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膝关节炎的认知误区,你要是认同就遭了

膝关节炎是一个患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疾病,据统计55-65岁的老年人有80%的人会发生骨性关节病。膝关节炎既是一种疾病,也是人体衰老的自然过程所致,理论上来说,每个人都会患膝关节炎,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就如同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所以不论你是谁,过着怎样的生活,只要活的时间足够长,都逃不过的膝关节炎的“眷顾”。

不过虽然膝关节炎高发,几乎人人有份,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对它有正确的认知,这些误区就可能会导致疾病的进展、加重,甚至错误的治疗。下面就看看这些我们熟悉的误区吧,说不定你就踩了其中哪个“坑”。

误区一

人老了膝关节有些疼痛是正常现象,不用治

膝关节炎确实与年龄有关,是一种退行性病变,但并不代表不用治疗,在膝骨关节炎的形成中,除了年龄是主要因素外,还与关节损伤、体重、炎症破坏、遗传等有关,并非是单纯的老化或退变。所以,老年人出现膝关节炎症状并非正常现象,应当及时就医。

而且骨关节炎可导致关节疼痛、畸形与活动功能障碍,进而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尤其是症状性膝骨关节炎,《骨关节炎诊疗指南(年版)》提到,研究认为症状性膝骨关节炎可导致全因死亡率增加近1倍。膝骨关节炎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程度,和高血压是一个级别的。

误区二

得膝关节炎是缺练,越疼越得练

不少人认为膝关节炎是由于缺乏锻炼,血脉不通引起的,所以就盲目加强锻炼,多做膝关节的运动,尤其是会做一些下蹲,甩腿动作,但由于该病是因关节软骨的磨损破坏引起,若盲目以强力挤压和摩擦性的锻炼,会加重软骨病变的磨损,甚至使之剥脱。

正常人的膝关节表面有大约3~5毫米厚白色透明软骨,具有弹性,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的磨损变薄。我们如果过度活动,则会加速软骨的磨损破坏。因此锻炼要注意保护关节软骨,避免或限制做以下运动,比如负重下蹲、急步上下楼梯、高强度对抗运动、攀爬、举重、疾跑等强磨损性运动。

误区三

患上膝关节炎不动为妙,最好坐着不能运动

很多人觉得“运动磨损伤膝盖,膝关节得省着用,不动最好”,但实际上,久坐是对膝关节损害最大的,反而慢走和慢跑对膝关节是有帮助的。国际医学权威期刊美国《骨科与运动物理治疗杂志》年6月刊指出,健身跑步者的关节炎发生率为3.5%,而久坐不动人群的关节炎发生率为10.2%。

因为坐着、躺着的时候,膝关节是不活动的,膝关节滑膜产生的滑液就会变少,不利于关节软骨的营养和修复。久而久之,还会导致膝关节僵硬,膝关节周围肌肉废用性萎缩,进而出现膝关节不稳,更容易发生或加重关节软骨的损伤。所以膝关节炎患者也应适当锻炼,选择散步、游泳、练习抬腿锻炼股四头肌,改善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废用性萎缩。

误区四

膝关节痛是因为骨刺磨(扎)的

其实骨刺不是膝关节疼痛的原因,骨刺是因为膝关节软骨的边缘由于软骨磨损后缺乏稳定性,人体代偿增生的结果,能一定程度的增加关节接触面,提高关节的稳定性,所以骨刺有其积极的一面,完全没有必要盲目的想要将其切除。其实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软骨磨损后累及了软骨下的硬骨神经所致,所以采取保护关节软骨的治疗才是正确的。

关于骨刺的真相,听专家怎么说

    

误区五

膝关节炎应该吃抗生素;口服药物能治愈膝关节炎。

不少百姓都习惯将抗生素类药物叫做消炎药,这就带来了一个重大的误区,凡是病名里面带“炎”字的,百姓认为用抗生素都有效。其实膝关节炎和通常大家所熟知的感染性炎症是两回事,膝关节炎是人体的无菌性炎症,是不存在致病病原体的,因此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对其无治疗效果,反而会造成滥用抗生素,可能引起耐药菌的产生。真正能够治疗缓解膝关节炎疼痛问题的消炎药,是医学上的非甾体类消炎药,遵医嘱选择和使用正确的类别,才有治疗效果。

另外,由于膝骨关节炎是关节软骨的结构性改变所致,和人体衰老退变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把关节比作机器轴承,其长时间的运转就会出现磨损老化,但在目前尚无能使软骨再生的药物,不能只通过口服几种药物就治愈膝关节炎,药物只是起到减轻症状,减缓退变的作用。

以上这些坑您都进过吗?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膝关节炎,避开这些误区,才能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和病情的加重,给病程的延缓和治疗多争取机会和时间,让膝关节多一份健康!

医院关节及运动损伤门诊医师:陈伟副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

欢迎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touxian.com/gzhz/154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