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是一种严谨的学术报告形式,目的在于考察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成果,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写作能力,所以每一项工作都应该按照毕业论文标准进行,本篇文章整理本科、硕士、博士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和标准模板,供不同院校学子参考使用!
一、本科论文格式要求与模板下载
1、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统一用A4纸打印。页边距一般设置为:上2.5cm,下2.5cm,左3cm,右2cm(具体按学校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封面 使用学校统一的封面格式,题目使用宋体,一号,加粗,居中,题目是对毕业论文(设计)的高度概括,简明、易读,字数应在20以内;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等用宋体,三号,左对齐,下加下划线,学号用TimesNewRoman字体。
毕业论文中文题目(字体:黑体,字号:小二,加粗,居中。段落:段前为2行,段后2行。行距固定值23磅。样式:标题+黑体。)下面空一行。 摘要(字体:黑体,居中,字号:三号,段落:段后0.5行,段前为0.) 摘要正文(字体:宋体,字号:四号。段落:左对齐,首行缩进2个字符,1.5倍行距。字左右)摘要应简要说明毕业论文(设计)所研究的内容、目的、实验方法、主要成果和创新点。下面空一行 关键词(字体:黑体。字号:四号,左对齐。加粗,无缩进。关键词与摘要正文之间空一行。) 关键词正文(字体:宋体,字号:四号。关键词要求3-5个。关键词之间“;”分隔,并留有一个空格,末尾无符号。标点符号:全角。)最后一个关键词尾不加标点符号,下面另起一页。
毕业论文英文题目(字体:TimesNewRoman,字号:三号,加粗,居中,段后0.5行,段前为0.)下面空一行。 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英文摘要和关键词除字体外同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的格式要求,但“Abstract:”和“Keywords:”要加粗。内容翻译要准确,英文摘要的词汇和语法必须准确。正文行距:固定值,20磅(pt)
目录(字体:宋体,居中,加粗,字号:三号,段后0.5行,段前为0.) 摘要 Abstract 第一层次标题第1章(字体:黑体,加粗,字号:四号,段落:左对齐,行距:固定值,25磅(pt)。) 第二层次标题1.1(字体:宋体,字号:四号。段落:左对齐,行距:固定值,25磅(pt)。) 第三层次标题1.1.1(字体:宋体,字号:四号。段落:左对齐,行距:固定值,25磅(pt)。) ……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正文 文科毕业论文正文一般字数不少于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段落:左对齐,首行缩进2个字符,行距:固定值23磅(pt)页眉字体:黑体,字号:小五,加粗。样式:页眉。正文字体小四号,页脚字体:TimesNewRoman,字号:小五。样式:页脚。 标题部分: 第一层次标题(字体:黑体,字号:三号,加粗,居中。段落:段前为1行,段后1行。行距23磅。样式:标题+黑体。) 第二层次标题(字体:黑体,字号:四号。段落:左对齐,段前为0.5行,段后0.5行。行距固定值23磅。 ) 第三层次标题(字体:黑体,字号:小四号。段落:左对齐,段前为0.5行,段后0.5行。行距固定值23磅。 ) 引用文献标号[1][2][3](字体:TimesNewRoman,上标。字号:小四。此例为单个参考文献引用示例。) 图表格式要求 图表示例。段落:段后0.5行,段前为0.图表文字说明(字体:宋体,居中,字号:五号,段落:段后0.5行,段前为0.图1.1后留有两个空格。表1.1后留有两个空格。)
注释(字体:黑体,居中,字号:三号,加粗,段后0.5行,段前为0.5行。样式:标题1+黑体。) 注释内容部分(中文注释的字体:宋体,字号:五号。英文注释的字体:TimesNewRoman,字号:五号。段落:左对齐,固定行距20磅(pt)。注释表条目编排及内容的规范格式要求参见“附件二”相关内容。) 注释内容和参考文献之间空一行。 参考文献(字体:黑体,居中,字号:三号,加粗,段后0.5行,段前为0.5行。样式:标题1+黑体。) 参考文献内容部分(中文注释的字体:宋体,字号:五号。英文注释的字体:TimesNewRoman,字号:五号。段落:左对齐,固定行距20磅(pt)。)
致谢(字体:黑体,居中,字号:三号,段后0.5行,段前为0.5行。样式:标题1+黑体。说明:致谢内容可有可无,若无,将此页删除。) 致谢内容部分(字体:宋体,字号:小四,段落:左对齐,首行缩进2个字符,行距:固定值23磅。) 附录(字体:黑体,居中,字号:三号,段后0.5行,段前为0.5行。样式:标题1+黑体。说明:致谢内容可有可无,若无,将此页删除。) 附录内容部分(字体:宋体,字号:小四,段落:左对齐,首行缩进2个字符,行距:固定值23磅。)
二、硕博学位论文格式要求与模板下载
1、硕士博士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应采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撰写,由作者用计算机输入、编排及打印完成。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依次为:(1)封面,(2)中文摘要,(5)英文摘要,(6)目录,(7)正文,(8)参考文献,(9)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10)致谢,(11)附录,(12)知识产权声明书和原创性声明。各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论文第一部分内容及要求
学位论文必须用A4标准的复印纸编排、正反两面打印(一份)。论文成品尺寸为:mm×mm.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样例1)
上边距:页头至眉头2.5mm,下边距:页脚至地脚2.5mm,页眉至页脚:不大于24.5mm; 左、右边距为:30mm,左右版心不大于14.5mm,居中,不留装订线。
论文的页眉设置应从目录页开始到论文的致谢页,页眉的内容按章的变化来设置,用宋体五号字书写。
论文的页码一律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由前言(或绪论)的首页开始作为第一页,并为右页另页。中英文摘要、目录要单独用“I、II、II、IV”码编制页码。页码必须统一标注在每页下方居中。
1.论文封面。包括:学校代码、分类号、密级、学号、论文题目、作者、学科专业、指导教师、申请学位日期
(1)外封面要求及内容。封面用中文书写,一律采用“××××大学学位办统一印制”的和统一制作的学位论文封面格式模板。论文封面字体和字号由模板设定,只需将封面内容输入模板内即可生成并打印出来。封面分为三种:
a.博士学位论文封面 b.硕士学位论文封面(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同等学历)
分类号:按图书分类目录填写,精确到二级。 学校代码:根据学校自行查找(如:) 密级:包括绝密、机密、秘密,没有密级此项则为空。 学号:(如实填写) 论文题目:题目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学位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题目所用的每一词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题目字数应严格控制在20个字以内。 作者:(盲评不填写) 学科专业: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二级学科为准。 指导教师:除工程硕士写两名指导教师外(含一名外聘导师),其他一般只能写一名指导教师。(盲评不填写)
(2)内封面要求及内容:中、英文封面,采用对照方式,依次列示如下:(样例2)
××××大学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三号宋体,居中) 论文题目:(××××××××××××二号宋体,居中) 作者:(×××三号宋体) 学科专业:(××××××××××××三号宋体) 指导教师:(×××三号宋体) 申请学位日期:(××××××××三号宋体)
