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简介

一、概述

拇外翻,俗称大脚骨,指拇趾骨和第一跖骨之关节倾斜超过15度。多与遗传(约占80%以上),穿鞋不适有关。脚形难看,穿鞋变形,还伴有拇囊炎,疼痛。常常并发脚垫、鸡眼、爪形趾,其他脚趾畸形等。

拇外翻-病情发展病情发展主要为以下4个阶段:

1.拇外翻可逆阶段:大拇趾外翻10度左右,影响美观,没有疼痛感,脚掌有轻微脚茧,不会直接影响行走,穿高跟鞋会引起疼痛。   

2.拇外翻挛缩阶段:大拇趾外翻10-20度,关节及韧带有炎症,第一.第二脚趾明显挤压,脚掌明显变宽,足底脚茧明显,长时间行走易引起大拇趾关节疼痛及脚掌疼痛。 

3.拇外翻严重阶段:大拇趾外翻20-40度,脚趾重叠,横弓塌陷,鸡眼,脚垫,扁平足,后跟疼痛,双脚受力难平衡,严重影响站立和行走。   

4.大拇趾畸形阶段:大拇趾外翻40度以上,脚趾使命结束,拇趾严重重叠,脚趾不受力,足弓塌陷,难以行走,脚掌直接承受脚趾部分压力,足底有老茧,双足严重错误负力,各关节难以协调运作,导致人体生命立负力线改变,引起膝关节炎症腰酸背疼等。

拇外翻的病因:拇外翻畸形多见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40。造成拇外翻的原因很多,约一半与遗传因素有关,母亲有拇外翻,子女患病率明显增加。由于女性足部韧带较男性弱,在同等遗传条件下,更易发生拇外翻。先天因素

  由于关节、神经、肌肉等所造成的。例如:扁平足、遗传及足底筋力的降低和不平衡等,使脚底机能降低,造成不稳定进而变形。

另外,韧带的柔韧性随年龄增长而减弱,这也是拇外翻多见于中老年女性的原因。其他导致拇外翻的常见原因有:(1)穿鞋习惯。女性经常穿高跟鞋、尖头鞋,全身重量易集中在足前部,尖头鞋往往迫使前足强行挤压在狭小的三角形区域里,使得足趾长期处于不正常状态,长此以往便逐渐形成拇外翻畸形。(2)拇趾、第一跖骨、内侧楔骨所在的第一跖列的活动度增加。(3)足部结构异常。常见的为扁平足,其他结构异常有第一跖骨过长、第一跖骨内翻、拇趾旋前畸形等。(4)关节炎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病变往往会破坏足部软组织和骨关节的正常平衡结构,由各种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拇外翻畸形。(5)其他。创伤、脑瘫等原因造成的神经肌肉性病变,往往引起足部尤其是第一跖趾关节软组织肌力不平衡,也可产生拇外翻。

拇外翻的临床表现:疼痛是拇外翻的主要症状,临床上多以拇趾外翻畸形的存在和伴有疼痛的第一跖趾关节内侧拇囊炎为主要表现。但是,畸形程度与疼痛并不成正比,畸形明显不一定有疼痛。疼痛除由拇囊炎引起外,其他如第二、三趾锤状趾及足底胼胝,也是产生疼痛症状的重要体征。随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其X线表现不一。

疼痛:(1)拇囊炎引起的疼痛(2)锤状趾引起的疼痛(3)足底胼胝引起的疼痛(4)外侧跖骨应力集中引起的疼痛(5)姿势性代偿引起的膝关节、髋关节及腰骶部的疼痛。

畸形:拇趾外翻、第一跖骨内翻、第一跖趾关节内侧骨赘、第二、三趾锤状趾等。

X线:第一跖趾关节半脱位,拇趾向中线移位,拇外翻角15度,第一、二跖骨间夹角10度为基本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及X线改变,拇外翻的发展可分为三期:(1)早期:症状轻微,疼痛不严重,X线片第一跖趾关节无半脱位。(2)中期:拇外翻畸形明显,拇囊炎疼痛较重。X线片见拇趾近节向外侧半脱位,并出现第二趾锤状畸形。(3)晚期:除拇囊炎疼痛外,跖趾关节肿痛,X线片见跖趾关节出现骨关节炎表现。

