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踝生物力学与经络理论

白癜风治疗世家传承人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710/5530811.html

经络理论蒙着千年的神秘面纱,而足踝生物力学却是一股不过百年的新锐力量,二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十二经的流注顺序来看,涉及足的有三处,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交接于足大趾端,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交接于足小趾端,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再次交接于足大趾端。足大趾端在经脉交接中出现两次,而在足踝生物力学中,第一趾列的功能占到整个足功能的70%。(足踝生物力学专家胡智宏语)。可见经脉系统在这一认知上和足踝生物力学高度吻合。

从经脉的循行来看,足太阴脾经的循行路线和内侧纵弓高度吻合。当然,从内侧纵弓的结构来看(跟骨,距骨,舟骨,内侧楔骨和第一跖骨及其连接),其功能还会直接影响足厥阴肝经。

同理,外侧纵弓的功能会直接影响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阳胆经。

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位涌泉穴位于横弓的前方。

距下关节的过度旋前(正常为4到6度)将会导致横弓及内侧纵弓不同程度的塌陷,势必会影响肝脾肾等经的功能,所以保证足部正常力线是确保人体健康的关键。

距下关节过度旋前现象绝非偶然,这是因为硬质地面的出现。人体必须通过距骨下关节的过度旋前来适应硬质地面的需求。那消失的足印成了人类印在身体里不可磨灭的痛。

还好,矫形鞋垫的及时问世让我们避免了这一尴尬局面,就像眼镜的问世通过光学矫正使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晰,矫形鞋垫通过力学矫正让我们跑得更快更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touxian.com/gzzz/116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