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良肢位』
良肢位是针对被迫卧床的患者,保持其肢体的良好功能而将其摆放在一种体位或姿势。又称抗痉挛体位,是指为防止或对抗痉挛模式的出现,保护肩、肘、手、髋、膝、踝等大关节活动不受限制以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治疗性体位。是早期抗痉挛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对于患者及其家属而言,了解并懂得如何摆放良肢位是很有必要的,今天我们来看看偏瘫患者良肢位VS脊髓损伤的良肢位摆放有何不同?注意:良肢位不是功能位,从治疗角度设计的一种临时性体位。良肢位摆放的作用
1.防止压疮;
2.预防肢体关节挛缩;
3.减轻痉挛;
4.维持良好血液循环
5.增加患侧肢体感知力
6.改善心肺功能等。
注意:每隔1~2个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
压疮的好发部位
摆放良肢位所需物品
主要临床上常用良肢位
1.患者仰卧位;2.患者健侧卧位;3.患者患侧卧位。在各种卧位下正确摆放肢体,定时变换体位
偏瘫良肢位VS脊髓损伤良肢位
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摆放:1.仰卧位方法
头部放在枕头上,呈中立位,或鼓励面部朝向患侧。★利用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拉弓射箭),促进患侧上肢伸展以抑制患侧上肢屈曲模式。同时,也可使患者去注意他的患侧,枕头高度适当,避免颈部和胸椎不得出现屈曲过度屈曲。患者整体躯干与床边平行,不可过分歪斜,有助于患者对自身身体位置的感知。患侧肩胛骨稍前突,肩胛骨下方垫一块小毛巾使肩胛骨充分贴合胸壁。★预防肩周肌肉萎缩以及翼状肩,高度不宜过高,使双侧肩膀持平即可。整个上肢抬高置于枕头上,预防上肢回流不畅引发手肿,肩关节稍外展外旋,避免胸大肌胸小肌短缩限制肩关节活动度,肘关节伸展,避免肱二头肌短缩,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抑制上肢曲肌张力。患侧臀部下方垫一块浴巾卷使患侧骨盆向前突,以防止髋关节屈曲、外旋。从髂前上棘至大腿外侧从外向内掖一条浴巾,使髋关节伸展,下肢位于中立位。下肢腘窝处垫一块浴巾卷,使下肢微屈,防止膝过伸。★患足用“8”字缠绕法固定,使足呈中立位,防止跟腱短缩导致足下垂、足内翻,将浴巾对折折成8CM宽度,从前脚掌开始固定,避免刺激足心,在小腿前交叉,尾端置于腘窝下,预防膝过伸,通过两端相互牵拉,避免足内翻。★健侧随意舒适位置即可。仰卧位时全身肌肉放松,体力消耗最小。上肢平于心脏。下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足跟抬起来,不直接着床,以解除压力。由高到低(下肢、头部、上肢、臀部)。仰卧位尽可能的少用,因为:
1.受紧张性迷路反射的影响,异常反射活动最强。(主要是下肢伸肌张力增加)
2.这种体位还会使骶尾部、较常见的还有足跟外侧和外踝处发生褥疮的危险大为增加(偏瘫骨盆后旋,下肢外翻,引起上述两处的褥疮)
2.健侧卧位方法
患者身体侧卧,头、颈、躯干取中立位基本呈一条直线,并与床边平行。上肢:患侧肩胛向前方伸出,整个上肢置于垫子上,肩关节屈曲约90度,肘关节、腕、手指呈放松伸展放置于垫上处于同一平面即可。健侧上肢可以自由摆放。下肢:髋关节患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约90度,置于垫子上处于同一平面。健侧下肢髋关节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患者自己取舒适位放置。避免腕及手悬空,手悬空出现腕屈曲,不易抑制痉挛的产生。避免足悬空,足悬空出现足内翻,不利于以后的步行。3.患侧卧位方法