二、拇外翻的外科矫形手术

拇外翻是一种特别常见的疾病,从它的历史上去设计各种手术方式来讲,目前为止,拇外翻的各种手术方式如果列举出来,将近有多种手术方式。即使有文献记载、可查的、经常操作的也将近有多种手术方式。实际上在临床过程中,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对这多种手术熟悉。这多种手术综合的反应,无非是软组织手术,还有截骨的手术各种组合。

每一个临床医生如果能掌握3~4种矫形手术,必备的手术指征,对患者做好选择的设计,就应该足够应对临床上的患者,矫正畸形了。

(一)拇外翻软组织的矫形手术

1、手术指征

主要有以下指征,30~50岁的女性,有拇外翻的临床症状;第一跖骨和拇趾外翻角度在15°~25°,不能超过25°;第1~2跖骨间角度小于13°,跖骨内翻的角度不要太大;趾骨间外展角度小于15°,没有跖趾关节退行性改变,保守治疗失败。对于这样一个轻度的拇外翻的患者,是可以通过软组织的矫形手术来达到拇外翻矫正。

2、术式

这张图片所列举的就是一种拇外翻的软组织矫形手术,命名McBride矫形手术。左边是常规的第一跖趾关节外侧的切口,然后剥离开皮下组织以后,显示出关节囊,从右边图片可以看出关节囊的情况。

软组织手术实际上做的主要是把第一跖趾关节外侧增生的骨赘去除。中间图显示的就是把拇内收肌从跖骨的支点勒断,做一个内侧的松解,还可以通过这个切口把腓侧的跖骨进行切除。综合了第一跖趾关节的外侧骨赘的切除,拇内收肌的勒断,腓侧的跖骨的切除,包括还有做拇外展肌的移位,构成的软组织矫形术就叫做McBride矫形手术。

这张图片可以看到,这就是做完了McBride矫形手术的患者。可以看到拇外翻的畸形明显矫正,甚至轻度的矫枉过正。

因为没有做截骨手术,为了确保拇外翻畸形能够矫正,往往在手术后6周之内,要在第一跖骨和第二跖骨之间,放置硅胶垫,使拇指保证正常的角度,要不然随着人体的负重,或者鞋子等各种因素,会导致拇外翻的重新复发,保证硅胶垫放置的位置、时间对防止拇外翻的复发,对于软组织的手术,也就是McBride矫形手术起着十分重要作用。

(二)Keller手术

将软组织的矫形手术和截骨的手术结合起来的,也是骨科最常见的Keller手术,关节成形手术。

1、Keller手术的指征

适合于50岁以上患者,中重度拇外翻畸形,外翻的角度在30~45°,这个角度明显比软组织矫形的角度要高的多;第1、2跖骨间角度小于13°,提示第1跖骨的外翻角度只是轻中度内翻;另外患者穿任何鞋子都会导致疼痛,患者穿鞋的类型严重受限;第一跖趾关节面不平整,软骨退行性改变,合并第一跖趾关节炎;趾骨相对跖骨头向外半脱位,籽骨严重移位。

2、术式

上方A图所显示的就是Keller手术的具体的操作,除了要进行第一跖趾关节、跖骨头外侧骨赘隆起切掉以后,主要对构成跖趾关节的跖骨的胫段进行一个囚笼性的截骨,通过截骨以后可以矫正第一跖趾关节外翻的角度。在这个基础上也可以做拇外展肌的移位、拇内收肌的勒断来帮助协调周围软组织的平衡,帮助维持拇外翻肌的矫正。

这张图片是一个65岁的老年女性患者,她的右足做了Keller手术。看到左边这张片子,显示拇外翻的情况。右边这张片子做了Keller手术12年以后,仍然可以看到拇外翻的角度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同时患者的腓侧跖骨已经切除,外翻的第一、二跖骨之间的间隙以及拇外翻的畸形都得到了有效地矫正,而且维持了12年的时间。第一趾指关节间隙很好,保持了正常的关节活动度,对于患者来说正常生活自理,穿鞋、穿袜子能够灵活自如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三)第一跖骨截骨的矫形术

1、Mitchell截骨术

包括去除第一跖趾关节,趾骨头外侧增生的骨赘,同时对第一跖骨骨干的远端进行截骨,截骨后要把截骨的远节端向外侧移位,来使趾骨头不同的片段之间有成角,然后把内侧的关节囊做缝合,这是Mitchell截骨术核心操作步骤。