2.中英文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三人称陈述。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内容应包括: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等。中文摘要一般为汉字(硕士学位论文)或汉字(博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是中文摘要的英文译文。字体为TimesNewRoman小四号。
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出规范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般每篇论文应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以逗号分隔,最后一个词不打标点符号,以显着的字符排在同种语言摘要的下方。
3.目录(目次页):目录是由论文的章、节、小节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章、节、小节分别以1、1.1、1.1.1等数字依次标出。
第二:论文第二部分。主体部分(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的内容及书写要求
论文的主体部分由引言(绪论)开始,以结论结束.主体部分必须由另页右页开始,一级标题之间换页,二级标题之间空行。
1.引言(绪论):引言(或绪论)是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研究的现状、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语言应言简意赅,不与摘要雷同,不成为摘要的注释。
学位论文在对有关历史的回顾和对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理论分析等,可以用足够的文字叙述,单独成章。
2.正文: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硕士学位论文一般要求不少于3万字,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5万字。内容一般包括: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数据资料、实验结果分析、研究成果、结论和意义.书写要求如下:
(1)语言表述
a.论文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推理严谨、合乎逻辑、立论正确、简练可读、重点突出。 b.论文中如出现一些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或新概念,需立即做出解释。 c.论文中引用他人文章的段落、观点、结果及图表与数据必须注明出处,在参考文献中一并列出。
(2)标题和层次
a.层次要清楚,标题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 b.层次代号(章、节、小节等)的格式要规范。
(3)图、表、公式、算式等
图:
a.要精选、简明,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 b.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述一致。 c.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
表:
a.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 b.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
公式:编号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图、表、公式等与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距;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如:图2-5,表3-2,公式(5-1)等。
若图或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
(4)论文段落及行间距要求(样例1)
a.正文段落和标题一律按“固定行间距20pt设置”; b.按照标题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段后间距: 大标题30-36pt 一级标题18-24pt 二级标题12-15pt
3.结论: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结论是学位论文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
第三:论文第三部分内容及要求
1.参考文献:根据《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的要求书写参考文献,并按顺序编码制,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即按中文引用的顺序将参考文献放在论文结束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作者只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
参考文献的段后间距为30-36pt.参考文献正文取固定行距17pt,段前加间距3pt.注意不要在一篇参考文献段落的中间换页。
几种主要参考文献着录表的格式为:
出版物:作者,文题,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专(译)着:作者,书名(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集:作者,文题,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作者,文题,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授予单位,授予年 专利:申请者,专利名,国名,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授权日期 技术标准: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2.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指学位申请人在学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专利、获奖、鉴定等)和工程实现的社会评价等。(盲评论文不要出现学生或导师姓名)
3.致谢:感谢导师和对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还应感谢对论文研究工作提供资助、调研条件、资料等的基金会或单位或人士。(限一页)(盲评论文不要出现有关人员姓名)
4.附录:一般包括正文内不便列出的冗长公式推导、辅助性数学工具、符号说明(含缩写)、计算程序及说明等。
5.知识产权声明书和原创性声明:《××××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和《××××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中的“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和“导师签名”均不能为空(盲评不填写)。
感谢阅读另: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在右下方“在看”处点个赞,以示鼓励!长期坚持发文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弃。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联系我们:(也可来电咨询)
也可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