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表现最稳定的小提琴家丨海菲兹的传奇

海菲兹《回旋曲》

海菲兹的传奇(下)纪念海菲兹丨他曾说:“音乐不能是生活中的唯一内容!”;“你的美如绷紧的弓毛”丨海菲兹的传奇(上)

如果说海菲茨比常人快得多的速度用在勃拉姆斯尚可接受的话,许多人对他演奏的贝多芬就感到实在不的忍受。职40年和托斯卡尼尼合作的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速度按照乐圣的指示忠实执行,乐曲中许多崇高超然的意境如走马观花,始终无法得以升华。只有海菲茨音色丰腴的琴声仍然使听者怦然心动。50年代和明希合作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虽然采用的还是较快的速度,但已经不觉得赶,小柔板乐章严格按照曲作者的指示,不过分多愁善感,采用奥尔的华彩乐段略加修饰。比较起端庄严谨的古典大师的杰作,浪漫派绚丽缤纷的华章在海菲茨手下更显得光彩照人。在RCA公司发行的4张海菲茨正价版唱片中,西贝柳斯、普罗科菲耶夫、格拉祖诺夫的一张应是爱乐者案头必备的唱片。

海菲茨在30年代分别为这3首协奏曲首次录制了唱片(普罗科菲耶夫与库塞维茨基、西贝柳斯与比彻姆),大大地促进了这3首乐曲的流行。在这张60年代初发行的唱片中,随着立体声的采用,海菲茨黄金般的琴声更加光彩夺目,普罗科菲耶夫《第二小提琴协奏曲》中飘逸的旋律和莽撞的玩笑竟如专为他而写;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中芬兰民族热情奔放而又冰清玉洁的品格,在海菲茨弓弦之间如同冰与火一样交相辉映。布鲁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苏格兰幻想曲》和维厄唐《第五小提琴协奏曲》的那张也同样精彩。布鲁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充满激情,昂扬奋发;《苏格兰幻想曲》忧伤的吟唱催人泪下;维厄唐《第五小提琴协奏曲》的柔板乐章崇高、豪迈。50年代末录制的柴科夫斯基和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表现更加从容,尤其是门德尔松比年和比彻姆合作的版本更加成熟。这些唱片一直是RCA公司的常青树,历年畅销不衰。在浪漫派曲目中,海菲茨还开发了诸如布鲁赫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康纳斯小提琴协奏曲之类的杰作。尤其是布鲁赫第二小提琴协奏曲,长期以来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的大名所掩,正是海菲茨录下了久久期待的第一张唱片(年),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布鲁赫的旋律天赋,色彩和节奏繁复多变,谋篇布局求新出奇。海菲茨为第一乐章副部主题寻找的音质、音色和揉指的律动令听者心醉。虽然整体速度较快,抒情段落仍然气息悠长。

海菲兹纪录片《上帝的小提琴手》

在年录制的《西班牙交响曲》中,按照奥尔学生的惯例,省略了西班牙风味最足的"间奏曲"一段,但是听来同样令人信服,处处洋溢着妩媚的拉丁气质,音流如注。同期,海菲茨重录了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和圣·桑的《哈瓦纳斯》、《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这些唱片不仅完美,而且在技巧处理上大胆、冒险,透着惊人的胆略。在海菲茨一生中,许多作曲家根据海菲茨的特点,专为他创作了难度惊人、风采各异的佳作。这包括格伦伯格热烈喧闹与浪漫伤感杂糅并举的小提琴协奏曲,其花哨的写法是海菲茨惊人技巧的典型炫示;科恩哥尔德根据自己电影配乐编写的风起云涌的小提琴协奏曲;卡斯泰尔诺沃一泰代斯科文彩斑谰充满圣诗般狂想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罗饶刚毅果敢的小提琴协奏曲;还有海菲茨爱不释手的沃尔顿的小提琴协奏曲,40年代与古森斯合作的版本,技巧惊人,但50年代沃尔顿亲自指挥的版本,表现更加深入细腻。海菲茨大量表情滑指的运用给这首乐曲带来绿油油的丛林中的情调,幻想、忧郁、狂喜此起彼伏,不愧是英国小提琴文献中可与埃尔加小提琴协奏曲比肩的杰作。

下面介绍其中的两张唱片。第一张唱片主要的曲目是科恩哥尔德和罗饶的小提琴协奏曲。抒情是科恩哥尔德(-)小提琴协奏曲的灵魂。他生长在浪漫之都维也纳,从小就是个作曲神童。施纳贝尔曾经演奏过他13岁时写的一首钢琴奏鸣曲。后来,在纳粹肆虐的年代,他离开了欧洲,来到美国好莱坞,凭着下笔如有神的才华,成为写电影配乐的高手。这部小松环忧郁曲写于年,是胡贝尔曼约请他写的,原来打井交给胡贝尔曼首议。但是胡贝尔曼拖拖拉拉,总也定不下首演的日期,最后只好交给海菲茨了。

