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张五明
产业经济学者,产业中国研习社创始人、中国社科院雄安发展研究智库常务理事、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从事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研究,重点领域包括产业规划、产业营销、产业政策、区域战略、招商咨询等,主编《中国产业新城发展研究报告》。
导语
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五周年,雄安新区设立两周年之际,我们将目光聚焦到雄安新区发源之地保定。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定市被历史赋予重任:一方面承担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加速京冀产业协同;另一方面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实现联动发展。可以说,保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战略的落地效果。
基于此,结合我们对雄安新区未来产业和市场机会的理解,特推出对保定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建议。以此系列文章,尽产业中国研习社对京津冀国家战略的一点绵薄之力。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雄安新区甫一诞生,便承担着承接首都非核心功能的重任,各类医疗机构纷纷涌入,由医疗服务带动的医药研制、器械研发以及后期生产制造均存在巨大缺口,高端版块尤其成为攻坚的重点。
根据《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雄安新区将率先发展前沿技术,培育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向“国际化区域医疗中心”发展。同时,基于创新驱动、高端制造的城市和产业定位,雄安也会成为前沿技术的发源地。此时,如何将研发投入应用,成为提高高端制造领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