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医生坚持正确走法走路才是最好的运

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50607/4635657.html

生活中,许多人最爱的运动是走路,都认为“日行万步更长寿”。实际上,走路方法对了,确实是对身体健康非常有帮助!

但是在走路这件小事上,国人总喜欢随性发挥,不注重健康姿势。踮脚插兜的,应该肩膀和脚踝不好;跨步横走的,屁股那里应该有点症状;至于周星驰刘德华这样扭腰斜跨,一蹦一跳的的,估计全身好好的都会被人打出问题吧。

姿势导致的问题,其实可以从鞋上找到原因:鞋尖,鞋底外侧内侧,鞋口等。医生说:这些部位的磨损,都能导致不同的骨骼隐患。

鞋的磨损程度与骨骼疾病信号?

来,先拿起自己的鞋,翻过来看看鞋跟。有没有发现,鞋后跟已经磨得偏向一边。某些情况下,鞋跟磨损的程度和位置也能反映自己的健康。穿上一双鞋,3个月内磨掉20%-30%,几乎可以判定关节有问题。

上图右侧的非正常磨损部位一共有5处,那我们就来一一分析下它传达出的骨骼疾病信号:

底外侧磨损:可能有关节炎隐患

正常鞋子的磨损重心在脚跟中间,并可从鞋跟外侧看出约4度的倾斜,但如果倾斜大于4度,就说明脚跟外侧受力过多。

这种情况通常由于高弓足让体重过多倾向于脚外侧,造成鞋外侧磨损突出。

这种走路方式容易导致关节扭伤和损伤,长期的受力不均也会导致膝盖外软骨的磨损,引发关节炎。这种方式也会给髋骨施压,导致坐立时骨骼的长久疼痛。

如果脚后跟外侧磨损很严重,很可能提示存在关节疾病。

建议:咨询足科或骨科医生,进行步态练习,养成正确的走路姿势,让骨骼结构得到纠正。这底内侧磨损:扁平足,或者腰椎不好

如果内侧的鞋跟出现明显地磨损,这可能由膝内翻或扁平足造成。如果足弓扁平,在脚掌中部着地时,脚会向内倾斜,导致内侧鞋跟磨损突出。

扁平足使脚部的弹性作用降低,让小腿肌肉过度工作而更加紧绷,进而可能导致频繁抽筋或者内侧踝关节肿胀。这种走路方式也会导致前骨盆倾斜,进而腰背部疼痛。

外侧后跟磨损虽占主流,也有一部分人,鞋跟内侧磨得厉害。人们走路时,由于身体更多的压力聚集在脚的内侧,增加了脚内侧和地面的接触机会,无形中增大关节的压力。

随着年龄增长,可能导致膝关节疼痛,甚至引起腰椎不适。

建议:平时进行步伐训练;并且在鞋内垫上舒适的鞋垫,让步伐更稳健,身体更轻松。脚趾外侧磨损:可能是高跟鞋穿多了

大脚趾外侧磨损多由于拇外翻造成,即大脚趾和足部相连处的关节倾斜超过15度所致。走路时,这些患者会倾向于脚跟过早抬起,将过多的压力施加给大脚趾。

大脚趾外翻很多是先天造成的,也可能由于久坐,经常穿高跟鞋等导致脚尖长期朝下伸展造成的。

「特别是尖头高跟鞋,由于鞋面是没有弹性的皮革,脚强行放在一个窄小三角形区域内,就会迫使脚拇趾外翻、小趾则内翻。

建议:在鞋中放双柔软的鞋垫,少穿鞋面过窄、鞋跟过高的鞋子,平时经常缓慢舒展小腿肌肉,活动脚踝,放松跟腱。这鞋口磨损:说明你的鞋子不合脚

这种情况多由于鞋子太大造成的,走路时,脚为了适应过大的鞋子,时常摩擦鞋口,造成鞋口内侧的磨损。

鞋子大,前脚掌与鞋垫间的摩擦也会增加,这也可以从鞋垫前部的磨损程度得知。

反复摩擦会造成脚跟起泡,足底筋膜炎等,由于前脚掌过度用力,还会导致胫骨和小腿的急性疼痛。

建议:课合脚舒适是选鞋子的第一要素、选鞋时如果只坐着选鞋,试不出鞋子的大小、试鞋时最好多走几步,要给双脚充分的时间去感受鞋子是否合脚,如果有明显的硌脚、夹脚的感觉,就说明鞋子不适合你、最好下午去买鞋,号码以两脚偏大的一只为准,脚趾与脚尖应最少预留1厘米的空间。

说完鞋的磨损程度与骨骼疾病信号的关系。但你知道吗?走路姿势、方法也很重要。

走路时含胸低头会怎样?

