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晓娟朝鲜时代燕行录与清代满族女子的

摘要: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满族女性是构筑满族文化符号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民族文化的精神风貌。在当今文化体系中,满族文化符号已成为亟待拯救的文化遗产。朝鲜时代《燕行录》作为以“异域之眼”反观中国社会的重要文献,记录了清代满族女性迥然有别于汉族女子的生活习俗、个性气质、社会地位等诸多内容,保存了大量关于清代满族女子社会生活的符号印记,这种以域外文献为参照的文化梳理,可以丰富包括朝鲜在内东亚朝贡诸国对满族族群特征的认知。

关键词:《燕行录》满族女子域外镜像

一、引言

朝鲜半岛作为古代东亚“朝贡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与中国交流频繁,往来密切,特别是明清时期,高丽及其后的朝鲜作为中国的藩属国,每年都会定期派使者来华朝见,少则一年二次,多则一年六次,这些外交使节及随行人员将沿途见闻以日记、小说、杂录等形式记录下来,统称《燕行录》。《燕行录》内容丰富,数量庞杂,几乎涉及当时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是域外视角反观当时中国的宝贵文献,其中不乏一些鲜为人知的珍稀史料,可以弥补本土文献的缺乏,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作为当时汉文化圈的中心,对周边的成员国产生了巨大辐射作用,朝鲜王朝与中国存在共同的文化基础,对中国社会的每一步变化都做出了积极的回应。明清易代,面对神州陆沉的惨痛现实,饱受程朱理学“华夷观”和“事大至诚”意识影响的朝鲜王朝对异族建立的政权充满了无奈,甚至敌意。对满族这样一个在风云变幻之际与金戈铁马之中脱颖而出的“胜利者”充满了好奇与不甘。因此,入清燕行使以十分细密的眼光审视着满族群体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满族女子则以精致的妆容、奇特的服饰、洒脱的个性、尊贵的地位引起了朝鲜使臣的格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touxian.com/gzzd/141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