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的运动、感觉、自主神经障碍。
01矫形器在脊髓损伤的作用①维护关节正常生理对线②增加关节稳定性③促进肢体功能活动④预防关节挛缩和畸形⑤预防关节挛缩和畸形⑥代偿下肢失去的功能⑦促进整体功能的独立性
02下肢矫形器在脊髓损伤中的应用1脊髓损伤的搬运和急救在损伤现场使用矫形器固定搬运患者发生完全截瘫率为20%;不固定搬运发生完全截瘫率为20%。使用矫形器固定搬运发生死亡率为5%不固定搬运发生死亡率为10%
2脊髓损伤的急性期3脊髓损伤的恢复期03脊髓损伤患者常用矫形器1踝足矫形器功能:固定踝关节于功能位
适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马尾损伤后足下垂
2膝踝足矫形器功能:固定膝关节、踝关节于功能位
适用:L2及以下截瘫患者
3互动式截肢行走器功能:固定膝关节、踝关节于功能位。限制髋关节内收外展、交替迈步。
适用:T10以下截瘫患者
4往复式截瘫行走器功能:限制髋关节屈伸运动,交替迈步。
适用:T5以下截瘫患者
5截瘫行走架功能:支撑髋、膝、踝关节,实现站立和行走。
适用:T6以上脊髓损伤患者
04病历分享患者,男,脊髓损伤(腰1水平)双下肢肌张力低,双髂腰肌肌力1级,股四头肌肌力0级,双胫前肌肌力0级,足下垂。05我们的团队郑大康复工程足脊矫治与康复中心,隶属于医院(医院)。目前就科室的规模、设备、技术医院内前列,是集科研和教学一体的康复工程医疗机构。科室占地㎡,科室配有全套进口加工设备、压力衣制作设备、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系统(CAD-CAM)、足踝生物力学评估系统、3D打印等国内一流的先进设备。科室将与香港理工大学、麦理浩复康院(MacLehoseMedicalRehabilitationCentre)、医院(PrinceofWalesHospital)等建立紧密合作。科室目前有博士1名、硕士研究1名、资深康复工程师4名及多名技工。
科室可为各类型的截肢患者、脊髓损伤患者、脑卒中患者、脑瘫儿童患者、脊柱侧弯患者、烧伤患者、运动损伤患者、骨折术后患者、先天性畸形患者、儿麻患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足踝生物力学改变导致关节的慢性损伤和疼痛患者等,提高精准的评估、精准的各类假肢和矫形器的设计、装配及训练。另外,还为各类型功能障碍患者或残疾人提供各种的移动设备、交通工具及家居环境的评估、改造、适配和训练。医院康复工程科将致力于康复工程技术和康复治疗技术完美结合的发展目标,让功能障碍者尽早、尽快在功能上得到恢复,同时科室还和社区医疗团队、康复团队及社会工作者一道合作,让功能障碍者在生理上、心理上得到全面康复,使他们早日回归家庭、回归工作、回归社会。
06专科特色1生物力学矫治鞋垫与康复当人处于跑步、跳跃、行走的情况下。足部主要起承受和分配身体负荷等作用。在康复评定中往往从足部开始,足踝是万恶之源。其承受日常大部分的力,所以当损伤后,身体其他部位也一定会出现功能障碍。如足部旋前是正常的用于减轻行走消耗的力量,当过度旋前非正常,引起膝关节疼痛髂胫束、黎状肌、臀肌与内收肌紧张,进而产生骨盆变异,影响脊柱的曲度,最后造成脊柱侧弯。
根据足底压力和三维足部形状数据采集与分析,通过重新分布患者压力,刺激足底感受器缓解神经痉挛、设计制作个性化的矫形康复治疗鞋垫以减轻患者四肢及躯干疼痛和矫正足部畸形各类鞋垫。
2假肢通过使用Rodin4D假肢矫形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系统设计与制造假肢。该套设备通过计算机3D扫描系统对患者肢体进行数据采集和三维模型的构建,并用计算机软件系统根据有限元分析进入三维模型的辅助设计,然后把设计好的数据传输到加工中心由七轴机器人精准加工制造成型,比人工制作精准更高治疗效果更好。大幅度提升舒适假肢接受腔、脊柱侧弯矫形器、脑瘫儿童坐姿矫形坐垫系统。
3矫形器功能代偿通过矫形器代偿已经失去的肌肉功能,或对肌力较弱部分给予一定的助力来辅助肢体活动或使瘫痪的肢体产生运动。装配假肢代偿失去肢体的功能。如中枢神经损伤、偏瘫、截瘫等
预防和矫治畸形通过矫正肢体非生理的对线关系或改善生理的对线关系。利用杠杆原理,通过三点力实现矫正或改善肢体的对线目标。如膝内翻、膝外翻、尖足、镰刀足、脊柱侧凸、马蹄内翻足等
固定和保护通过对病变肢体或关节的固定和保护以促进病变的愈合,如治疗骨折、假关节、膝关节侧向不稳定、关节畸形等
4压力治疗压力治疗也称为加压疗法,通过对人体体表施加适当的压力,以预防或抑制皮肤瘢痕增生,是经医学证实的防治增生性瘢痕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常用于防治肢体水肿的治疗方法。如预防和治疗增生性瘢痕、预防粘连、关节挛缩和畸形、预防深静脉血栓、防治下肢静脉曲张、预防控制肢体水肿、塑形。
