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弓简介

北京湿疹医院哪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al/210405/8814491.html
足的跗骨,蹠骨借韧带、肌腱共同组成的一个凸向上方的弓形结构称为足弓。足弓可分为纵弓及横弓。   足纵弓又分为内侧纵弓和外侧纵弓两部。   内侧纵弓在足的内侧缘,由跟骨、距骨、舟骨、3块楔骨和内侧第1~3跖骨构成,弓背的最高点为距骨头。于直立姿势时,在前后两个支点。前支点为第1~3跖骨小头,后支点为跟骨结节。此弓由胫骨后肌腱、趾长屈肌腱、长屈肌腱、以及足底的短肌、跖长韧带及跟舟跖侧韧带等结构维持,其中最重要的是跟舟跖侧韧带,此韧带起着弓弦的作用。此弓曲度大,弹性强,适于跳跃并能缓冲震荡。   外侧纵弓在足的外侧缘,由跟骨、骰骨及第4、5跖骨构成,骰骨为弓的最高点。前、后支点分别为第4、5跖骨小头和跟结节的跖面。维持此弓的结构有腓骨长肌腱、小趾侧的肌群、跖长韧带及跟骰跖侧韧带等。弓弦是跟骰跖侧韧带。此弓曲度小、弹性弱,主要与直立负重姿势的维持有关。   横弓由各跖骨的后部及跗骨的前部构成,以第2楔骨最高。维持此弓除韧带外,还有腓骨长肌及拇收肌的横头等。高足弓(也称弓形足)一种足弓异常升高的足部形态,通常表现为足部缩短,中部向上抬起,在站立承重时受力点主要在足跟和脚趾根部,同时脚趾还可能会出现爪形趾(这在喜欢穿高跟凉拖的女生中较为常见)。1、足底(尤其是脚趾根部和足跟部位)经常性疼痛。2、踝关节僵硬,稳定性差,易扭伤,足踝缓冲能力降低。3、脚趾出现病变(爪形趾、锤形趾)。4、影响足部美观。扁平足又称平足症,指足弓低平或消失,患足外翻,站立、行走的时候足弓塌陷,引起足部疼痛的一种畸形。很多平足者特别是儿童平足没有症状,也不需要治疗,只有少部分儿童平足可能会逐渐引起整个身体体态的变化,有一部分平足可能合并足部骨结构异常,如垂直距骨、跗骨联合等。在成人平足中,50岁以上的女性较多。成人平足初发时,足在非负重状态下足弓存在,负重后足弓即消失。此时由于关节的活动性尚存在,称为可复性平足或柔性平足。如果出现关节病变、活动受限,畸形不能复位,就称为僵硬性平足。足弓塌陷可引起下述足的结构改变:①跟腱挛缩:内侧纵弓塌陷后,跟腱作用于踝关节的力矩减小,跟腱的牵拉力不能有效地通过坚硬的足弓传达到前足部,为了推动身体向前,抬起足跟,跟腱需要变得更短、更紧、更有力;②中足的松弛。致使中跗关节不能锁定;③前足移位:内侧纵弓塌陷后,跖骨跖屈,跟骨向后半脱位,跟骨前结节不再支撑距骨头。为了适应这种位置,前足和中足均围绕着距骨向背侧和外侧移位。前足外展,足的外侧柱缩短;④胫后肌腱应力加大,易发生胫后肌腱劳损。严重者可有足内侧韧带的损伤;⑤距下关节旋前,跟骨外翻;⑥中足的不稳定使距下关节和距舟关节长时间处于异常位置,久而久之,这些关节发生退变,成为固定性畸形。这样会使踝关节承受更大的应力,最后导致踝关节退变。进行足内、外在肌的功能锻炼,如足跖行走、跖屈运动、提踵外旋运动等。同时选择有良好足弓支撑的鞋子以及避免过长时间站立等,对平足症的预防均有一定意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touxian.com/gzys/155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