年2月15日,海菲茨和哥什曼指挥的圣路易斯交响乐团合作举行了此曲的首演。这部作品由作曲家在乐谱封面上写上了献给马勒的遗孀阿尔玛的字样。协奏曲共分三个乐章,主题大抵都是从科恩哥尔德谱写的电影配乐中截取的。第一乐章思慕的开始主题,取自年的影片《又一个黎明》,宁静的第二主题取自年的影片《胡亚雷斯》,这两只感人的旋律由独奏小提琴做了充分的展开;中间乐章是一首浪漫曲,主题选自年的影片《AnthonyAdverse》,对比中段是为协奏曲专门写的。引子过后,独奏小提琴高高地翱翔在乐队之上,延绵不绝地唱出了一大段哀婉动人的旋律,这是科恩哥尔德敬献给他的维也纳同胞马勒的一曲挽歌;终曲颇有几分开山辟地的气概。这是影片《王子与贫儿》的主题歌,作为对比,第二主题处理成一段怡然自得的乡间小调,到了尾声转换成狂欢热闹的场面。

海菲兹演奏《亚麻色头发的姑娘》

海菲茨在演奏这部作品时,充分发挥了自己音质富于弹性的优势,浪漫曲中流露出对韶华易逝、人生苦短的伤感。和科恩哥尔德情形相仿,罗饶(-)也是先在中欧成名,以后来到美国,成为给好莱坞电影配乐的好手。年,罗饶写了一部小提琴协奏曲的草稿,由当时海菲茨的钢琴伴奏艾曼努尔·贝转给海菲茨。海菲茨看后很感兴趣,鼓励罗饶把作品写完。当时罗饶在意大利,化了6个星期把作品全部写好。后来,又用了一些时间和海菲茨探讨修订技术细节。最终,在年1月15日,海菲茨与瓦尔特·汉德尔指挥的达拉斯交响乐团合作举行了这部作品的首演。协奏曲透露出这位匈牙利血统的作曲家对故国的迷恋和热爱。罗饶不是简单地从民歌中寻找现成的素材,而是在自己的作品中揉进了刚毅、果敢、质朴、幽默这些匈牙利民族的优秀品格。第一乐章生机勃勃,热情质朴;第二乐章青山绿水之间,歌声缭绕;第三乐章很诙谐,像是在匈牙利民间集市上常见到的杂耍表演,独奏小提琴是当然的主角。在鼓号声的催促下,独奏小提琴迟迟地登场,先活动活动筋骨。再抖出个小绝活,随着情绪逐渐热烈,小提琴的花样越翻越出新,在兴高采烈的当儿,作曲家插进来一个对比中段,把第一乐章的主题在此予以抒情的变形再现。然后再依着独奏小提琴的性子,忘情尽兴地耍弄个够。我们一定能够料到,这样的作品很适合海菲茨的性格。第三乐章中,海菲茨连续使用了几个个性极强的妩媚俏皮的滑指,把作曲家写作时快乐的心情准确地传达给我们。这张唱片中录制于年的科恩哥尔德协奏曲,海菲茨的琴声特别生动,可能是拾音器离琴较近的缘故。

第二张唱片主要循曲目是卡斯泰尔诺沃一泰代斯科(-)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和卡伦·哈恰图良的小提琴奏鸣曲。多才多艺的意大利作曲家卡斯泰尔诺沃一泰代斯科在年和海菲茨初识订交,就接受了海菲茨的委托,写了一首小提琴和钢琴的小品《云雀》。年海菲茨和纽约爱乐乐团合作演出了他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同年夏天,作曲家开始动笔写作《第二小提琴协奏曲》。这首取名《先知们》的协奏曲是卡斯泰尔诺沃一泰代斯科从希伯来古老的传说中汲取灵感的杰作。他想描绘在遥远光辉的圣经时代,先知们在苦苦众生的簇拥下,在鸟语花香的环绕中,纵论古今,遥指未来,妙语如珠,侃侃而谈的情景。三个乐章分别以圣经中的三位先知命名,作曲家只不过是想唤起我们神圣庄严的联想。但是听众不必受标题暗示的典故限制。这部作品于年4月2日首演于纽约爱乐乐功的音乐会上,海菲茨独奏,托斯卡尼尼指挥。极其繁难的独奏声部,在海菲茨完美精湛的技艺下,一一化解为栩栩如生的音画,传人听众耳中。卡伦·哈恰图良是大名鼎鼎的阿拉姆·哈恰图良的侄子,年生于莫斯科,曾于年跟随肖斯塔科维奇和米亚斯科夫斯基学习作曲。他年写下了这首小提琴奏鸣曲编为作品第一号,可别小瞧了它。沉郁顿错的节奏和飘逸悠扬的美声交织共鸣,小提琴和钢琴的乐器性能都得到了相当高度的发挥,听觉效果极佳。海菲茨音色的丰饶俏丽、变幻多姿,在此得以尽情发挥。让人听了以后情不自禁的陶醉。难怪在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录下这首乐曲几年之后,海菲茨技痒难熬,也要把它收在自己名下。不用说,与海菲茨这样一位追求尽善尽美的至尊合作会有许多困难。在他录制的室内乐中,不难觉出小提琴总要豁然超出众人。年和鲁宾斯坦、皮亚季戈尔斯基合作录制的柴科夫斯基的钢琴三重奏中,小提琴与钢琴互不相让,充满了宏伟的气魄;大提琴谦恭地闪在后面,柴科夫斯基音乐中温暖的情意多少减少了几分。