如果走路时“弯腰驼背”,长此以往,不仅达不到好的锻炼效果,反而会导致软组织的损伤。

西安医院康复中心脑病科主任邓景元在年3月31日健康时报头版刊登的文章中解释,昂首挺胸走路时,全身七经八脉都跟着一起活动,而含胸、弯腰的走路姿势会让经脉得不到很好的舒张,身体得不到应有的供氧。脊柱弯曲还会反射到大脑,使人处于紧张状态,造成大脑过劳,影响夜间睡眠。

走路健身,在哪走,很重要!

地点没选好,可能对身体有害。年12月5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刊登研究显示,无论健康与否,在公园散步的志愿者肺功能改善、动脉血管软化显著,而沿街散步者肺功能改善微弱,动脉硬化状况甚至恶化。

医院运动保健咨询门诊李靖教授在年12月12日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解释,街道是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来来往往的车辆会排放出很多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在运动时呼吸会加深、加快,如果运动时的环境是比较污浊的,吸入后对身体肯定是有害的。

走路的时间对了吗?

很多坚持晨练的人选择太阳出来前去健步走,认为这个时间既不会被太阳晒,而且能呼吸到比较清新且多氧的空气。其实,这个时间锻炼不利于身体健康。

南方医院康复医学科刘刚在年10月10日健康时报生活·健身版刊文解释,因为植物叶绿素只有在阳光的参与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日出前没阳光照射到叶片上,一夜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附近,非但没有新鲜的氧气,相反倒积存了大量二氧化碳,不利于身体健康。

饭后立即就走?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是这句话可能传递了一个错误的概念,尤其是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饭后百步走可能还会导致危险。

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杨飞燕在年9月15日健康时报心脑血管版刊文解释,因为饱餐后,特别是高蛋白、高脂性饮食后,血液会更多的集中到胃肠部,加强消化功能,这时若从事剧烈运动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出现心肌缺血、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因此提醒大家,餐后应休息半小时至一小时再去运动,有冠心病者尤应注意。

每天走到2万步?

走路,确实是很好的运动。但是,走路太多,就会对膝盖产生损伤。

中医院骨科主任朱瑜琪在年10月11日健康时报生活版刊文指出,长时间暴走,中老年人的半月板最受伤。一是不间断地摩擦软骨,容易引起炎症出现水肿;二是骨关节也有使用年限,无论身体条件多么好,骨关节都存在老化和功能退变的问题。正所谓“生命在于勤运动,关节在于省着用”。

坚持正确走法,才会功效加倍!

什么时间走?下午最好!

医院老年医学门诊主任医师刘力松在年8月15日健康时报老人版刊文指出,早晨六点到十二点是心脑血管事件高发阶段,晚上光线差,容易出现跌倒等意外损伤。

  所以,下午运动较好,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

每天走多少步最好?-步!

  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张宇在年2月12日羊城晚报刊登的文章中介绍,健康人每天的“走路量”至少步,这个活动量是基本的运动量。但要想达到促进健康、预防各种慢性病的作用,标准要提高到步。

需要走多久?最少30分钟!

  同时,张宇指出,走路也要保证一定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到50分钟即可。另外,要保证每周健步走的时间累积有分钟以上,才会对健康有益。

去哪里走路最好?草地、土地!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运动学教授赵纪生在年4月25日健康时报生活·健身版刊文指出,理想场所应该是草地、土地,而要避免在水泥地、柏油路等硬地面上走,因为地面会给你一个反作用力,会构成一些危害。

走路穿什么鞋?舒服的运动鞋就行!

  走路需要选双好鞋,不一定非要名牌的,舒服就行。适合健走活动的运动鞋,要合脚(不压脚背、不挤脚尖),鞋底与地面接触面大,轻便(材质透气和柔软,走起来较轻盈),避震(健走时脚底所受到的冲击是全身体重的1.2~1.5倍),防滑和稳定性要好。

坚持正确走法

走路才是最好的运动!

?医院骨科

精湛的技术、热情的态度、优良的医德

为您提供真诚、周到的服务!

出品/医院官微

图文编辑/医院自媒体宣传中心

欢迎投稿:中医科普知识/摄影作品/视频/采访素材

新闻爆料ian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touxian.com/gzhz/106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