★患者取患侧卧位,头、颈、躯干取中立位基本呈一条直线,并与床边平行,在躯干后垫一枕头,使其躯干靠在枕上,取放松体位,避免压迫患侧肢体。★患侧上肢肩胛带向前伸(避免患侧肩受压)、肩关节屈曲约90°、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健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在其下方垫一垫子防止压迫患侧下肢。患肩充分向前平伸(呈80~90°),若前伸不充分,患者常主诉肩痛或不适,因为肩受压,需调整使整个肩胛带前伸。患侧下肢髋部要伸展,这样和前伸的肩部一起牵拉患侧躯干肌,而能预防痉挛。健侧上肢:.自然置于身上或枕头上如健侧上肢放在前面,它将带动整个躯干向前,这将引起患侧肩胛骨后缩。易受压位置:髋骨、膝关节、内髁、外髁。患侧卧位是所有体位中最重要的体位,因为:
1、整个患侧被拉长而减轻了痉挛的产生。
2、患者的体重压在患侧的床面上,增加了对患侧感觉刺激输入。
3、健手能自由活动,如拉起床单,摆放枕头或打电话。
★脑卒中患者早期长时间的卧床和制动易引发褥疮、坠积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故应尽早采用正确的体位和体位转换。正确的床上体位对避免异常模式是相当重要的,而实际上每种体位都是为以后独立运动做准备,尽管这不能防止所有的痉挛发生,但在急性期,正确的体位摆放将大大减少痉挛的发展,同时也将会缩短整个康复过程。脊髓损伤良肢位摆放:1.仰卧位方法头:下方用薄枕支撑,枕头的高度与一侧肩的高度相等。双肩:下方用薄枕支撑,防止肩关节后缩。双上肢:下方用软枕支撑,远端略高于心脏。外展45度,肘关节伸直,防止肘关节过伸,腕关节保持背伸位。躯干:自然放平,与头呈直线,骨盆中立位。髋关节:自然伸展,稍外展。膝关节:下方用薄枕支撑,保持自然生理弯曲。踝关节:下方用薄垫使足跟抬离床面。足部:在足底部放置软垫使踝关节保持背屈90度。2.侧卧位方法(左为例)头:下方用薄枕支撑,枕头的高度与同侧肩的高度相等,使头部和颈椎保持正常对线。双肩:左侧肩关节向前拉出,保持左肩胛骨后侧负重。右侧肩关节前屈。双上肢:胸前放置枕头,将右上肢放在枕头上,肘关节自然屈曲。左肘关节屈曲90度,腕关节保持中立位。躯干:使用支撑垫保持侧卧位。髋关节:左侧髋关节伸展,右侧髋关节下方放置垫子,保持屈曲位。膝关节:左侧膝关节伸展,右侧膝关节下方放置垫子,保持屈曲位。踝关节:下方放置垫子支撑,使足抬离床面。3.俯卧位方式头:下方用薄枕支撑,头稍侧偏以保证正常呼吸(颈椎稳定性可前提下)。双肩:双侧肩关节屈曲,稍外展。双上肢:自然放置在身体两侧,肘关节屈曲,腕关节稍背屈。胸部:下方放置枕头,以舒适为宜。髋关节:在大腿下方放置枕头,防止髂骨受压。膝关节:在胫骨下方放置枕头,防止膝关节受压。可在双膝之间放置体位垫。踝关节:在下方放置枕头,抬高足部,防止压迫脚趾。??????????????偏瘫患者和脊髓损伤患者有所不同,但是基本上原理还是一致的,在临床中非常重要,对患者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治疗。虽然我们临床上不一定会去给患者进行摆放或者无法长期去根据患者要求进行摆放,但是我们很有必要进行康复宣教对患者家属或者其他照顾者。???????其余床上坐位和椅子坐位1.椅子坐位摆放以偏瘫患者为例,患者坐位时,薄枕放于患侧上肢下,患侧肩往前伸,手肘放松伸直。双足平放,躯干挺直,不可倾侧,确保病人坐于两股及紧靠椅背,脊髓损伤患者需要根据损伤的情况而定。
2.床上坐位
床铺尽量平,病人下背部放枕头,床头要摇高,头部不要固定,要能自由活动;让躯干伸直;臀部90度屈曲,重量均匀分布于臀部两侧;上肢放在一张可调节桌上,患侧上置一枕头。同样脊髓损伤患者仍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定。
良肢位摆放注意事项注意让患者始终保持防止痉挛模式,注意肩关节不能内旋,髋关节不能外旋,各种卧位要循环交替。无论何种体位,均需要1~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患侧受压时间太久,并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在良肢位摆放中充分利用小垫或软枕,以抬高肢体,促进血液循环。
文章来源优享康康
声明:本平台致力于传播康复知识,分享康复干货,本平台注明文章来源的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查实原作者,在这里对你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谢谢!听说好看的人都点了“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