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悖论的山东文化,其实是当代中国的缩影

近日一桩“刺辱母案”让山东成为了全国的焦点,案件中聊城警方的表现和事后济南公安发布的微博内容,更是让山东的官僚文化成为千夫所指。作为孔孟之乡,山东如今的文化形象却似乎不太乐观,去过山东的人或多或少也有自己的体会和发现。在山东人叶克飞的眼中,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礼仪似乎在他的家乡并没有成长起来,山东人所强调的“礼”似乎大部分体现在了酒桌规矩和铺张浪费上,“豪爽大气”、“厚道朴实”之类的主流话语体系,与愚昧、野蛮、自私的种种现实又形成彼此拉扯。对权力的膜拜和自我标榜的民本自强,古代的开放创新与当下的封闭保守,都形成了一对对矛盾。某种程度上,山东的这种种悖论,就是当代中国的一个缩影。其实在山东文化的底色里,并不缺乏适应现代社会的种子,但如果只活在过去,如果只依附于权力,那么只能衍生出一种狂妄自大、坐井观天的文化。

《洞见》第期

充满悖论的山东文化,其实是当代中国的缩影

聊城光岳楼

有一年回青岛玩,总能见到有人遛狗不拴狗绳,其中不乏站起来足有一人高的超大型犬只。在海边,我还见到一头面目凶恶的巨犬,昂首挺胸在路中间溜达,主人拿着塑料袋装的扎啤一步三摇在后面不远处跟着,行人纷纷避让。相比之下,乖乖拴狗绳遛狗的人绝对是极少数。

在我如今所居住的南粤小城,这种景象绝不会出现。人们在小区、公园里遛狗时,多半会拴狗绳,别说大型犬只,即使是小狗也会好好拴着。

我所不习惯的不仅仅是这一点,还有街上时常响起的汽车喇叭声。即使青岛已是山东最发达的城市,但道路文明程度仍然与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相差甚远。站在没有红绿灯的人行道前,你只能看到一辆辆车呼啸而过,别指望他们慢下来让你安心过个马路。如果你胆敢踏前一步,刺耳的喇叭声会瞬间响起,甚至是连珠炮式的。至于司机经过你身边时有没有瞪你一眼,抱歉,速度太快,很难看到。

近期看到两个新闻,一是上海救护车在早高峰时段医院,上海司机们一路让出生命通道,另一桩是济南一司机在高架桥上恶意阻拦救护车,一路卡位,病人送院后不治身亡。上海司机其实未必个个文明,后者应该也是个例,但从总体来看,山东的道路文明状况实在跟经济大省地位不符。

遛狗拴狗绳、不按汽车喇叭、人行道前主动让人、高速路上不占用紧急停车道、给救护车让路……这些其实都是现代文明社会基本的礼仪,但在山东通通欠奉。

如果走进饭馆,你更能感受到山东在第三产业上的薄弱。即使是在高档酒楼里,你也很难体验到“服务”二字,反而经常会看到服务员的心不在焉和白眼。如果非要类比,那么山东的高档酒楼服务档次,基本只能跟珠三角的大排档相当。

吊诡的是,山东却是最强调“礼”的省份,所谓“孔孟之乡”、“礼仪之乡”,都是山东的名片,与“好客山东”交相辉映。

山东人所强调的“礼”,似乎大部分体现在了酒桌规矩上。每逢酒席,人们总要安排座位,什么主客主陪、四陪五陪。喝酒也不可随便,谁喝第一杯,谁先敬酒,次序如何,样样都有规矩,谁坏了规矩还得挨罚。

“礼”还体现在铺张浪费上。我不止一次见到狼藉一片的餐桌,大碟小碟层层叠叠,被压在最下面的菜有些甚至只动了几筷子。山东人嘲笑别人小气时,也常以“请客只点几个菜,最后都吃干净了”这类例子为佐证。甚至就在几年前,当我在餐厅跟服务员索要饭盒打包剩菜时,对方投来的是鄙视目光,可在更为富庶的广东、上海和浙江,这简直是人人必备的习惯。

“礼”的矛盾,并非山东这一大省的唯一矛盾特质。在这个地缘接近权力中心,历史积淀(也可能是流毒)深厚,地理上兼具沿海与内陆的省份,你还可以见到许多矛盾的复杂存在。你会从中见到两种话语体系,一种是主流话语体系,带有官方或半官方性质,会向你灌输诸如“豪爽大气”、“厚道朴实”之类的标签化词语,但另一种却来源于现实折射,比如当年义和团的暴戾之气,大跃进时的紧跟形势,文革时的激烈,计生历史上的“百日无孩”惨剧,以及近年来种种与“厚道”并不相符的奇葩事件。

从小家庭方面来说,“山东男人顾家”与“山东男人大男子主义”便是一体两面,看似矛盾却共存。关于这一点,许多人曾有疑问:不少山东男人对老婆极好,甚至主动操持家务,洗衣做饭,这种顾家的男人也是大男人吗?我说没错,他们有很大几率是“隐性大男人”。

“显性大男人”会视女性为奴仆,“隐性大男人”则恰恰相反,他们认为女性只能作为宠物存在,自己才是无所不能的象征,女性别添乱就行。二者其实都活在前清时代,没有将女性视为独立个体。

不是所有顾家男人都是“隐性大男人”,那么,你如何区别真正的顾家好男人和“隐性大男人”?我的答案很简单:看他是不是一定想要个儿子就知道了,一个重男轻女的人注定大男子主义。作为“重男轻女”重灾区的山东,“隐性大男人”的存在几率自然比单纯顾家的好男人高得多。

如果说“大男子主义”是一种家庭内部的权力崇拜体现,那么扩展到整个社会领域,山东人对权力的膜拜在经济大省中亦首屈一指,甚至与许多落后省份相比也不遑多让。

一般而言,一个地方的经济越是落后,对权力的依附性就越强,因为它们必须依靠权力的延伸(如行政指令乃至权力寻租)去获取发展空间。相反,经济越是发达,权力所受到的约束也越大。但在几个经济大省中,山东又是唯一例外的矛盾体。稳居GDP排名第三位的它却对权力极端崇尚,你依足行政指引却一路被刁难被卡的事情,买条烟买瓶酒托个小科员甚至都可以办成。

也正因此,在山东这地方,你若想解决问题,若想冲破权力织就的黑幕,往往需要借助更大的权力,最好是行政权力。青岛大虾事件发生时,当地政府的反应非常之慢,起先的言辞也是傲慢官腔,但当事件持续发酵,演化为重大公共事件时,当地政府才拿出了表面上的诚意。相比舆论这一边缘权力体系,政治场域里的权力威力更强、见效更快。比如近日刺辱母案,济南公安微博的张狂表现,不管是出自正式人员之手还是临时工之手,所体现的都是权力的极度傲慢,但当最高法也对此案进行







































鐧界櫆椋庣殑涓撶
鍖椾含鍗佸ぇ鏈濂界櫧鐧滈鐨勫尰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touxian.com/gzhz/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