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DigitalMedicine》第二届国内编委会全体委员会在南京召开。会议伊始,主办方代表南京医科大学数字医学研究所所长王黎明向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南京医院院长马俊、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李建清、中华医学会数字分会主任委员方驰华(线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尅戎(线上),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首任主任委员张绍祥、候任主任委员刘军进行会议致辞,会议由南京医科大学数字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姚庆强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尅戎
南京医科大学数字医学研究所所长王黎明
南京医院院长马俊
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李建清
中华医学会数字分会主任委员方驰华
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首任主任委员张绍祥
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刘军
会议进行了《DigitalMedicine》编委聘书颁发仪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主任医师郝永强、王金武受聘为副主编。《DigitalMedicine》编委聘书颁发与揭牌仪式
会议邀请了SpringMediaPublishing出版社的任延刚主任,他分享了其负责创办《国家医学评论(英文)》的经历,提出创办期刊要明确目标、对标世界一流期刊,针对《DigitalMedicine》存在的问题,他提出了相关发展线路图,希望优秀的论文可以发布在中国期刊。《DigitalMedicine》分为数字骨科、数字智能影像、智能医学、生物工程、数字外科、医学3D打印6个专刊。专刊组内讨论后进行小组汇报,医学3D打印专刊主任编委、中华医学会上海数字医学专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王金武教授提出每位编委可提供1~2篇专刊论文,并积极引进国际编委,他也希望除了刊物编辑外,编委之间可加强交流合作。主编姚庆强提出期刊的发展任重而道远,《DigitalMedicine》将凝聚编委会的智慧,将中国的数字医学进程写在历史上。同时他强调期刊不分期、开源,希望编委可提高审稿进度以促进期刊的按时更新。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学术期刊水平、影响力要明显提升,努力打造一批世界一流、代表国家学术水平的知名期刊。希望以此次委员会议为契机,各编委保持持续的热情、科学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共同奋斗以促进《DigitalMedicine》未来的发展,推动我国数字医学期刊跻身国际一流水平。专家介绍
王金武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导。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骨科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民政部智能控制与康复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上海市卫计委骨与关节康复医学科重点学科带头人,上海交通大学康复辅具创新中心主任,十三五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计划。先后承担了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生物3D打印)、科技部“”(高精度3D打印装备制造)与“”(多级微纳骨修复生物材料)子课题、国家自然基金在内的国家级课题7项,省部级课题16项;同时领衔民政部3D打印康复辅具标准研究课题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康复辅具产业发展策略研究课题各一项,参编专著10部(副主编3部),在上海交大设立数字医学与3D打印前沿医工交叉转化研究生课程,第一作者发表包括SCI论文60余篇(其中Nature与Science旗下子刊共3篇)。在戴尅戎院士的指导与支持下,率先申请到国内第一个3D打印医疗器械注册证,也是注册人制度下科研机构申请到的国内首张医疗器械注册证。专长:
(1)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与肩关节不稳的微创治疗;
(2)复杂的肩关节周围骨折的微创治疗、翼状肩胛功能重建;
(3)肩肘关节置换;
(4)通过3D打印定制式人工关节进行骨坏死、肩关节肿瘤的保肢治疗;
(5)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3D打印矫形治疗;
(6)足踝3D打印矫形器治疗平足、高弓足、糖尿病足;
(7)3D打印骨关节康复辅具治疗骨关节疾患。
(8)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的内窥镜诊治
(9)各类疑难性颈肩痛的诊治。尤其对肩关节骨肿瘤治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
门诊时间:
周二、周四上午,3D打印门诊
黄浦区制造局路号九院10号楼5楼3D打印中心
周四下午,骨科专家门诊
黄浦区瞿溪路号九院新诊大楼3楼1号诊室
联系方式(可提前短信电话预约)
柳毅浩:
缪伟强:
·END·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