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导读3D打印全距骨假体

TotalTalarReplacementUsingaNovel3D-PrintedProsthesisforRecurrentGiantCellTumouroftheTalus

文章简介

研究讲述了一位年仅16岁的姑娘,因右侧距骨骨巨细胞瘤病灶清除植骨术后8个月,再次疼痛,病灶复发来院求治。检查发现,肿瘤已侵占整个距骨(图1),既往的病理也提示其恶性倾向。研究团队经过周密的术前计划,通过利用健侧距骨的镜像数据,①成功通过3D打印技术,精准制备出模拟正常距骨的金属假体(图2),并通过表面修饰改进了假体植入的初始稳定性。顺利完成了肿瘤骨的切除和全距骨置换。②术后随访18个月,患者获得良好的功能重建和正常步态的恢复(图3)。综合历史文献资料,3D打印全距骨假体可以作为治疗严重距骨疾患、重建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步态的一种有效选择。

研究亮点

图1:X线和核磁共振显示距骨肿瘤复发

Figure1:RecurrenceofthetalargiantcelltumourinX-rayandMRI

图2:通过3D打印技术,精准制备出模拟正常距骨的金属假体

Figure2:Themetalprosthesisofnormaltaluswassuccessfullymadeby3Dprintingtechnology

图3:术后随访18个月,患者获得良好的功能重建和正常步态的恢复

Figure3:After18monthsfollow-up,thepatientsgotgoodfunctionalreconstructionandnormalgaitrecovery

扫码获取全文

团队介绍

九院骨科足踝团队是在戴尅戎院士带领下、赵杰教授大力扶持下,逐步成长发展起来的以足踝疾病为主要对象的年轻骨科团队。团队擅长各类足踝矫形、足踝运动损伤、足踝创伤及其后遗症的矫治等,相关诊疗技术与国际接轨,并创新性应用干细胞技术和3D打印技术促进肢体重建和修复。

作者简介

干耀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骨科、上海市骨科内植物重点实验室、上海九院3D打印中心足踝-3D打印联合门诊医学专家。

在采用干细胞移植技术综合治疗骨不连、节段性骨缺损,骨软骨损伤,采用3D打印足部支具、鞋垫以及个性化踝关节假体治疗足踝疾病等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足踝矫形(包括拇外翻、先天性马蹄足、扁平足、高弓足、足下垂、脑瘫后遗症等足踝部畸形矫形)、足踝运动损伤等足踝疼痛疾患的诊治,以及四肢创伤畸形的修复和骨软骨损伤的再生修复等。

多次赴法国、加拿大、美国、新加坡等国家交流学习足踝疾病治疗、骨科创伤矫形修复技术、临床骨修复再生技术等。年,作为国家卫计委指派专家组成员,赴四川成都救治芦山地区地震伤员。

任国际矫形与创伤协会(SICOT)中国部创伤学会委员,国际SICOT中国部足踝外科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上海分会足踝工作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会“蒲菁荟”足踝组副组长;国际内固定研究基金会(AOFOUNDATION)会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专业康复委员足踝外科学组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第八届委员会肢体矫形功能重建与康复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质疏松分会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骨科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华人骨研学会(ICMRS)会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生物复合材料分会委员。发表论文40余篇,SCI收录近2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在Biomaterials上的论文被他引余次。申请国家专利30余项,国际专利1项;24项专利获得授权。2项成果进入临床转化阶段。年以来,研究开展的“自体干细胞移植及相关骨组织再生研究”多次获得全国、上海市、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一、二、三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教委、申康五项目基金等10项专项课题。参与完成的国家、省市、局级课题共10项,包括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和上海市重点课题。参编著作2部《现代关节外科学》、《外科诊断与鉴别诊断学》,参译著作4部《骨关节功能解剖学》(副主译)、《骨与关节疾病诊断学》、《关节镜教程》、《骨科术后康复》。自年,受聘成为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综合考考官。

编辑:孙伟、孙启艳

排版:孙启艳

审核:蒋霞、黄龙旺

感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touxian.com/gzzz/139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