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康复医学会辅具应用专委会科普委员会
郑大五附院康复医学工程足脊矫治与运动康复研究中心
桡骨远端骨折桡骨远端骨折非常常见,约占平时骨折的1/10。多见于老年妇女,青壮年发生均为外伤暴力较大者。骨折发生在桡骨远端2~3cm范围内。常伴桡腕关节及下尺桡关节的损坏。
1桡骨远端骨折分类
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
最常见,多为间接暴力致伤。跌倒时腕关节处于背伸及前臂旋前位、手掌着地,暴力集中于桡骨远端松质骨处而引起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
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
较少见,骨折发生原因与伸直型骨折相反,故又称反Colles骨折。跌倒时手背着地,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骨折近端向背侧移位。
巴尔通骨折(Barton骨折)
系指桡骨远端关节面纵斜型骨折,伴有腕关节脱位者。跌倒时手掌或手背着地,暴力向上传递,通过近排腕骨的撞击引起桡骨关节面骨折,在桡骨下端掌侧或背侧形成一带关节面软骨的骨折块,骨块常向近侧移位,并腕关节脱位或半脱位。
2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临床表现
腕部肿胀、压痛明显,手和腕部活动受限。伸直型骨折有典型的餐叉状和枪刺样畸形,尺桡骨茎突在同一平面,直尺试验阳性。屈曲型骨折畸形与伸直型相反。
并发症
正中神经损伤;迟发性伸拇肌腱断裂;骨折不愈合等。
感染:主要见于开放性骨折。与受伤后创口暴露时间长、清创不彻底及软组织损伤严重有关。
3治疗方法: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
可以更好的进行解剖复位且可以及早进行功能锻炼,在近期疗效上优于石膏固定,但远期疗效二者无统计学差异,石膏固定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学者认为钢板内固定尽管可以更好的恢复腕关节解剖关系,近期带来更好的腕关节活动度,但远期二者无差异,且小夹板固定可以缩短骨折的愈合时间。对于复杂的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疗效优于手法整复。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
能恢复腕关节功能,改善腕关节活动度。但是克氏针会带来严重的并发症-伤口感染,尽管从近期疗效看,克氏针治疗的生活质量,疼痛程度优于石膏固定且可以更好的恢复腕关节解剖关系,但两者患者愈合时间无差异。
4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
手法整复
采用中医正骨手法进行整复是治疗骨折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桡骨远端骨折,不同的骨折类型可采用不同的整复手法。克雷氏骨折者将患腕维持在掌屈尺偏位,史密斯骨折者将患腕维持在背伸尺偏位,然后从横向及纵向挤压骨折端,使骨块复位。对于骨折2周以上、骨折端畸形愈合的桡骨远端骨折,不宜采用手法整复。
中药内服与外用
中医学将骨折分为3期进行辨证治疗:初期,气滞血瘀,治以行气活血、化瘀止痛;中期,肿胀减轻,筋骨重建,治以和营生新、接骨续筋;后期,肿痛消失,重建筋骨牢固度不足,治以补肝肾、强筋骨。骨折中后期筋脉失养,可中药内服联合外敷或薰蒸,内外兼施,促进骨折愈合。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也应注重辨证论治,在骨折不同阶段应用不同药物治疗。
手法整复外固定
整复完成后,需稳定骨折端对其进行固定,避免骨折再次发生移位,一般为传统的小夹板固定,小夹板的压垫、木板和扎带所产生的杠杆力和压力能更好地维持骨折断端复位后的位置。桡骨远端小夹板外固定并不固定肘关节,在稳定骨折端的基础上可以活动肘关节和手指,相比于小夹板,石膏托固定为静力固定,不能像小夹板一样在肢体肿胀消退后通过调整扎带松紧来持续加压维持骨折断端稳定。小夹板固定是中医特色,历史悠久,早已被人们所接受。小夹板能持续加压骨折端的前提是及时调整扎带松紧,这给患者的依从性带来了考验。骨折患者体型各异,而小夹板又只有小、中、大3种型号,往往不能完全匹配。传统石膏托固定牢靠、价格低廉,但因为一次成形后不能再次调整,容易造成骨折再次移位,且因其透气性较差常常引起局部瘙痒、湿疹等并发症。支具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轻便透气、并发症少和功能恢复好等特点。
支具外固定治疗:长手套式矫形器
5小结
桡骨远端骨折,所有的治疗手段的治疗目的都是恢复腕关节的远期功能,给患者提供良好的生活质量。非手术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痛苦,相对于手术治疗负担小,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对于大部分骨折,非手术治疗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6参考文献
[1]孙轶韬,马奇翰,戴宇祥,朱兴涛,刘锦涛.桡骨远端骨折的中医非手术治疗及相关并发症的研究进展[J].中医正骨,,33(01):43-45.
[2]朱帝臣,王国威,姚明鹤,戚晓楠,姚啸生.桡骨远端骨折保守与手术治疗对比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35(05):17-20.
[3]夏志宏,吴燕,蔡晓辉,朱泽.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17(35):-.
科室介绍医院康复医学工程科(足脊矫治与运动康复研究中心),隶属于医院(医院)。目前科室以足脊结构和人体生物力学为基石的运动康复新理念作为科室的发展方向;另外科室其规模、设备、技术医院内前列,是集科研和教学一体的康复工程技术诊疗机构。科室占地㎡,科室配有全套德国进口加工设备、压力衣制作设备、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系统(CAD-CAM)、3D扫描、太空舱脊柱三维矫治系统、SIMIAktisys3D临床动作分析系统、足踝生物力学静态评估系统和动态评估系统、3D打印等国内一流的先进设备。科室与香港理工大学、医院(QueenMaryHospital)、医院(PrinceofWalesHospital)、北京理工大学、所等建立紧密合作。科室目前有博士2名、硕士研究3名、资深运动康复师3名、康复工程师4名及多名助理康复工程师。
专家介绍医院
康复医学工程科-足脊矫治与运动康复研究中心主任——解益
香港理工大学硕士(人体结构和人体生物力学方向)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工程辅具专委会常委,中国生物材料先进制造分会(3D打印)常委中国康复器具协会委员中国足踝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小儿脑瘫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康复医学康复工程与产业促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青年治疗委员会委员郑州大学康复治疗专业康复工程课程负责人中国康复杂志审稿专家河南省康复医学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参与《假肢与矫形器的临《低温热塑矫形器实用技术》、《矫形器》、《矫形器的临床应用》等12本专业书籍编写,其中2本为副主编。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主持和参与省课题5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个人研究方向:足脊生物力学的改变对颈肩腰腿痛的影响、儿童先天性四肢发育畸形的生物力学矫正与矫形器设计、脊柱侧弯(驼背)生物力学调整与脊柱侧弯矫形器设计及临床应用等门诊安排诊疗范围:脊柱侧弯、脊柱生理曲度改变(驼背)、扁平足、高弓足、X和O型腿、先天性的马蹄内外翻足、先天性的斜颈、运动损伤、创伤性的骨性关节炎、中枢和外周神经疾患导致功能障碍者(如:脊髓损伤患者、脑卒中患者、脑瘫患者、儿麻患者等)、烧伤患者、淋巴水肿患者、骨折术后患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截肢患者、足脊结构和人体生物力学改变导致关节的应力性损伤和劳损性的疼痛等,可提供精准的评估、矫治(结构矫治与运动康复)、科学的运动控制和科学的肌骨疼痛的ADL管理。另外,还为各类型功能障碍患者或残疾人提供各种的移动设备、交通工具及家居环境的评估、改造、适应和训练。
END
联系方式
科室()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