07专家介绍医院康复医学工程科主任——解益
香港理工大学义肢矫形硕士研究生、注册义肢矫形工程师、中国康复器具协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工程学组委员、中国足踝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小儿脑瘫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技术转化与产业促进专业委员会委员、郑州大学康复治疗专业康复工程课程负责人、中国康复杂志审稿专家、河南省康复医学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参与《假肢与矫形器的临床应用》、《低温热塑矫形器实用技术》、《矫形器》、《矫形器的临床应用》等12本专业书籍编写,其中2本为副主编。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省课题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在各类假肢与矫形器的制作、常见足部疾病的矫形鞋垫的设计装配、脊柱侧弯、脊髓损伤、小儿先天畸形的矫形器配置等方面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个人研究方向:足脊生物力学的改变对颈肩腰腿痛的影响、先天性畸形的矫形器设计及生物力学矫正鞋垫和脊柱侧弯矫形器设计及临床应用等。
TEL:
医院康复医学工程科康复工程师——李腾霖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硕士研究生,擅长各类脑卒中、脊髓损伤、小儿脑瘫、骨关节疾病等患者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估,各类上肢矫形器、足踝矫形器、生物力学矫正鞋垫、压力衣等的设计及制作,假肢与矫形器装配后维护和训练的指导工作,擅长步态分析,足底疾病的预防,家庭环境改造。主要研究方向:足踝矫形器、生物力学矫正鞋垫、辅助器具及环境改造。
TEL:
医院康复医学工程科康复工程师——李竞
毕业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硕士研究生。擅长于各类脑卒中、脊髓损伤、骨关节疾病等患者的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的评估、对于常见足部疾病的生物力学矫正鞋垫的设计、假肢与矫形器装备后的维护与康复训练、脊柱侧弯的矫正。主要研究方向:足脊生物力学分析,生物力学矫正鞋垫的设计及临床应用,脊柱侧弯矫形器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TEL:
医院康复医学工程科康复工程师——宁超
毕业于北京民政技术学院,擅长对不同原因所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功能活动评估、低温热塑矫形器的临床装配、足部生物力学分析及个性化生物力学鞋垫的设计、脊柱侧弯、小儿脑瘫、偏瘫、截瘫支具的设计及装配。如扁平足、高弓足、糖尿病足等生物力学鞋垫设计及静态上肢矫形器和动态上肢矫形器的临床装配等。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力学鞋垫设计及足部生物力学分析和低温热塑矫形器的临床装配。
TEL:
医院康复医学工程科康复工程师——时丽娜
毕业于北京民政技术学院,专向各类上肢矫形(HO,WHO,WO)下肢矫形(FO,AFO,KAFO,DAFO)脊柱矫形(CO,CTO,LSO,TLSO)以及足部生物力学矫形鞋垫的设计与制作、矫形器专业临床检查。擅长足部矫形(扁平足、高弓足、拇外翻、足底筋膜炎、跟腱炎等足部疾病)、脑瘫(尖足步态,足内翻,足外翻,膝关节反张等)、截瘫、儿麻、肌无力、骨关节创伤畸形、脊柱侧弯、生物力学步态分析、压力治疗以及残疾人辅助器具的选用。主要研究方向:截瘫康复、脊柱侧突矫正治疗、脊柱运动及生物力学。
TEL:
医院康复医学工程科康复工程师——潘斌斌
毕业于北京民政技术学院,国家注册假肢师,有系统的假肢矫形专业知识,擅长各种原因截肢术后患者功能评估及上肢假肢、下肢假肢的设计装配和步态训练,截瘫,偏瘫,脑瘫支具的设计装配,生物力学矫正鞋垫设计制作。主要研究方向:脑卒中、脊髓损伤患者矫正器临床装配。
TEL:END联系方式
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