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孩子发展,缓解育儿焦虑
孩子说谎家长应该如何应对?点击观看视频??不看视频看文字版
文饭饭、粒粒孩子两三岁或三四岁就开始说谎了,有的还能编出像模像样的谎话来。早上不想去上学,就骗爸妈说自己肚子疼。
打坏东西就说是爸爸打的。
推了别的小朋友,就说有人打他,他才推回去的。
喜欢幼儿园的小汽车自己默默带回了家,却骗爸妈说是因为他表现好,老师奖励的。
爸爸妈妈在这种时候都会非常苦恼:
这么小就开始说谎骗人,是不是预示TA未来不诚实的可能性更高?
面对孩子说谎,爸爸妈妈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孩子为什么撒谎?首先,我们照例还是先给大家宽宽心。孩子说谎其实是孩子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个现象。研究表明2岁的孩子中有20%-30%就已经会说谎了,随着年龄增长这一比例逐步增加,到4岁时有80-90%的孩子会说谎。有句老话说“说谎的孩子聪明”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说谎是需要动用一些高阶的认知能力的。
首先孩子要有一定的心理理论的水平,通俗地讲就是要能换位思考。
孩子要能分析目前的情况下:
哪些信息是我知道的;
哪些信息是你不知道的;
还有哪些信息是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的。
另外,说谎的时候,孩子要有非常强的自我控制能力。
首先控制自己的语言表达。实话冲口而出可容易了,TA还要控制这个冲动,说一个假话,这可是很有难度的。
还要控制自己的肢体和面部表情等等。不能笑、不能谎,要看着妈妈,不能被大人发现在撒谎哦。
这些控制对孩子来说都是不容易的。所以孩子开始说谎,说明TA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是有了一个跳跃式的发展。爸妈不仅不用慌,心里还可以小窃喜一下哦。
2-3岁的孩子说谎还有一部分是因为他们无法区分真实和想象。所以他们会经常出现一种满嘴跑火车的情况:
你的爸爸不厉害,我的爸爸是超人!
我上个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迪士尼玩了,我们还坐了摩天轮,好高好高的。(实际并没去。)
花瓶不是我打碎的,刚刚窗户飞进来了一只猫,把花瓶打碎了,然后飞走了。
4-6岁孩子的说谎也更多出于一种趋利避害的心理。我就是不想睡觉,所以,我就说我肚子疼,这样我就可以多玩一会儿了。
我把别的小朋友推倒了,但是我骗妈妈说,是别的小朋友先抢我的玩具,这样妈妈就不会骂我了。总之,学龄前孩子出现说谎行为的话,我们不要急于给ta贴上一个道德标签。当然啦,爸爸妈妈都会担心,如果放任不管的话,孩子会养成经常说谎的习惯。所以,虽然我们可以理解孩子说谎的行为,但还是要想些方法让孩子尽量诚实。如何引导孩子不说谎/诚实?1给孩子容错的环境研究发现,越是严苛的、高控的教养方式下,孩子撒谎的可能性就越高。当有一个容错的环境的时候,孩子就不太会容易说谎。
如果孩子犯错后,我们第一反应是指责,那么孩子就会试图用撒谎来避免责罚。相反的,如果孩子犯错后,大人第一反应是理解孩子,并且和孩子一起来看如何解决问题,那么孩子在下一次犯错的时候,可能想的是如何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撒谎。
2正面激励比惩罚更有效很多爸妈可能会有一个误解,以为,既然孩子懂得趋利避害,那TA撒谎之后,我狠狠地批评TA一顿,惩罚TA,让TA知道撒谎没有好果子吃,这样TA下次就不敢撒谎了。但是研究发现对撒谎的惩罚并不能有效减少说谎。研究者给孩子讲故事,一种故事是像皮诺曹呀,狼来了这种故事时,讲的是撒谎的孩子最终受到了惩罚的故事。另外的一种呢是讲诚实最终得到表扬的故事,比如说华盛顿和樱桃树的故事。
研究结果发现,听“撒谎孩子受惩罚”的故事的孩子,他们的撒谎的行为并没有减少。而听"诚实被表扬"的故事的孩子,他们的撒谎行为显著减少。
所以,为了规范说谎行为,我们要更注重对诚实行为的正面激励,不是对说谎行为的惩罚和斥责。哪怕孩子真的做了错事,但是TA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我们也要先肯定和表扬TA的诚实,再一起来解决问题。
3避免下套式质询那如果孩子已经在撒谎了,爸妈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要避免下套式的质询。孩子:这这不是我打翻的?
爸爸:真的吗?
孩子:这个风吹掉的。
爸爸(生气):哪里有风?你再好好想想再回答。
孩子:刚刚这里有风,从这里吹来的风。
爸爸(更加生气):你说谎倒是不打草稿嘛?学坏了啊!(打一顿。)
这个场景里,看上去好像是我们碰到孩子撒谎会有的正常的反应。是在给孩子机会让孩子说实话。但是对孩子来说,他还以为爸妈其实是不知道真相的,这样一问,只会让孩子去绞尽脑汁撒更多的谎来圆他前面的谎。
家长一听也更加生气,我都给你机会坦白了,你当着我的面编谎话,当我是傻子吗?最后就升级成各种责骂和惩罚。
但是,孩子即便最后被揍了,可能都不觉得是撒谎不对,而是我撒谎的水平不行,下次得撒得更好点。
这个时候其实爸爸妈妈可以直接说:“妈妈知道这个杯子是你打翻的,但是你害怕被爸爸妈妈说,才不愿意承认的。这个打翻了你打扫干净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你说谎的话爸爸妈妈会更伤心。“然后在他说实话的时候,给他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还有一种更可糟的做法是,爸爸妈妈兜着圈子骗孩子承认错误,然后对发飙,“我就知道你在撒谎,你这个小骗子,居然敢骗我?”
孩子就会觉得:说实话肯定会被揍,撒谎有可能被揍,但还有一丝机会可能骗过去。那还是撒谎吧。我又不是个傻孩子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