上面显示Mitchell截骨术的整个过程。同样这是敞开的一个切口,关节囊可以做成V型切口,然后把类似骨锐切除。最关键的就是第一趾骨头区域的双重结构,第一层往往是不完全的勒断,第二层是一个完全的勒断,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趾骨头向外的移位,来保证拇外翻畸形的矫正,然后再紧缩、缝合、内侧的关节囊来形成一个稳固的作用。

2、Chevron截骨术

这种截骨术的临床特点是几乎和Mitchell截骨在同样的位置,但是它比Mitchell截骨还要靠近趾骨头的远端,在要垂直面上做一个V形的截骨。实际上截骨的位置在趾骨头和颈之间,这样保证截骨是在松跖骨之间进行,而且这种截骨术不需要内固定就能维持这种结构的稳定性。截骨术之后就可以把内侧的关节囊和骨的外联肌腱缝合,起到固定的作用。

Chevron截骨术也有它的手术指征,往往是小于50岁的病人,拇外翻的畸形的角度一定要小于40°,第一、二跖骨的角度要小于20°。Chevron截骨术现在认为要比Mitchell截骨术要有很多的优越性。Mitchell截骨术有并发症,转移性跖骨痛,一旦发生了畸形愈合,会影响患者的矫正效果或者是效果不满意的情况。Chevron截骨术优势就是跖骨颈部的截骨,而是完全是松跖骨截骨,不会导致第一跖骨长度的变化,而且这种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完全可以通过关节囊的紧缩缝合,来加固截骨的稳定性作用。发生畸形愈合的几率就会降低,保证了拇外翻的矫正效果。

上面展示的就是Chevron截骨术。可以看到也是常规的皮肤V切口,显露关节囊。同样把内侧的第一趾骨头的外侧的骨赘去掉,把跖骨头的头颈之间做V型的截骨。把周围的组织向内推移,来保证移位。不需要在内部固定的情况下紧缩好关节囊,就可以达到校正的作用。

这张图片显示的就是Scarf截骨术,从图片的A、B、C、D、E不同的手术步骤里面可以看出怎样来选择截骨面。回到水平位,去选择跖骨纵轴的截骨线,然后沿着矢状位再做Z形的两边的截骨线。这样构成第一跖骨的活动性之后,摆正拇外翻的位置,再用螺钉固定,也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拇外翻的预防:当发现有拇外翻畸形时,应及早防治,具体措施有:(1)适度活动,注意休息。(2)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挤压。鞋跟不要太高、鞋头要宽松一些,使足趾在里面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尤其不能穿尖而瘦的高跟鞋。(3)做赤足运动,加强足底肌肉力量,防止拇外翻恶化。(4)每日用手指或弹性绷带将拇趾向内侧牵拉,也可防止拇外翻病情加剧。

拇外翻及时就诊时机:(1)经过减少活动,穿着宽松的鞋子,合适的功能锻炼后仍出现持续的疼痛。(2)拇外翻妨碍了日常生活。(3)出现任何肿胀或发红等炎症症状。

预防

  平时买鞋时,应选购一双让脚趾有足够空间活动的宽楦头鞋子,以减少鞋面对脚趾所造成压迫。

  另外正确足弓设计的标准鞋子,具备较强的吸震、减压效果,让你在行走时足部所承受之全身重量均匀分布于脚底,不会因分布不当而压迫到脚趾,造成韧带发炎、松弛,也是很重要考虑因素。

  所以长期穿着不适当的鞋子来行走,便容易造成拇指外翻而引起发炎、疼痛。穿着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尖头巫婆鞋、厚底高跟鞋、足跟过高的鞋类,发生拇指外翻的机率就较一般人高。

穿鞋建议

1:鞋底与地面抓地能力要好.

2:鞋底后足厚度不要超过前足一厘米.

3:鞋底后跟部位要有一定减震功能.

4:穿鞋后跟帮一定要跟脚.

5:鞋的三维空间要合适脚,最好选择系带等可以调整的鞋.

6:正常穿鞋脚趾前要保持1-1.5厘米的活动空间.

7:建议下午买鞋,下午脚比较涨.

8:买鞋时要双脚一起试鞋,要多试多走才可以,双脚大小都不一样,避免回来穿不合适.。

医院骨二科健康-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
治疗白驳风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touxian.com/gzzz/18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