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足底筋膜炎的定义足底筋腱出现无菌性炎症,属于足跟痛的一种。二、临床表现足底靠近足跟或足部中央等有疼痛感,通常发病缓慢。好发于较肥胖中年妇女和喜爱运动者,如长时间跑跳的专业运动员、舞蹈家以及长距离行走的普通人。另外喜好穿软底鞋和大运动量的人也多见。在早晨下床或行走头几步时感疼痛较重,进一步活动后疼痛可部分缓解,但长时间活动后又可加重症状。检查时可见足跟部前内侧肿胀。跟骨内侧结节及跖腱膜起点2-3厘米处有明显压痛。还要观察有无足部力线异常,有无胫骨内翻,足内翻及平足、高弓足,跟腱有无挛缩等。X线检查:约50%病人可见跟骨结节跖侧有骨刺。B超及MRI检查可见跖腱膜增厚,水肿。有些人也表现为前足痛和中足痛。
四病因和病理确切原因目前还不清楚,可能如下:(1)步行时,跖趾关节背伸,牵拉足底筋膜,从而牵拉跟骨结节。随着年龄增大,足部肌肉、韧带力量减弱,足底筋膜牵拉跟骨结节的力量增大,长期反复牵拉使足底筋膜起点部发生微小撕裂,继发炎症,引起疼痛。(2)足底筋膜跟骨止点处的骨膜炎和跟骨内侧结节的疲劳骨折。(3)屈趾短肌止点炎症和水肿及其增生的骨刺导致足底外侧神经第一支神经的卡压。
足部的一些其它疾病,如足弓下降、胫骨内翻、跟腱挛缩、跟骨外翻、足旋前畸形,中老年人的足部肌腱、韧带发生退变后足弓的改变等,都会使足底筋膜承受更大的应力,长期慢性的牵拉可使局部腱膜发生微小撕裂,局部水肿产生无菌性炎症。最近有人把足底筋膜炎称为“网球跟”。
五治疗传统方法如下:(1)减少足跟的冲击,如减肥、避免大运动量活动。(2)理疗,如超声波、肌电刺激、冷热外敷、推拿按摩等。(3)消炎止痛药和局部封闭。(4)石膏固定。(5)体外震波疗法。(6)手术治疗,跖腱膜部分切断术等。经常做这样的运动,有助于足底筋膜炎的康复。《足踝外科学》的介绍的足弓垫和夜间夹板这样的动作也有帮助。
小腿肚牵拉术:双手推墙,双脚呈弓箭步姿态,牵拉的脚置于后方,脚跟贴地,膝盖打直,身体下蹲到小腿肚有牵拉感为止,持续15秒,重复10次,每天施做数次。此动作可舒缓小腿肚,增加肌肉弹性。
除上述疗法外,患者想要解决恼人的足底筋膜炎,也可以从日常生活着手,控制脚部发炎,减少疼痛。陈盈莳及罗文政认为,预防永远比治疗更为重要,因此平时就应注重足部的保养工作,注意选购鞋子的基本重要原则,避免持续长途步行;运动宜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足部感到不适时,应尽早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以下提供日常生活护足撇步:
★撇步一:如跳跃与跑步,尽量少踩硬地板及用力踏地;长期站立工作者,穿着合适鞋子,并间歇性休息。★撇步二:控制体重 体重是一个很大的因素,全身的重量都要经由足部来承受;如果能控制体重的话,相对的足部负担就会变少。少搬重物也可减少足部的负担。★撇步三:热敷 患者可让疼痛处泡热水或局部热敷,一天数次,每次约十至十五分鐘,可缓解疼痛。★撇步四:勿做脚底按摩 很多人喜欢找人做脚底按摩,认为愈痛愈好,临床上有医师发现,不少人因做脚底按摩,按出足底筋膜炎。医师表示,民众在接受脚底按摩时,千万不要硬着头皮忍痛,疼痛难耐时,一定要请按摩师放轻力道或停止。★撇步五:勿走健康步道 有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千万不要以为走健康步道可解决足部疼痛,反而会加重发炎情况。所以有此毛病的人,最好不要赤足踏地、避免行走于凹凸不平路面。★撇步六:睡觉时使用脚部护木 睡觉时,在脚底放一块护木,让脚踝保持九十度,不要向下放,这样筋膜就不会这么紧了,起床的第一步就不会疼痛。★撇步七:选择运动气埝鞋 要改变穿鞋习惯,不要穿拖鞋,因为拖鞋没有包复性,要穿运动气埝鞋。但有两个重点,一是鞋子的后跟是有包背的,可以像塑腰一样把脚踝底的脂肪组织塑起来;二是鞋底要软,才不会碰到痛点。 选择对的鞋子 1.鞋内的鞋埝最好具有支撑足部内足弓的构造。 2.后跟鞋埝柔软性要高,且具有吸震效果。 3.不要穿过高的高跟鞋,或是超平的平底鞋,最好的高度为1吋左右。 4.鞋子前面要有足够容纳脚趾的空间,以脚趾用力顶到鞋的前端时,后跟部位还可以容纳一只手指为宜。 足底保健操 有足底筋膜炎的人,最好每天做简单脚底拉筋的运动,帮助舒缓筋膜、小腿肚,让肌肉增加弹性。◎足底筋膜按摩术 *足部放鬆,用大拇指上下按压脚掌后端足底筋膜至感觉微痠即可,每天数次,每次1次2分鐘。此动作可舒缓筋膜紧张,促进足底血液循环。 *足部放鬆,用大拇指上下按压脚掌前端足底筋膜至感觉微酸即可,每天数次,每次1次2分鐘。◎足底筋膜牵拉术 *足部放鬆,一手固定脚跟,另一手握住脚趾,用力将脚趾向上扳至筋膜感到拉扯感为止,持续15秒,重复10次,每天施做数次。此动作可舒缓筋膜紧绷,增加筋膜弹性。 *延续上述动作,再将脚板往上扳,直到筋膜及小腿肚有拉扯感为止,持续15秒,重复10次,每天施做数次。
(来自:中羽在线网)
长按这里↑怎样控制白癜风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