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上一篇
LP庖丁舖-足部小问题
引发了LP烂脚王争夺战
听说我是前三甲!!
恭喜恭喜~~我祝福你。
饺子王比赛再找我!!
幸好有阿亮在前面挡着
不服~~来战啊!!
看谁的脚比较那个...厉害!!
言归正传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
脚茧暗藏的足部密码
人在站立或步行时
足部因承受身体的重量
促使地面会在足底产生反作用力
而在足底形成足底压力
并做用在足底的皮肤与软组织
当足压异常车过足部所负荷的极限
便会造成足部皮肤角质化
而长成硬皮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茧~~
如果我们不理会它的存在
则有可能会进化成鸡眼
甚至进一步造成足部的病变
另外
穿着不合脚的鞋子
会使鞋子与皮肤摩擦发热
而破皮或起水泡
此时皮肤为保护脚而增厚角质层
也会形成一层又厚又硬的茧
茧~不见得就是疼痛的部位
但严重者可能会有疼痛的现象
由于一般人都不太重视脚底的茧
我们今天就来好好的关心关心
不同部位脚茧的意义
一般脚茧常发生于足跟外缘,脚掌第二及第三跖骨头附近和大拇趾内侧等位置。不同部位所产生的茧在临床上都有不同的代表意义,例如大拇趾下方外侧代表大拇趾做代偿动作来改善脚掌异常接地的现象。所以如果能深入了解脚茧的现象为异常的主因或代偿的结果,就可以找出改善的方法。
01
爪形趾常见于鞋子过大或足底肌力不足,造成脚指用里抓地所代偿出来的结果,一般于脚趾的底部常会有条状的厚茧,或于脚趾关节背面的皮肤产生摩擦的痕跡。
02
脚掌底部是茧最容易发生的部位,特别是横弓下陷时,会於第2,3趾跖关节底部产生厚茧;然拇趾外翻的脚於第1,2,3趾跖关节底部及大拇趾跟部外侧会产生厚茧。
03
大拇趾内缘底部的茧呈现一球体状或条状,其成因来自於脚底为了增加接地面积而产生的代偿动作,此现象如果左右脚有极大的差异,经常会合并有脊椎侧弯的风险。至於小趾跟部外缘产生厚茧,大部份的原因来自於过度的旋后运动
04
高弓足很容易於第5趾跖关节底部及后脚跟的外侧产生厚茧。
05
第5跖骨末端跟部的厚茧,经常来自过度的后旋运动。中足舟状骨底部的茧代表严重的扁平足合并舟状骨接地。
小贴士
旋后运动
足底向内侧移动的运动(升高足内侧缘)称为旋后
由于重力应力及鞋的影响,足部常常是变形的,因此它的形态远不够完美。踝是连接足与小腿的关节,它把足的适应性与腿骨的力量联合起来,影响踝关节运动的肌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足
在实际运动中,常见的情况通常为三种运动的联合:外展、旋前、足背屈联合形成外翻;内收、旋后、跖屈联合形成内翻。
我们来说人话
步态中的过度旋后,会是发生在足跟着地的最后,开始要到脚尖推进时,简单的说就是都用脚的外侧去承重~~看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
捷足先登手舞足蹈
举手投足品头论足
说了这么多
赶紧低头看看自己的脚
多观察多注意
遇到问题赶紧处理
才不会美中不足.......
内容截取自足部密码与健康
罗明哲老师著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