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特聘专家、全国知名足踝外科教授王正义老师坐诊医院,同时就小儿马蹄内翻足诊断及治疗对手足科全体人员进行了培训。小儿马蹄内翻足是临床常见的小儿足部畸形,其特点是足的前半部内收、内翻,跟骨内翻、跖屈、跟腱挛缩呈马蹄畸形等。新生儿发病率为1‰~4.5‰,男女之比为2:1,单侧多于双侧。发病原因:具体发病原因不详,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遗传因素、胚胎发育障碍、胚胎发育缺陷、胎位异常、肌肉发育不良、骨骼发育异常。该病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先天性、后天性;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出生后即可发现畸形,因此诊断不困难;后天性马蹄内翻足一般可由脑瘫、脊柱裂、外伤等疾病引起。临床表现:小儿马蹄内翻足前足宽而厚,伴有内收畸形,患足1-5趾短缩,跟骨内翻,足跟窄小,足下垂或伴有空凹畸形,患足外侧缘向外成明显弧形改变,足部活动功能障碍,站立时足背中外部着地负重。诊断:产前可行超声诊断,产后主要靠足的临床特殊表现,体检时不能矫正足的畸形,影像学受干扰较大。治疗方式演变:早期,医学界对于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推崇手术治疗及广泛软组织松解,但由于治疗时间晚,手术创伤大,足部组织损伤较大,往往造成关节僵硬、行走疼痛,骨性关节炎,综合疗效不尽如人意。近年来,世界大多数学者已达成共识: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如能早期适当处理,多数可获得较好的畸形矫正。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最初治疗应该是非手术治疗,新生儿期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最佳时机。由美国lowa大学的Ponseti教授倡导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Ponseti治疗法得到世界多数医学同行的认同,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简单、经济、有效的金标准。现代治疗策略强调早诊断、早治疗,首选保守治疗,对于顽固性病例需结合软组织松解,肌腱转位,骨性手术或Ilizarov技术。
专家简介
王正义,足踝外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北医院骨伤科治疗中心首席专家,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学组主任委员、顾问。《中国骨科》杂志编委。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专家。
业务特长
在从事骨科专业40年的时间里,治疗了数以万计的骨折创伤,足踝疾病病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曾赴美国研修足踝外科,引进美欧等国家几十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踝关节与跖趾关节人工关节置换等足踝外科先进技术。手术治疗了数千名拇外翻(大拇柺),足内外翻,小儿与成人的平足症、高弓足等足踝部畸形,足踝部各种骨折、骨病等患者。为患者解除了病痛,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医学成就
主编《足踝外科学》、《足踝外科手术学》、《膝内外翻防治》,分篇主编《关节外科学》、《中华骨科学—足踝外科学分册》等著作,发表“足踝外科常见病的治疗新进展”等论文30余篇。
此前,王正义教授坐诊医院,精心为足踝疾病患者诊治,充分展现出权威专家的精湛医术,得到就诊患者一致高度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