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侵犯周围神经,导致周围神经的功能损害,往往表现为肢体畸形,如手、足及角膜保护性感觉丧失,脱眉和睫毛脱落,爪形指、垂腕等。
年,法国慈善家佛勒豪(-)律师,为唤起人们宽容地对待麻风病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由,鼓励和帮助他们得到与其他病人一样的治疗和生活。在巴黎发起建立国际麻风节。此后经由世界卫生组织确立每年1月的最后1个星期日定为世界麻疯节。
癌症是一组可影响身体任何部位的多种疾病的通称。癌症的一个定义特征是快速产生异常细胞,这些细胞超越其通常边界生长并可侵袭身体的毗邻部位和扩散到其它器官。
国际抗癌联盟和世界卫生组织年在巴黎召开了一个世界肿瘤高峰会议,在这个会议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肿瘤的预防、治疗,在这次峰会上签署了“巴黎抗癌宪章”,这个宪章中规定每年的2月4日为世界癌症日。
癫痫的病理基础是大脑某一部位的神经细胞发生坏死、缺失、结构异常,该部位神经细胞突然进行放电,并由近及远地导致更多神经细胞同步放电,使病人出现突然意识丧失,倒地,头后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两眼上翻等症状。
年,国际癫痫署、国际抗癫痫联盟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起了“全球抗癫痫运动”来纪念意大利一位著名癫痫病治疗专家,而这位癫痫病专家Valentine恰好与情人节ValentinesDay同名,因此他们宣布2月14日为“世界癫痫日”。
年3月,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15名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号提案。这一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青光眼是双眼发病,一只眼患病,另一只眼也要及时检查。在治疗时要定期检查,避免无症状性逐渐失明。青光眼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有青光眼家族医院检查。
世界青光眼协会和世界青光眼患者协会在年共同发起将3月6日定为世界青光眼日。
慢性肾脏病患者占世界人口的十分一,即超过5亿人,其中大部分慢性肾脏病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而未被发现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后果,首先是肾功能丢失而导致肾功能衰竭和需要透析或移植治疗,更重要的是在进入肾衰竭期前就过早死于心血管疾病。
为了引起全球对慢性肾脏疾病及相关心血管疾病的重视,普及肾脏病防治的知识,国际肾脏病学会和国际肾脏基金联合会年倡议把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设为世界肾脏日。
为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初春的第一天—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定这一天是因为季节变换的周期性和睡眠的昼夜交替规律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结核病是一种在医学上被称为结核杆菌的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中肺结核病最为常见。历史上,结核病曾同天花、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一样,在全世界广泛流行。
年3月24日,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宣布发现结核杆菌,才给在世界范围内控制结核病带来希望。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发现,年,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预防结核病和肺部疾病联盟决定将每年的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年7月22日,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在纽约举行了一次国际卫生大会,60多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于年4月7日生效。为纪念组织宪章通过日,便规定从年起将4月7日作为全球性的“世界卫生日”。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多在60岁以后发病。其症状表现为静止时手、头或嘴不自主地震颤,肌肉僵直、运动缓慢以及姿势平衡障碍等,导致生活不能自理。
从年开始,每年的4月11日被确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发现者——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在这一天,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帕金森诊医院会组织帕金森病友会。
二十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扩大计划免疫规划,广泛开展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为了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实施,进一步提高影响力度,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全国计划免疫工作协调小组,并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
世界哮喘日是由世界卫生组织推出的一个纪念活动,其目的是让人们加强对哮喘病现状的了解,增强患者及公众对该疾病的防治和管理。从年起,每年都有相关的活动举行,但此后的世界哮喘日改为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二。
烟草在全球盛行了多年,直到20世纪,人类才开始认识到烟草对人类的危害。年,美国癌肿协会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烟的一种宣传教育方式——无烟日。这天,在美国全国范围内进行“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劝阻吸烟者在当天不吸烟,商店停售烟草制品一天。
世界卫生组织决定从年起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中国也将该日作为中国的无烟日
年9月25日,天津医科大学眼科教授王延华与流行病学教授耿贯一首次向全国倡议,在国内设立爱眼日,并在天津召开了全国爱眼日第一次研讨会。年,国家卫生部、国家教育部、团中央、中国残联等12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爱眼日活动列为国家节日之一,并重新确定每年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吸毒在全世界日趋泛滥,毒品走私日益严重。毒品的泛滥直接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并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威胁。日趋严重的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灾难。
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有个国家的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并确定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抵御毒品的危害。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通常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酒精)等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
年5月21日,在巴西、印尼、哥伦比亚、中国等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关于“世界肝炎日”的“WHA63.R18号决议”获得通过,指定每年的7月28日(第一个发现乙肝表面抗原的美国医生BaruchBlumberg的生日)为世界卫生组织的“世界肝炎日”。
年8月份第一周是世界第一个母乳喂养周。科学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可以直接降低婴幼儿腹泻死亡率和发病率。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母乳喂养作为保护儿童健康的一项措施。母乳喂养对母亲产后恢复也有好处。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决定每年8月1日—7日为“母乳喂养周”。
3年9月10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首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为了让公众对自杀引起白癫风专业医院治白癜风那家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