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舞是通过双人形体运动表达情感的一门艺术;有道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眼睛对于摩登舞中的静态美与动态美效应更是关键了。在欣赏世界大家的摩登舞录像中,越来越感到眼睛对舞美的影响至关重要,特别是舞艺几近难分高下时,眼睛、架型效应则更凸显出来。尤其欣赏探戈,情不自禁地主要观看眼睛了。
曾有摩登舞大师说过:冠军是用眼睛逼出来的。足见摩登舞大家的视“眼”之重。眼睛是架型的关键。
舞是形体艺术,某种意义说,跳摩登舞就是跳架形的静态与动态的美。而目前对于架形的共识是“收腹提气,且要有头顶天棚感”等。进一步的理论说这是初级阶段,应通过“主线从尾椎到后脑勺拉长加张力,而非笔直向上顶”。还有说“能量向四周发散即头顶、臂外展、脚下压、胸阔背缩”等,这是不错的。而这中,头顶天棚感呈现出的颈、头美是静态美的关键,可恰恰这又是高而难攀的。就是一亮相就令人眼睛一亮的黑池前12名的选手架型神态也并非一色无可挑剔。
那么如何攀登之。愚以为单凭收腹提气外加能量发散肌肉作功伸展颈头是难以胜任的。怎么办?这就要靠眼睛了。舞诀是:跳探戈眼睛要瞪起来。跳其它四个舞眼睛要亮起来。而眼睛要瞪要亮就要大睁,轻松一大睁上面说的架型美就迎刃而解了。可以说眼睛似人体精神状态的总开关,眼睛一亮人就精神焕发、高大挺拔。日常人们说一个人没精打采不是总说“没睡醒啊”——眼睛无神睁不大。
其因者何?生理学和力学规律使然。感到收腹提气应是从舞者入场就有的气在丹田状态了(平素行立也有大抵气在丹田的习性)。就位握持时轻松地再第二次收腹提气。这二次提气收腹一般气力张力只可达肩臂,而要想达至胸、颈、头就得狠二次收腹提气或三次收腹提气,这就有憋累之感了。而眼睛发挥功能的生理运作即:轻松地二次收腹提气,气力张力达之肩臂后,接而轻松地眼睛大睁连及微昻首起足跟重心前移,便会使气力张力轻松地达至胸、颈、眼及头顶的。因眼到头顶距离很短,即使不予头顶意念,气力张力到眼后的惯性能量亦可满足至顶的。当然若再如豪森说的意识中眉心上再有第三只眼就更妙了,但要忌顾此失彼,弱化了眼睛的情感表达。
之所以轻松又达到目的,因人的眼睛要专注、注视、有神是必得睁大的,而要睁大眼睛并非是眼睛单独地眼肌肉做功,(收腹也非单独腹肌作功,而是先吸气。)而势必要抻脖昂首翘脚吸气收腹,也就是假言判断的充分条件。反之抻脖昂首等和睁大眼则是假言判断的必要条件,就是抻脖昂首等不一定睁大眼。这样的人体筋肉气力工作的规律,便是眼睛的关键效应的机理。所以人们总是说“抻脖子看啥呢”、“翘脚看啥呢”。如此眼睛一动必牵动其它的协同作功,加之从力学上讲眼和下额与脊椎主线有横距,形成有力臂有力距的杠杆效应,自然比光靠收腹顺主线无力臂的气力张力直线达至颈头轻松了。
进一步要强调的是,眼睛作功姑称之为“能量吸引”或“能量接收”。眼睛亮睁,气达颈、眼及头顶是眼睛的“能量吸引”与丹田中腰的“能量发散”协同完成的。“能量吸引”说应与时下的“能量发散”说是孪生兄弟。
当然“能量吸引”与“能量发散”都是总统率意念指挥引领的。意念先至放矢之“的”以令“能量吸引”。如意念令眼亮,眼则即执行“能量吸引”以助“能量发散”,达意到气到力到。说白了就是鼓送气与吸引气并行。也就是初级简单说的升则吸气。说其初级,是因吸气并非气只流于气管至鼻,而是发散于颈、眼等身体各处,是身体呼吸。
架型神态的静态美搞定了,起舞后眼睛的亮度及情感色彩便和气力轻重缓急的变量协同反映展现美了,三者是成正比关系的。如纵升横拉等大幅度舞姿眼睛亮度强,气力同样强。其实再深细讲,如前所说,意念气力能量的艺术化投射发散是全身无处不到的。再难分高下的超级舞美也必有差别。微观差别就体现在体内细胞激活作功数的差别,马克斯一动作有一万个细胞激活作功不佳,卢卡可能有二万个细胞激活作功不佳,这就是差别。而这甚至是专家的肉眼也难识别的。所以记得解放军一位舞蹈家(好像叫王丽梅)说:意念气力应发送至指尖而出,可一些专业的也常常未发送到,美与不美之差就在于此微动作。而前者是长期修炼的结果。
