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扭伤(或称踝扭伤)是日常生活和体育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性损伤,正是因为其普遍性,很多人扭伤后都不以为意,当时处理不当,后期不注意保护,导致踝关节不稳、慢性疼痛、反复踝扭伤等后遗症。小编在日常的足踝评估工作中经常遇到扭伤后慢性疼痛的患者,短则几月,长则多年,虽然不至于瘸脚,但会影响行走步态,甚至影响全身力线的对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踝扭伤后能够正确处理,并加强恢复期的软组织保护,相信很多后遗症是可以避免的。下面小编将和大家分享一些踝扭伤后的处理方法以及后期护理注意事项,希望对有这方面困扰的朋友有帮助。
什么是踝扭伤?
踝外侧由3个韧带固定,包括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和距腓后韧带。踝扭伤轻者韧带拉松或部分撕裂;重者则完全断裂,并有踝关节半脱位,或并发骨折脱位。踝关节扭伤后,病人外跟前下方或下方有疼痛、肿胀,急性期可有淤斑。这时做足内翻的动作会加重疼痛,做足外翻则可无疼痛。
症状
1、踝部扭伤后出现疼痛、肿胀、皮下瘀斑,活动踝关节疼痛加重。
2、检查后可发现伤处有局限性压痛点,踝关节跖屈位加压,使足内翻或外翻时疼痛加重。
诱因
1、运动前准备运动不够充分;
2、行走地面凹凸不平;
3、穿着高跟鞋;
4、下台阶;
5、足部先天性发育异常,如高弓足或扁平足。
生物力学病因
在下台阶时,或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行走,踝关节处于跖屈位,遭受内侧或外翻暴力时,使踝部韧带过度牵拉,导致韧带部分损伤或完全断裂,也可导致韧带被拉长,撕脱骨折,踝关节或胫腓下关节半脱位、全脱位。若急性韧带损伤修复不好,韧带松弛,易致复发性损伤,导致踝关节慢性不稳定。
治疗
1、急性损伤(建议及时就医)——RICE原则
(1)停止运动(REST)
(2)冷敷(ICE)
(3)加压包扎(COMPRESSION)
(4)抬高患肢(抬高到比心脏高的位置)(ELEVATION)
以上仅为紧急处理的方法,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处理。
?生物力学治疗:此阶段可进行石膏固定或使用具有气囊设计的踝部消肿支具进行固定。
2、慢性不稳定——生物力学治疗更适合
利用生物力学技术控制距下关节不稳定,保护受损的韧带,预防二次伤害。应使用支护具、矫形鞋垫或高帮鞋(可选篮球鞋或登山鞋),保护和稳定踝关节,避免内翻或外翻。
功能锻炼——非常关键,千万不可懒!
进行下肢柔韧性、平衡能力、本体感觉和肌肉力量的练习,以增强稳定性和灵敏度。(详细可参考本白癜风专科的医院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