年10月23日,海菲茨举行了最后一场公开音乐会,录音随后发行。他演奏的弗朗克和理查·施特劳斯的小提琴奏鸣曲芳香四溢,拉威尔的《茨岗》大胆泼辣,克莱斯勒的《狩猎》和布洛赫的《即兴》是海菲茨新练就的曲目。七十高龄的老人不免被视为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海菲茨却以实践证明了自己不仅手指和手臂稳固可靠,而且思想也新鲜活跃。综观海菲茨的艺术生涯,他是表现最稳定的小提琴家,无论唱片还是现场都是如此。他在音乐会上失手的次数远比其他任何同行少得多。从年卡内基首演以来至50年代初是他技艺最精湛辉煌的时期。到了晚年,他的揉指已经不如年轻时那么层次分明,变化多端,运弓也不如当年那么晶莹剔透、张力十足。在乐曲的处理上更加强调心灵的自由,但听来不时觉出有股燥气浮动其间。究其根源,我以为就在于海菲茨争强好胜,急烈进取的性格,导致他永远不服输,永远不服老。他一生中真正的对手只有自己难以企及的盛年,主观愿望是不育落在昨日之我之下,客观效果却不免显出浮躁焦虑,虽然还不至于力不从心。一般听海菲茨,我们都是先从他较晚期的录音入手。这些固然也是极了不起的成就,但仍然使我们觉得与传说中的神奇有距离。随着聆听的深入,在他全盛时期的录音中,我们只要静下心来,不计较音场的狭仄,排除表面噪声的干扰,终会发现:一个神奇的传说就在眼前。

往期小提琴主题:1、小提琴家列宾访谈丨“没有激情的音乐,就像没有盐的面包”,“勃拉姆斯把我引向了人生的非常深度!”2、海菲兹演奏布鲁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苏格兰幻想曲》;3、帕尔曼与林耀基谈小提琴教育丨对于同样内容的提问,两位大师的回答和而不同;4、小提琴家克莱默丨艺术和名气从来不是一回事丨跨界就像毒药丨演奏家们都应投身室内乐丨真爱音乐,就该远离媒体宣传攻势丨谈挑选曲目的原则;5、郑延益丨追忆用小提琴歌唱的西盖蒂丨巴赫无伴奏之帝丨不听上十年小提琴,想接受他很难?讲硬技巧他在诸大师中最差,但音乐演绎独树一帜;6、小提琴教育大师林耀基专访丨他的成功的最大的启迪是什么?“明白音乐比金钱高得多,当我年纪大了走不动路,音乐还在我们脑子里面神游。”7、海菲兹谈拉琴丨我从来不相信苦练,一个人如果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把一个曲子拉成形,这就说明他正在把这首乐曲判处死刑;8、郑延益丨纪念胡贝尔曼丨每一位乐迷都应该听听这位怪杰,小提琴真奇妙!9、小提琴教育一代宗师谭抒真丨“在我的一生中一刻也离不开音乐。”10、一张小提琴家西盖蒂在上海的老照片;11、穆洛娃谈演奏巴赫的巨大转变丨“持续演奏和研究巴赫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12、纪念小提琴家内弗丨弗莱什对她说:“你从上天得来的才赋,我是不会碰它的。”13、温暖的琴声丨聆听米尔斯坦最后的音乐会;14、为何从到年,奥伊斯特拉赫在舞台上的演奏都显得非常拘谨、内敛?15、小提琴家朱莉娅·费舍尔对小男孩说:“再演奏一次,就像你艺术人生中的最后一次!”

赞赏

长按







































鍗楁槍鐧界櫆椋?
绂忓窞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尰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touxian.com/gzhf/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