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脊柱外科完成全省首例机器人辅助下高难度脊柱微创手术,开创了浙江地区该技术的先河。全新手术方式使患者术中几乎无出血,术后无并发症。仅留下几个5毫米切口,大大优于原来传统的术式留下的20cm左右的手术切口。
29岁年轻男子患腰椎间盘突出症
29岁的小张从事汽车修理工作,长期弯腰、搬运重物让他年纪轻轻就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这几年,小张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直不起腰、下不了床,疼痛让他痛不欲生,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医院治疗不能缓解,严重时影响行走以及睡眠,经常要服用止痛药。
前不久小张找到了医院脊柱外科张海存主任,希望通过手术解除多年的病痛。小张今年才29岁,他一再希望能通过最微创的方法得到根治,尽量减少手术的创伤。
(患者术前的影像检查,腰4/5椎间盘突出)
据创脊柱外科张海存主任介绍,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呈现年轻化趋势,是常见的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与环境、职业、年龄等均有关系,多发于25—50岁的人群,占整个发病人数的75%以上。该病广泛地发生在各行各业中,以劳动强度较大的行业多见。此外,长期处于坐位工作的人员亦有相当大的比例患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症状有腰痛、下肢放射痛,严重时可出现马尾神经症状,大、小便障碍,以及会阴和肛周感官异常、双下肢瘫痪等症状。
机器人和医生强强联手
考虑该患者年轻,为早日解除患者痛苦,张海存主任借助我院天玑骨科机器人技术,为患者定制了微创+根治+安全的手术计划:通道下彻底减压融合+关节突螺钉及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术。
关节突螺钉及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术,这个技术是一项崭新的微创技术,常规透视下置钉难度非常大,往往需要反复的透视和多次的调整,我院借助天玑骨科机器人这个利器,只需要一次的穿刺,就达到了完美的位置。
(导航下规划螺钉路线:1.椎板关节突螺钉)
(导航下规划螺钉路线:2.关节突螺钉)
(机器人辅助下完美定位)
(安全置入螺钉)
这两枚螺钉的置入就好比高空走钢丝的难度,毫厘之内的误差都有可能将手术效果大打折扣,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的辅助下减压融合固定手术顺利完成,仅留下几个5毫米左右的小切口,术中几乎无出血。
目前,小张术后恢复良好,不久就可以康复出院啦。
中国“智”造未来可期
提起骨科手术机器人,张海存主任相当兴奋,“中国‘智’造,未来将会有很大市场,医工融合、资本集聚将能实现医生的许多大胆设想,以‘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为例,它能帮助医生定点最精确的位置,这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
医院作为浙江省第一家引进天玑医院,“敢为人先、颠覆创新和勇立潮头”。正如李展振院长所说技术领先永远是发展的硬道理,瞄准医疗技术前沿才是造福更多的患者。
专家坐诊
医院足踝科专家薛剑锋教授,毕业于复旦大学医学院,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学组青年委员,SICOT中国分会足踝学组委员。
主治方向:足踝急性创伤、骨折,足踝部陈旧性损伤及创伤后遗症,足踝部运动损伤,足踝部畸形(平足、高弓足、拇外翻等)的诊治
薛剑锋教授将于8月4日上午来我院坐诊,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医院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