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9/5608569.html
发一点小感想……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
医院都采用“价格歧视”的策略,就是赚富人的钱,补贴穷人。以梅奥诊所为例,每年要拿出1/5~1/6的营业额(约八到十亿美元)给穷人和特定群体提供免费医疗!看起来是在劫富济贫,但却不是道德上的理由,而是一个运营策略。
医院建一座豪华宾馆装修的病房给富人住,多收的钱就补贴给穷人,提供低价或者免费的医疗。本质上,富人和穷人享受的医疗服务是差不多的,都是“治好病”,但这样做却是三赢:穷人少掏钱,享受跟富人一样的医疗服务;但是富人也觉得划算,医院患者多,患者越多,医生的临床经验也越好,医院的治疗效果就更有保证。反之,医院只给富人提供服务,病房是挺好,但医生没看过几个病人,那临床经验好不了……所以,医院来说,富人出钱,穷人出人,医生临床经验丰富好,医院品牌名声在外。所以形成了三赢的局面。
医疗服务是很特殊的,医疗服务本质上还是以“看好病、治好病”为目标,而舒适的就诊环境、安静私密的病房、医务人员和蔼可亲的态度等等都是围绕“看好病、治好病”这个核心展开的附加值服务。
如果仅仅靠期望人流密集的地段选址、高档的装修和热情的接待就能造就“高端医疗”还不是高端医疗服务。高端医疗服务机构很容易通过定价策略,排除掉很多“低端患者”,但同时也会大幅度减少患者量。如果没有足够多的患者量,医生又怎么会有足够多的临床经验?——这也是目前我国医疗体制的困局。
上周(11月1日)医院一位仅仅30岁的年轻麻醉师因工作过累而猝死,其妻医院、换单位但一直下不了决心……这也许是因为去体制外的“医院”就没有足够多的患者来给自己的医疗业务成长了,所以再苦再累也得咬牙坚持。
所以,我认为没有“高端医疗”一说,即使在“高端医疗”机构,为了医疗人员的成长,大众服务也是必须的。或者“高端医疗”机构的医生,也得去做大众服务,接触更多的患者——没有大众医疗,何来高端服务?
有问题向我咨询?请使用新浪微博的“微博问答”在新浪微博查找“梅颖-眼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