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士俊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

作者:吉士俊

作者单位:医院小儿骨科(辽宁省沈阳市,)。

该文发表于《临床小儿外科杂志》第6卷第6期

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长达四十余年,从理论与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而且经济,正确使用能获得无痛、功能良好的足,会大大减少由马蹄内翻足引起的残疾。目前,通过全球协助组织(Global—HelpOrganizations)在全世界推广,香港中文大学郑振耀教授已将“马蹄内翻足Ponseti治疗法”第二版译成中文,医院赵黎教授负责推广,去年先后在西安、上海办了两次学习斑。现在全国各地已逐渐应用这个方法,并初见成效,我们体会到了这一方法的优越性,它应该成为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首选方法。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万例以上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婴儿出生,80%出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众多,马蹄内翻足是出生缺陷的一个重要病种,如果及时就诊,正确使用Ponseti方法进行治疗,会显著减少这类畸形残疾的发生,这已经成为小儿矫形外科医生重要的任务,也是我国防止出生缺陷与残疾这一重大课题中的重要内容。目前,我们正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下面就个人的一些体会介绍给各位同仁,望为推广这一方法做点工作。

一、Ponseti方法的理论基础

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应用足内后侧软组织松解手术矫正马蹄内翻足,在足部留有明显的瘢痕,变形的关节十分僵硬,足部活动功能明显丧失,形成一个无力且有疼痛的足。Ponseti认为通过手术方法矫正马蹄内翻足是一种错误的选择,通过石膏疗法可以矫正跗骨的半脱位,因此进行了石膏疗法的尝试,并开始了研究。

在16周以前的胎儿期,B超检查很难发现马蹄内翻足畸形,它是一种发育性畸形,通过胎儿组织学研究发现,新生的韧带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它们呈波浪状,细胞丰富,很容易被舒展,并在显微镜下证实了上述结构。异位舟骨、骰骨和跟骨在不切断韧带的情况下可逐渐复位,这些均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得到证实。

关于马蹄内翻足病理形态学的认识,既往只提出前足内收、跟骨内翻、踝关节马蹄的粗略概念。马蹄足的畸形发生在跗骨,而正常跗骨的关节功能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块跗骨的活动都会引起相邻骨骼的移动,其活动度取决于关节面的形态和交错韧带的结构。而马蹄内翻足是出生后就处于过度屈曲、内收、内翻位,距骨于严重的跖屈位,并向内、向跖屈方向偏移,头部呈楔状,舟骨向内侧移位,靠近内踝,与距骨头内侧面形成关节。跟骨在距骨下内收、内翻。因此,矫正马蹄足畸形必须同时将舟骨、骰骨及跟骨逐渐外移,才能使他们外翻至中立位,这是石膏疗法矫正的基本依据,加上韧带的可塑性,为马蹄足的石膏矫正提供了前提,一般通过5~6次石膏疗法再行跟腱切断术,就可以实现马蹄足的完全矫形。

二、Ponseti方法的基本原则

1.治疗的最佳时期

出生后7~10d至9个月的马蹄内翻足患儿,应用该方法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当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后即可认识到足部畸形,绝大多数都能早期就诊,为早期治疗创造了条件。

2.石膏治疗的次数

通常每周更换1次石膏,根据患儿年龄、足部畸形轻重以及是否僵硬来定,一般需要4~6次石膏治疗即可达到跗骨移位的复位,进而进行跟腱切断术,这是矫正马蹄内翻足畸形重要的一步。少数可能不进行跟腱切断,但多数均应进行这一步骤,术后膝关节屈曲,矫正位固定3周。

3.支持使用矫正支具

去掉石膏后应坚持使用Dennis-Brown外展支具,若为单侧马蹄内翻足,患侧外展60°~70°,健侧外展30°~40°,全天穿戴3个月后改夜间穿戴,至3~4岁,这是防止复发的重要措施,如果按要求穿戴复发率仅为6%,否则复发率可达80%。

4.定期随访

定期随访可及时发现畸形复发,并及时给予处理。持续穿戴支具可2~3周复查1次。改夜间穿戴时可每3~6个月来复查1次,直至骨骼发育成熟。

5.如何处理畸形复发

当足不能外展或背伸,或跗骨关节出现内收时即为复发的征象,此时,应开始石膏疗法,经1~3次后考虑行胫前肌外移术,术前所有固定畸形都应已矫正。最佳手术年龄为3~5岁,严重者尚可再次行跟腱切断术。

三、Ponseti方法石膏操作细节

马蹄内翻足存在高弓足畸形,这与前足处于旋前位置有关,新生儿足很柔嫩,只要将前足旋后,足弓即能达到正常的弧度。

手法复位,当前足旋后位,固定好距骨头将足外展,马蹄足畸形除踝关节跖屈外都会逐步获得矫正,这是基本原则。

因此关键一步是确定距骨头的位置,通常一手拇指和食指放在踝上逐渐下滑,在踝关节凹陷处触及距骨头,另一手握住足趾缓慢外展。适当用力进行多次矫正。打过膝关节屈曲位石膏固定。

经过几次石膏治疗,前足从内收位逐渐变成外展位,最大能外展60°即达到要求。一旦前足外展,舟骨即应位于距骨前面。除马蹄畸形外其它全部畸形均可获得矫正,然后考虑行跟腱切断术。

打石膏的内衬不要过厚,先打膝下部分,当膝下石膏完成后,使膝关节屈曲,再打膝上部分,以防止石膏滑脱。

四、与Kite方法的不同

Kite方法是先矫正前足内收,再矫正跟骨内翻,最后矫正踝关节马蹄。在矫正前足内收时,一手拇指压在跟骰关节上,这样会影响跗骨诸骨的移位,难以充分矫正,反而可能加重足高弓畸形,此点与Ponseti方法的原则不同,是不适应于马蹄内翻足的病理形态学特点的。

五、Ponseti方法治疗的远期疗效

在年和年,Ponseti对用该法治疗的患儿进行了2次远期随访,平均随访18.8~34年,42%~47%的患儿因残余畸形行胫前肌外移术,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既往,我们对行软组织松解术的马蹄内翻足患儿进行了平均5年的随访,其距骨畸变率达66.6%。舟骨为61.9%,这是严重影响踝关节功能的重要形态学改变。也是骨关节炎的病理基础,不仅影响足的功能,还会引起疼痛,这是手术治疗的弊端。要想提高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效果,必须降低距、舟骨的畸变率,现在Ponseti方法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答案。在上海我问Morcuende医生关于Ponseti方法远期随访中距、舟骨的畸形如何?他说很少有畸形发生。

六、关于跟腱切断术

Ponseti方法在石膏疗法达到要求后,通常通过跟腱切断来矫正马蹄畸形,一般局麻下在跟腱着点上1.5cm处经皮切断。在学习推广中的最大顾虑是跟腱切断能行吗?于是开始切开行跟腱延长术或进行经皮跟腱延长术。但随着在实践中的体会不断加深,认识到了跟腱切断后,跟腱的连续性仍然存在。

参考文献略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touxian.com/gzys/155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