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是很多跑者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在跑步中每踏出一步,脚底都会吸收体重和运动带来的冲击,差不多有15%以上的跑者都遭遇过这个伤病。不幸中的万幸是,绝大多数患者都可以通过简单的物理治疗治愈。
足底筋膜炎其实不是炎我们一直从这个病症的名称上认为这是一种炎症,实际上足底筋膜炎并不是炎症,所以传统对付炎症的冰敷、服用类固醇(消炎药)、注射皮脂类固醇等方法,对于足底筋膜炎几乎没有什么效果。
实际上重复性研究表明,发生足底筋膜疼痛时并没有炎症发生,而是组织发生了退行性改变。足底筋膜炎真正的名字应该是足底退行性改变。是肌肉肌腱轻微撕裂,没有得到良好的恢复休息而导致的肌肉组织退化弱化。
足底筋膜炎的症状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脚跟的疼痛与不适,近足跟处,通常可以按压到明显痛点,有时压痛较剧烈,且持续存在。一般而言,疼痛在早晨下床时的第一步最为明显,这主要是因为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足底筋膜不再负重,会处在较为缩短的状态。因而当早晨下床踩地时,会对足底筋膜产生较大较快的牵拉,进而引起疼痛。但在行走一段时间后,足底筋膜会变得较松,因而症状会缓解。但若过度行走,足底筋膜被牵拉的次数渐增,症状又会再现。这就是为什么热身后足底疼痛感会消失,在跑步训练结束后一段时间又开始疼痛。
足底筋膜炎的病因急性足底筋膜炎的主要病因是使用过度。比较大的体重,突然急剧增加的运动量,足弓过高或足弓塌陷,小腿肌肉紧张,鞋底缓震支撑功能不足,训练地面过硬等等,都是会引发足底筋膜炎的原因。
谁是高风险族群?高弓足或低弓足都是高风险族群,因为这两类人的足底筋膜都会过度拉扯。其他的诱发原因:足底过度内旋或外旋、练跑的里程数增加太快、久站、髋屈肌(hipflexors)太紧、核心肌群较弱、有下背痛的病历。
久站特别容易得到足底筋膜炎的状况是,站在比较硬的地面,却没有穿上足以支撑脚底的鞋子,这时候状况会更严重。背部问题和较弱的核心肌群会渐渐影响你的走路方式,最后脚会开始感觉有异状。
怎么减轻训练中的疼痛?足底筋膜炎是出了名难搞的的运动伤害,这时候如果忍痛训练,反而会让症状加重。完全恢复从3个月到1年都有可能,平均来说需要半年,如果症状长期没有恢复,最好完全停止训练。症状较轻,可以轻松慢跑或是游泳,或骑自行车和踩椭圆机可以维持体能,但可以运动的前提条件是:无痛。
足底筋膜炎的治疗充分的休息
患上足底筋膜炎后不要再继续强行训练,给撕裂的组织恢复生长的时间,根据疼痛的程度不同,修养1-2周,避免久站久坐。热爱运动的人们可以进行一些交叉训练,比如游泳、自行车、椭圆机等。不要刺激患处,让急性症状加重,成为反复发作影响健康的凶手。
物理按摩治疗
松解紧张的肌肉筋膜,最常用的是踩网球按摩痛点,动作要慢,让足底充分得到按摩,放松韧带。
拉伸放松
a.拉伸脚趾:取坐位,用手抓住脚趾向上向后牵拉,直到感觉足底牵开感到舒服,维持该姿势约15-30s,然后放松。重复该动作5次,每天进行3组训练。
b.腓肠肌拉伸:面墙站立,将患腿尽量向后伸,双臂前举扶墙至肩水平。前腿膝盖稍弯曲,身体前倾。过程中保持后腿伸直,脚跟尽量不离地。当感到小腿后有牵拉感时,维持20-30s。当没有紧张牵拉感时,可以增加前倾程度,直到小腿后方紧张感出现为止。重复该动作3-5次,每天进行3组训练。
c.台阶拉伸:双脚站立台阶边缘,脚跟离开。台阶两侧最好有扶手支撑物保护。将脚跟向下压,直到小腿后方有牵拉感。维持15-20s。重复该动作3-5次,每天进行3组训练。
辅助肌效贴治疗
患者俯卧,小腿翘起,理疗师将患者的足尖向内顶(勾脚尖)。以足跟作为锚点,I型或爪型皆可,向脚尖方向拉伸肌效贴,至前掌处固定。足弓处再加一条横向胶贴,固定牵拉。
预防足底筋膜炎1.改善饮食结构,控制每日摄入量,减小大体重对足底的冲击。
2.更换减震和支撑功能更好的鞋子,保护足底。
3.强化足底屈肌,将毛巾放在地上,患脚平放于毛巾上,脚跟不要离地,用脚趾不断抓毛巾,然后放开,做10-20次。
4.强化小腿肌肉,站在台阶边缘,两腿伸直,脚跟抬起离地,然后再将脚跟慢慢放下,直至低于台阶平面,然后再次重复踮高脚跟。重复10-30次,每天2-3组。适应该强度后还可以尝试单腿提踵训练。
5.即使足跟已经不再疼痛,还是要认真进行肌肉的牵拉放松按摩。
-END-
文章整合:麻团
有任何意见/建议
请联系邮箱:
zhimarun
beijing-anfang.白殿疯用什么药才能好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