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脚有多大,鞋子就选多大的,这是看脚买鞋。但是合适的鞋子为什么也会变小呢?那可能渐进形成了扁平足。
足弓
▼
我们的足底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结构,由足弓结构支撑。足弓是一个组合型的复合体,将足部所有的骨关节面、韧带和肌肉非常和谐地整合在一起。在人体站立、行走、奔跑和跳跃的过程中,作为减震器,将体重向下传递。
足底的足弓包含3条弓边和3个支撑点,在结构上可比作为一个三角形。足弓的支撑点均位于和地面相接触的区域,即第一跖骨头A,第五跖骨头B和跟骨结节内外侧突起C。由此形成AB横弓,BC外侧纵弓,AC内侧纵弓。且内侧纵弓最高最长,是3条足弓中维持足静态和动态稳定性最重要的一个。足弓如被风吹起的三角帆般支撑全身。
扁平足
▼
扁平足就是内侧纵弓变平或者消失,足呈现旋前和跟骨外翻的一种状态,足内侧塌陷,活动中存在足部疼痛,渐进影响膝关节、髋关节和骨盆的正常力线。
内侧纵弓由五块骨骼撑起,第一跖骨头、内侧楔骨、舟骨、距骨、跟骨,依靠韧带和肌肉保持一定的曲度。像足底跟舟韧带和跟距骨间韧带这些韧带可以抵抗强大但短暂的作用力。像胫后肌、腓长肌、(mu)长屈肌、(mu)外展肌这些附着在内侧纵弓上的肌肉可抵抗持续性的作用力,当肌肉收缩,足弓就会撑起。
缘何
▼
扁平足可能为先天,也可能为后天所得。
后天形成扁平足最主要的原因是肌肉功能的缺陷。最常见的为胫后肌和腓长肌。当足离开地面时,腓长肌发力外展,足位于内翻位。腓长肌功能缺陷,足就不能置于内翻位,呈中立或者外翻。一旦重量全都施加在足弓上,内侧弓便塌陷。
足弓塌陷易引起:
1.跟腱松弛
2.中足松弛
3.前足移位
4.胫后肌损伤
5.跟骨外翻,距下关节旋前
6.膝关节内旋,髋关节内旋,骨盆前倾
损伤人群
▼
扁平足易好发于长跑爱好者、暴走团等多频高运动量的体育爱好者。由于长时间的劳损加上不同程度的肌肉损伤,导致肌肉力量下降,肌肉功能受到严重损害,造成足弓的塌陷,走路出现疲劳、疼痛。
康复治疗
针对肌肉功能受损的扁平足,我们需要运动处方加以训练。
1.脚抓毛巾训练(加强骨间肌与(mu)长屈肌力量)
2.提踵训练(加强小腿三头肌和胫后肌力量)
3.外翻训练(加强腓长肌力量)
4.矫形鞋垫(提高足弓,恢复正确的生物力线)
鞋的大小,只有脚知道。不要让扁平足撑大了鞋。适当运动,保护足底足弓。
如有问题,可以到医院康复治疗科找我们康复治疗师。我们会竭诚为您服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视频原创**
文/郑健健
审/刘明强
编/郑健健
医院康复治疗科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