了解了眼睛亮起来的力学和生理功能,一是可着意求得架形神态美与动态美了,又可便于和更好发挥自己的舞蹈视觉功能,随机调控或保持架形神态美与动态美。因作为心理学感觉的舞蹈视觉就是指舞蹈运动审视过程中的自我感受,是以运动中时、空、力等等的自我认识来理解动作之间关系流动变化样式和气力使用中的态度。简言之,就是简易地自感自察眼睛亮度即可的。
眼睛是情感表现的关键。
舞更是情感艺术。而情感表现关键也在于眼睛。眼睛亮起来瞪起来的功能更在于使舞者精神焕发神采飞扬自豪高雅,以及跳探戈的高傲无敌机敏刚毅等的释放情感的神态美。因情感操控下的意念气力发送虽无处不到,但最能明显标示反映出的是眼睛,只有眼睛是身体的透明处,是灵与肉的窗户嘛。说及此,就便也想建议将常提的“架形美”改为常提“神态美”。因神态美既涵括了架形美,又突出强调了眼睛亮起来的精神状态,以引起舞者注重。更重要的是神态美还蕴涵着舞者的舞蹈状态,这是架型神态美的本质和目的。可以说状态是所有文体项目的底线。就如做钢制品要拿来钢件而非铁件,那么首先就要把铁炼成钢一样。百炼成钢,所以是否有舞蹈状态是真正跨入否摩登舞殿堂的分界线。那么何为舞蹈状态?意、气、力熔而为一应用自如是也。而起舞之初以架形神态美进入的状态(舞蹈状态),是起舞的第一道关键工序。不知您注意没有,世界大赛舞者入场就位后,男伴大都原地踮起脚升降耸动耸动,乒坛赛场上乒乓球运动员则是原地颠跑颠跑,这都是专业味的进入状态的预备动作
摩登舞眼睛的基础训练
1、定眼眼睛盯着一个目标,分正定法和斜定法两种:
正定法:
在前方2~3米远的明亮处,选一个点。点的高度与眼睛或眉基本相平,最好找一个不太显眼的标记。进行定眼训练,眼睛要自然睁大,但眼轮匝肌不宜收得太紧。双眼正视前方目标上的标记,目光要集中,不然就会散神。注视一定时间后可以双眼微闭休息,再猛然睁开眼,立刻盯住目标,进行反复练习。
斜定法:
要求与正定法相同。只是所视目标与视者的眼睛成二十五度斜角,训练要领同正定法。
2、转眼
眼珠在眼眶里上、下、左、右来回转动。包括定向转、慢转、快转、左转、右转等。
定向转眼的训练有以下各项:
⑴眼球由正前方开始,眼于移到左眼角,再回到正前方,然后再移到右眼角。如此反复练习。⑵眼珠由正前方开始,眼球由左移到右,由右移到左。反复练习。⑶眼球由正前方开始,眼球移到上(不许抬眉),回到前。移到右,回到前。移到下,回到前。移到左,回到前。再反复练习。⑷眼球由正前方开始,由上、右、下、左各做顺时针转动,每个角度都要定住。眼球转的路线要到位。然后再做逆时针转动,反复练习。左转:眼球由正前方开始,由上向左按顺序快速转一圈后,眼球立即定在正前方。右转:同左转,方向相反。慢转:眼球按同一方向顺序慢转,在每个位置、角度上都不要停留,要连续转。快转:方向同慢转,不同的是速度加快。以上训练开始时,1拍一次,一拍二次,逐渐加快。但不要操之过急,正反都要练。
3、扫眼
眼睛象扫把一样,视线经过路线上的东西都要全部看清。
慢扫眼:在离人体2-3米处,放一张画或其它物。头不动眼睑抬起,由左向右,做放射状缓缓横扫,再由右向左,四拍一次,进行练习。视线扫过所有东西尽量一次全部看清。眼球转到两边位置时,眼睛一定要定住。逐渐扩大扫视长度,两边可增视斜25°,头可随眼走动,但要平视。
快扫眼:要求同慢扫眼但速度加快。由两拍到位,加快至一拍到位。两边定眼。还可结合上述十二种眼神练习进行表演及小品练习。初练时,眼睛稍有酸痛感。这些都是练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其间可闭目休息两三分钟。眼睛肌肉适应了,这些现象也就消失了。常言道:“手之所至,腿随之;感情所至,心随之;心之所至,感情随之;感情所至,味随之。”在训练中要注意结合感情表现,进行眼睛训练。
