存是不现实的。现在有不少民营医疗机构依赖医保生存,其中,通过不良手段骗保套保,走歪门邪路的民营医疗机构不少。今年以来,国家医保局重拳出击,坚决打击骗保套保行为,医保严监管时代已经到来,将来还会监管更严,医保监管制度、监管措施、监管手段将会更加完善健全。
三,“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差异化的健康服务需求",这一句话确定了民营医疗医院定位。
"多层次"是指基本医疗以外的高于基本医疗的一部分人群的医疗需求,对其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提供快捷的医疗服务,提供更加人性化关怀的医疗服务,提供会员制的高端健康管理服务等等。
"多样化"医疗服务是民营医疗机医院,提供基本医疗之外的医疗服务。例如签约家庭医生的服务,上门医疗个体化服务,建立独立的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消毒供应、血液净化等专业机构,面向一定的区域提供的相关服务,与其他医疗机构合作,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差异化"医疗服务是指民营医疗同公立医疗竞争中,在服务内容、服务环境、服务手段、品牌形象等方面采取区别于竞争对手一一公立医疗,突出自己特色,发展一些公立医疗里发展不太好的,或在竞争中可以与公立医疗机构相抗衡的学科专业,如儿科、医美、牙科、眼科等专业学科。
通过分析理解王贺胜副主任的对民营医疗机构的定位论断。我认为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应该围绕两条主轴线展开,一条主轴线是优质医疗,一条主轴线是高端服务。
"优质医疗"是根本是基础是前提。只有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才能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才能建立起民营医疗自己的优质医疗品牌,民营医疗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有了"优质医疗"还不够,因为市场主力军的公立医疗也有“优质医疗",甚至一部分更有优势。那么,怎么与之竞争呢?我认为,高标准做好高端医疗服务,是民营医疗取胜的法宝和重要补充力量,是民营医疗发展的另一条主轴线。通过高端服务满足部分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亦即“多层次、多样化、差异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并从中获取相应的收入回报,维持医疗机构运营成本和获取相应利润。
客观来说,医院因其客观原因,病人量大,医生工作负荷重,部分医务人员在对病患者服务上存在一些短板,比如:看病过程中交流时间短,沟通不充分不到位,患者排队等待时间长,专家号难以挂上,就诊流程不方便,服务态度生硬,病房拥挤,就医环境差,还有少部分医生开大处方大检查等情况。针对这些现象,民营医疗在服务上大有文章可做,把对方的短处变成自已的长处,形成自已的高端服务品牌。
一个优质医疗品牌的形成,是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北京的"医院",成都的"医院"品牌都是百年历史产物。美国犹太人李碧菁女士执着坚持二十年,在北京建立了“和睦家"医院品牌,真正做到了“优质医疗与高端服务"的完美结合。
民营医疗机构投资人和运营管理者,一定要深刻理解并认识到"优质医疗"和“高端服务"是民营医疗健康持续发展的2条主轴线,是民营医疗建立和形成自己优质品牌的主要方法和重要手段,也代表着未来民营医疗发展的方向。
作者陈劲松,男,55岁,湖北省英山县人,中共党员,退休军官,大校军衔,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医院业务院长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