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骨肌腱撕裂并不常见,但可以导致外踝的的持续性的疼痛,并且这种病因经常被忽视。这项研究的目的在于确认典型患者和损伤性质,分析起治疗的过程,确定手术的相关并发症。40名腓骨肌腱慢性疼痛患者在WesternPennsylvania医院足踝组接受了手术治疗。根据3年中的医学评估报告,手术记录和影像学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患者的平均年龄42岁(13-64岁)。最常见的损伤是踝关节扭伤活着其他外伤(58%)。术中确认35名腓骨短肌损伤(88%),5名腓骨长肌损伤(13%),15名患者同时存在腓骨长短肌腱损伤(37%),13名低位腓骨肌腹(33%),13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33%),8名腓骨肌腱半脱位。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9-40个月)。98%的患者最后恢复到完全无痛的状态。小的并发症(短暂症状)发生率位20%。临床较重的持续性的症状的发生率为10%。这项研究表明外踝韧带损伤,腓骨长短肌腱撕裂,和低位腓骨肌腹普遍共存于腓骨肌腱损伤患者。适当外科手术干预可以获得良好的结果。
诊断:ArthurWilliamMeyer是第一个描述腓骨短肌纵向撕裂的解剖学家。他注
意到这些损伤和其他肌腱磨损一样,缺乏一个完整的修复过程。因为其对外踝疼
痛相关性的不明确,腓骨肌腱损伤经常被忽视。患者可以有急性外伤史,也可以
没有明确的外伤史。临床症状表现为局部皮温升高,浮肿,腓骨肌腱行走部位压
痛,腓骨肌腱肌力正常或者轻度减轻,这些不典型的症状导致诊断的难度增加。
损伤机制:腓骨肌腱损伤的机制是多样的,这些损伤机制包括急性踝关节扭伤,慢性踝关节韧带松弛,腓骨肌腱半脱位。此外,有文献报道先天性的解剖性因素也可能导致腓骨肌腱的损伤。腓骨肌腱沟凸起或者平坦,低位或者反常的腓骨肌腹,腓骨肌腱上支持带损伤,后外方腓骨刺激,一种高弓足类型可以直接导致腓骨肌腱损伤。MRI检查可以明确病因。
手术技术:术中腓骨肌腱需仔细探查,尤其是腓骨短肌腱的前方和深面和腓骨接触的部位,在这个部位经常可以发现肌腱的纵向撕裂。低位腓骨肌腹(肌腹平面位于腓骨肌腱沟内或者下方)或者第四腓骨肌腱被修剪缩小或切除者来对腓骨肌腱沟进行减压。炎性组织,坏死的滑膜,或者一部分肌腱在术中锐性切除。修复纵向撕裂的肌腱并建立肌腱滑行通道。如术前查体有踝关节不稳定还需对外侧副韧带进行探查。术中检查腓骨肌腱是否脱位,腓骨肌腱脱位的病因包括腓骨肌腱上支持韧带损伤,腓骨肌腱沟过浅,手术修复腓骨肌腱后,恢复其原有解剖位置,检查其有无脱位倾向,必要时修复SPR,预防术后腓骨肌腱脱位。
一(A)第四腓骨肌腱
(B)断裂的腓骨短肌腱
(C)正常的腓骨长肌腱
腓骨短肌腱部分撕裂
修复腓骨短肌腱
低位腓骨肌腹
术后康复腓骨肌腱损伤术后护理包括局部辅料加压垫包扎和短期的后托固定(3-7天),患肢中立位支具固定3-4周避免负重行走。然后在助步器保护下负重行走2-3周。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物理治疗和活动度训练在术后4-8周开始。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看到英文文献哦!
足踝联盟FAWA足踝工坊白癜风咋治节假日白癜风专家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