趋势:感觉就是整个的能量不停的填充舞程方向的空间,转换的要点在于胯部的转摆,给对方让出空间重心:过程中的趋势不能减弱,重心(身形)不停的沿着舞程的方向位移受重脚:起着支架的作用,重心以胯为平面渡给支持脚(承重脚),依次承递。身先:意动身动脚承止静:气垫,遇阻先是压缩(弹性)再沿转向的方向弹力发(送)出。
方步:前进要点:
第一步,感觉上是临危出步,实质上是承重脚因身体(重心)的前移(平移)(意念上是身在脚前的前移),重心已过了承重脚的垂直线,要倾倒了的刹那,为保持身体的平衡而(跃)发力已保持身体的平稳,同时移动脚前摆,以脚跟着地,承接重心(平稳,不应起来)让重心平稳地回到移动脚上(现变成承重脚,注意点:屈膝、不要抬高重心)。
第二步三步:要点与一步相同,只是要临危出脚时,胯向运动侧方向提起,脚直的侧摆出去,承重后拉承重脚回,成并脚(收回的脚都脚尖擦地收回。)
后退要点:身形后移(身形垂直、重心线垂直),产生后倒感觉时承重脚的跟送劲,把身体推出,移动脚,足趾承重,平移(保持屈膝)至位,此时收回的脚(前脚)要拖跟收回。注意前脚拖跟收回的时候,后脚不许落跟,重心回到垂直位时再落下。侧摆与前进方步的要领一样。规范的常步步型:前进(后退)步的变化而来,趾、跟的滚动转化,单脚(两脚)滚动是相同的,关键是最后的推动而形成前腿的弓步后腿的直斜型;后退而形成拖踵型拖跟回腿的态势。地板技术的问键问题,就是要做到:低位前进重心足掌尖压地板发力,运动足适度延伸定位由足的跟掌压地板稳定而交换重心;低位后退重心足起尖用足跟蹬地板发力,运动足适度延伸定位由足的尖掌压地板坚实而交换重心。
摩登舞的额头效应论
摩登舞的个性是尤其强调绅士风度,昂首挺拔骄傲自豪义气风发是摩登舞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前提和关键,所以头部表现是首要的,又有“美不美(洋不洋)看颈项”之说黑池职业组冠军豪森说:要想象眉宇上有第三只眼。
感到额头就如笔端,想着额头就如意在笔端,既保证了昂首挺拔形态,又使生理上心理舒服怡悦。有最佳力矩、昂首、舒服、怡悦效应。
舞蹈中肢体的端点部位是关键的,力学现象是物体端点的力臂最大,同样力矩发力最小,离心力也就最大,旋转舒展等又靠离心力、张力,而额头是体现绅士风度的上端点,所以它最关键,驱动人体脖颈身体转动时可付最小的力。
眼睛亮起来(瞪起来),目光投射到“11点”高度和下巴上扬是昂首和神采飞扬的标识,而想象两眼上方的额头,正可实现这标识。但是常见教舞者用手去抬学员的下巴。孰不知不应是下巴自己上扬,而应是气达额头,额头上扬带动。
气向端点发散并穿出肢体末梢才美。一些专业舞蹈演员气运行到手处就停住了,不去带动手指继续延伸,并且让气穿出手指。这是美与不美区别的关键所在,而这继续延伸有赖于长期的修炼。但因眼睛和“第三只眼”与额头顶均有距离,“第三只眼”也没覆盖额头,所以若只想眼睛和或“第三只眼”,意气不升发至额头并穿出肢体末梢,额头处就成了气未达的死角了,影响昂扬与怡悦感。而眼就似意与气的中转站,一般意与气似于胸部与脖颈无感觉般迅即发至两眼,又容易停滞于两眼处。想额头,意与气就会由两眼继续上行,得以展现关键的绅士风度和享受怡悦感。
“第三只眼”与两眼成三角形,是两眼中上方的一个点,想象它的存在两眼不能大睁,影响眼的神情。同时就还要让意念与气向这只眼集中,这只眼射出的光束横截面积也就三平方多厘米,这样气向一点和一束细光束集中有收紧拘谨劳累感,而想额头必带动扬眉和两眼大睁,气迅捷发至散额头及额头外,射出的光束横截面积可达几十平方厘米,一是额头舒服,二是有宽畅辽阔感。气发散的远近依舞步而异,进入PP位时尽可高瞻远瞩风光美景。造形时额头气发散则以不影响舞蹈表象为宜,另外发散过远有空虚不实感影响凝聚力。下降时因是呼和释放以保持舞蹈状态为准。
头部转动拉伸时,气是分别由一只眼部向沿对角线方向额头中左(右)侧重地升发而去。也就是气以不同速度方向和张力发散,感情色彩在眼部可不受影响地与额头相辅相成下升华和强化地表现,以完成柔美的表现和体味舒服怡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