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植株有螨不可怕,这些方法对付它

近几年,很多蔬菜大棚螨虫病害严重,且越来越难防治,很多菜农深受其害,小编整理了有关螨虫防治的一些知识,希望对大家的棚室管理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先了解螨虫的分类:

1、叶螨类:

朱砂叶螨Tetranychuscinnabarinus,又称红蜘蛛

二斑叶螨Tetranychusurticae,又称二点叶螨

截形叶螨Tetranychustruncatus,又称棉叶螨

2、侧多食跗线螨:

Polyphagotarsonemuslatus,又称茶黄螨,白蜘蛛,嫩叶

形态特征:

朱砂叶螨

体背两侧有一块三列长条形深褐大斑,体红至紫红色,足4对;

雄成螨菱形,一般为红色或锈红色,也有浓绿黄色;足4对;

卵近球形,初期无色透明,后变淡黄色;

幼螨黄色,透明;足3对;

若螨(幼螨蜕皮后),足4对,前期体色淡,后期体色变红;

二斑叶螨

形态与朱砂叶螨十分相似,显微镜下都难以区分二者。与朱砂叶螨的最大区别为在生长季节无红色个体。

二斑叶螨在生长季节,无论是幼螨、若螨还是成螨,体色均为淡绿色或黄色,营养条件越好,体色越淡。其一般在越冬时,体色为淡红色。

截形叶螨

深红色,足及颚体白色,体侧具黑斑,气门沟末端呈“U”形弯曲。各足爪间无背刺毛;

早春温度达到10℃,越冬的成螨开始活动繁殖,北方一般在5月初迁入菜田,先点片发生,然后扩散。繁殖量大时,常在叶部顶端群集。

侧多食跗线螨

雌成螨椭圆形,初为乳白色,渐转淡黄至黄绿色,体背中央有白色纵条纹;

雄成螨近菱形,淡黄至橙黄色,半透明,足较长而粗壮;

卵椭圆形,无色透明,卵壳上有纵向排列整齐细小的网状灰白色圆形蜡质小点;

幼螨菱形,半透明,乳白色,足3对。背部有黄纹2道;

很多菜农经常把螨虫误认为是病毒病,为了让大家更好的把螨害和病毒病区分开,我们把三组不同类型图片放到一起进行对比,大家按照图片上的症状进行区分比对。

秋季定植时,大棚内相对干燥,因此容易发生二斑叶螨、茶黄螨等螨害,仔细看,在辣椒、茄子等作物的新叶上会有白色的球状物,这就是螨虫的卵。

看这就是上图的叶片背面,有成百上千只螨虫(二斑叶螨),他们口器属于刺吸式,由于个体非常小,所以他们为害后叶片的叶肉就好像很细腻的被刮掉了一层一样。

螨之所以比较难防治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繁殖快,世代交替,一个雌虫有时可以产近百只卵,卵孵化产生幼螨(3对足)、逐渐长成若螨(4对足)再长成成螨(4对足),成螨再产卵继续孵化成幼螨。

螨虫在不同作物上的危害症状

辣椒螨虫危害

黄瓜螨虫危害

黄瓜受螨虫为害后叶片症状的表现,整体上有一种纠结、磨砂的感觉。受螨虫为害后,叶片背面大多数都会出现这种油渍状的表现,而病毒病一般不会,这个可以作为一个区别点。

茄子螨虫危害

苦瓜螨虫危害

了解了螨虫为害的症状,最后说下螨虫的防治。

对于大棚蔬菜里,尤其前期在相对棚室内干燥、植株较小的情况下螨虫容易发生,预防性用药的话可用好的5%阿维菌素、联苯菊酯等防治就行,如果已经发生可以参考以下思路:

药剂防治:联社推荐配方:哒螨灵、联肼(乙螨唑)、宝卓(乙唑螨腈)、炸螨(丙溴磷+阿维乙螨唑)、冠绝(阿维菌素)、唑螨酯、联苯肼酯、炔螨特。

注意:以上配方可交替使用;打药时候一定要均匀仔细,对于螨虫发生严重的植株要重点喷雾、“特殊照顾”;打药时候要加入有机硅助剂以保证药剂更好的与螨虫接触;如果生长点收到螨害或者植株生长缓慢,在防治螨虫时候要加入促进生长的叶面肥。

农业防治:秋末清除田间残枝败叶,开春后铲除田边杂草,蔬菜采收后及时清理枯枝落叶,深耕土壤,及时冬灌,避免偏施氮肥,叶螨类发生重时,不要与瓜类、豆类作物间套作。

菜农种好菜,你我有责任,让我们共享蔬菜标准化生产的成果!

请分享到朋友圈,推荐更多朋友阅读

赞赏

长按







































中科获平安医院殊荣
健康中国重要影响力年度人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touxian.com/gzzz/34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