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随听遗传复杂性影响滤泡性淋巴

杂志:BloodCancerJournal

IF:8.

背景

滤泡性淋巴瘤(FL)是仅次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第二大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虽然对FL患者的治疗引入了利妥昔单抗且一线治疗的反应率很高,但约有20%的FL患者在接受一线治疗后2年内复发或进展。因此,目前的研究面临的主要的挑战是寻找可用于在诊断时识别高危患者的生物标志物。

方法

回顾性纳入年1月至年12医院就诊的83例FLI–IIIA级患者,探讨了接受基于利妥昔单抗的免疫化学疗法的患者(R-ICT,n=47)在诊断时临床生物学变量对以下临床终点的影响:(i)30个月时完全缓解率(CR30)(ii)无故障生存期(FFS),(iii)总生存期(OS)

结果

在该系列FL病例中种体细胞非同义突变中鉴定出56个突变基因,每个病例突变的中位数为5个突变基因,其中14个基因的突变频率大于10%(图1)。

图1:FL的遗传概况

FL患者的连续FFS随着突变基因数量的增加而降低,从而确定了两组具有不同FFS的人群,即突变基因≤5个的53个患者(63.9%)为一组,突变基因5个的30个患者(36.1%)为另一组,分组结果与患者突变基因的中位数及ROC分析结果完全匹配。这两组在组织学等级,FLIPI评分及治疗要求等临床特征上无显著差异(表1)。

表1:FL患者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突变基因≤5,n=53;突变基因5个,n=30)

观察结果显示与≤5个突变基因的患者相比,5个突变基因与较少的CR30强相关,且5个突变基因的患者5年FFS,OS短(图2)。

图2:遗传复杂性与滤泡性淋巴瘤临床结果

多变量分析发现,唯一与短FFS相关的变量是具有5个突变基因,5个突变基因及高危FLIPI与较短的OS独立相关(表2)。

表2:基于利妥昔单抗的免疫化学疗法的患者FFS和OS影响因素的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n=47)

总之,该研究发现基因复杂性独立于FLIPI评分,与FL患者较少的CR30,较差的FFS以及较短的OS相关,表明遗传复杂性可能是可被纳入风险预测模型,改善FL风险分层的有潜力的工具。

链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touxian.com/gzzz/144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