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弓足是一种复合性畸形,既有严重的软组织挛缩或肌力不平衡,也有足部骨骼解剖的异常。儿童高弓足多采用软组织松解治疗,但软组织松解对术者的要求较高,否则不仅不能矫正畸形,而且复发率很高。软组织松解术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为畸形矫正过度,导致后足外翻、前足外展即扁平足。本病例选取医院足外科收治的1例高弓足术后扁平足的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患者资料
患者,男性,13岁,学生,以“左踝关节走路疼痛1年入院”。既往史:患者于年发现左高弓足畸形,行走时左足内翻,足外侧着地,足跟部不能着地。医院,诊断为左侧神经性马蹄内翻足。行左侧跟腱延长、胫后肌移位、矫形外固定术。入院查体:左足外翻畸形,足底扁平,内侧弓塌陷,舟骨结节突出明显,局部肿胀、压痛。左足腓骨肌腱紧张、痉挛,不能内外翻活动,左侧跟骨外翻,趾长伸肌腱肌力Ⅳ级,长伸肌腱肌力Ⅳ级,左足抗阻内翻、活动时疼痛加重。左侧跟腱处可见10cm瘢痕组织,术后切口恢复良好。左足活动可,足背动脉可触及,皮肤感觉正常(图1)。胸腰段MRI:胸腰段曲度变直,腰骶部椎管扩大,脊髓位置低,约平腰3椎体水平,腰1和腰2椎体水平处脊髓分左右两部分,终丝粗大,背侧固定。印象:脊髓栓系综合征,二分脊髓。左足X线示:左踝关节炎,左足扁平足(图2)。
图1患者足外观
图2足部X线
注:距骨第1跖骨角(Meary角):16°;跟骨倾斜角(Pitch角):9°;跟骨距骨角(Kite角):21°
诊断依据:①左踝关节疼痛1年。②查体:左足外翻畸形,足底扁平,内侧弓塌陷,舟骨结节突出明显,局部肿胀、压痛。③MRI及X线提示。临床诊断:左踝关节炎;左足扁平足;左高弓足术后;脊髓栓系综合征;二分脊髓。
治疗过程:全身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可见患者在麻醉后伸肌腱仍呈挛缩状态,踝关节仍不能内外翻。取左小腿后侧纵形5cm切开,松解腓肠肌,改善足背伸状态;左足外侧跗骨窦处横行切口,长约4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切断腓骨短肌,改善足部的外翻状态,并将腓骨短肌转位至腓骨长肌。左足内侧横形切开,长约8cm,显露长伸肌肌腱,见长伸肌肌腱呈挛缩紧张状态,跖趾关节处切断长伸肌肌腱,指屈曲状态缓解;踝关节前侧行纵形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肌腱,将长伸肌肌腱从踝关节前侧引出,同时发现原转位后的胫后肌腱粗大,切断转位后的胫后肌腱,将长伸肌肌腱与转位后的胫后肌腱利用带线锚钉转位到胫后肌腱的解剖止点处并加强缝合;摆锯依次将距下关节面、距舟关节面、跟骰关节面去除,检查对位良好后使用克氏针临时固定,透视后见位置良好,使用钛板、螺钉固定,检查内固定稳定,盐水冲洗后缝合切口,短腿石膏固定(图3,4)。
图3术前与术后1年对比
图4患者术后X线
2讨论
高弓足矫正过度是软组织术后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困难。肌力平衡手术中转移肌腱附着点偏前外和(或)张力过大,可引起背屈外翻肌力大于跖屈内翻肌力,使得新的肌力不平衡以致矫正过度。而且随着足部畸形的纠正,维持外翻作用的腓骨肌肌力也逐渐恢复,从而引起或加重足踝部肌力不平衡,也会导致继发性矫正过度。跟腱皮下切断位置过高也会导致这种情况发生。因此术中对肌腱的转位和松解要把握准确,要定期复查,对患者进行功能辅助锻炼以减少这种情况发生。
本病例治疗的目的是为达到一个无痛、稳定、力线正常的足部功能状态,所以必须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手术方案。文献中虽有很多关于高弓足的具体治疗方法,但关于高弓足矫正过度的报道极少。Myerson认为,解决高弓足矫正过度的畸形过程中,保证骨骼稳定的同时保证肌力平衡至关重要。该患者通过三关节融合术(距下关节、距舟关节、跟骰关节)进行适当的截骨使融合处的关节对位良好,并在截骨的同时纠正足弓,从而改善跟骨外翻状态,恢复后足力线,缓解疼痛的同时也可保证足部功能;术中探查患者的肌腱呈挛缩状态,将原来转位的胫后肌腱连同长伸肌腱进行松解,改善足背伸挛缩畸形,同时松解、延长痉挛的腓骨长短肌,将腓骨短肌腱转位至腓骨长肌腱,减少足外翻力量。
目前高弓足矫正过度的病例及文献很少,因此我们应高度注意高弓足治疗时软组织的手术方式,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手术治疗方案,同时避免矫正过度。同时可采用量身定制矫形鞋垫来矫正高弓足,是不错的物理绿色康复方法。
来源: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为您提供最细致、最贴心的服务!
为您提供最顶级的足健康体验!
为您提供最专业最舒适的足部用品!
赞是一种鼓励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更多足部健康资讯,请白癜风可不可以根治北京哪里能治好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