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跑友抱怨自己跑了一段时间后,脚跟出现疼痛与不适,压痛点常在足底近足跟处,有时压痛较剧烈,且持续存在,并且疼痛在早晨下床时的第一步最为明显。
那么,你可能患上了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是位于足底的软组织,它起自脚跟处的跟骨,向前止于跖骨,分叉为五束,犹如扇形。足底筋膜的主要功能是缓冲,同时也协助维持足弓。平常在行走或跑步时,这片组织会承受体重使蹠骨与跟骨分离的拉力,并且因各种不同的情况下给予活动时所需的扭力,弹性以及吸收与地面的反作用力。
足底筋膜炎为慢性运动伤害的一种,临床上患有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往往伴有有足部生物力学异常的问题(扁平足、外翻足、高弓足、姆指外翻等)。从人体生物力学的观点看来,足部距下关节过度外翻会造成足弓低下扁平,连带拉扯足底筋膜,造成筋膜发炎。而高弓足的患者,因為足底筋膜比一般人紧绷、缺乏吸震的效果,长年下来也会因为足底肌肉筋膜疲乏而疼痛发炎,严重的甚至长跟骨骨刺。
足底筋膜炎虽然有个“炎”字,但并不是发炎,它是贯穿足底的这条长长的筋被拉扯、拉长,得不到放松,而造成的疼痛。一般而言,早上第一步会特别疼痛,这主要是因为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足底筋膜不再负重,会处在较为缩短的状态。因而当早晨下床踩地时,会对足底筋膜产生较大较快的牵拉,进而引起疼痛。但在行走一段时间后,足底筋膜会变得较松,因而症状会缓解。但若过度行走,足底筋膜被牵拉的次数渐增,症状又会再现。
足底筋膜炎治疗教程
1.日常走路时重心从脚跟前移:增加足跟血液循环,减轻足跟压力;
2.增加赤足活动(不是赤足跑):在各种地面上赤足以锻炼足部的肌肉和灵活性;
3.增加脚腕灵活性:推墙动作锻炼脚腕(传统动作);
4.贴肌内效贴布:缓解疼痛、改善循环、减轻水肿、促进愈合、支持软组织、放松软组织、训练软组织、改善不正确的动作形态;
5.加强筋膜组织和腿部肌肉:增加赤足活动部分起到这个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下面的练习(传统动作):
①收缩脚(蜷脚趾脚弓):5秒钟,十次一组,做2至3组;
②脚趾抓毛巾:50次一组,做2至3组;
③掂脚尖,再慢慢下落;
④脚趾走路:一次10至15步,做2至3组;
6.拉伸(传统动作)
①拉伸腿筋:脚腕
②拉伸筋膜:向上掰脚趾
7.按摩:踩网球或足疗,增加局部血液循环
筋膜需要适当压力以再生,所以有的人说他的“筋膜炎是跑好的”是有可能的,但是筋膜炎痊愈之前可不可以跑步呢?国外有文章提到慢跑治好筋膜炎的,但没有一篇有质量的文章真正推荐筋膜炎痊愈之前去跑步的。关键是每个个体恢复能力不同,对一般人来说筋膜炎期间跑步可能给筋膜的压力过大,反而起到延缓恢复的效果。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