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足底肌膜炎又称足底筋膜炎,被后人称之为“跑步者足”,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导致足跟痛的主要原因,一般是由于足弓结构或力学异常,引起的足底筋膜跟骨止点的反复微损伤,进而发生的无菌性炎性反应。因足跟着地时,反复发生高张力刺激,在足底筋膜的起点造成轻微的撕裂,在足底筋膜跟骨结节附着处发生慢性纤维组织炎症。足/底肌膜炎的表现?
足底肌膜炎患者的典型表现为承受重量时足跟疼痛,且疼痛通常持续数月甚至数年。足底肌膜炎导致的疼痛具有搏动性、灼热、刺痛性的特点,在晨起或长时间不活动后,走最初几步路时更易发生。经过适当的处理后,疼痛往往能够缓解,但持续活动后,疼痛会恶化。
为/什么会患上足底肌膜炎?足底肌膜炎与我们的体重过快增长、高足弓、扁平足、小腿肌肉紧张、长时间站立、肥胖、年龄、外伤、过度运动和不合适的鞋子等因素有关。
过度肥胖的人踝关节背伸活动减少、工作相关性的负重活动是足底肌膜炎发病的相对独立因素,踝关节活动受限导致的跖屈活动幅度减小,当踝关节活动受限后,缓冲作用就由跖趾关节背伸活动代偿,导致在行走时足底筋膜牵拉幅度增加。在这种长期、持续的牵拉作用下,足底筋膜极易受到损伤,导致足底肌膜炎的发生。
另外,扁平足、高弓足、足跟肌腱过短等,也会导致牵拉幅度增加,而且长期下来可能因行走时姿势着力不当,还会引起腰、髋、膝、踝等部位的疼痛。
我/们该如何预防患上足底肌膜炎?对于足底筋膜炎,若能早期进行有效地治疗,大部分人都能痊愈。时间拖得越久,就更容易转变成慢性足底筋膜炎。在日常生活中,加强日常卫生知识和伸展运动的技巧,可以减少足底筋膜炎发生的机会。
正确预防1、在进行长跑等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2、日常生活中,避免足跟反复做碾踩动作。
3、在行走过程中,尽量多选择平路,避免长时间在不平的路面上行走。
4、尽量将体重控制在正常值范围内,避免因肥胖给足部过大压力。
5、常用热水泡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痛。
跑步虽说是简单没有限制的,但基本正确的跑步方法还是要掌握的,根据自身跑步承受能力做出正确跑量机会,不强迫自己体能,避免出现我们上述的足底肌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