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joy雅趣×北京文艺广播FM87.6
年7月开始,Enjoy雅趣的KOL每个月都会定期作客北京文艺广播“乐享生活”节目,和大家聊聊消费领域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期待在这里听到更多关于消费领域的好声音。
说到鞋产品设计师,可能大家脑子里面浮现的画面就会是设计师把自己一个人关小黑屋里,满地都是图纸,上面画着各种各样的符号。
今天,在北京文艺广播的“乐享生活”节目,Enjoy雅趣的KOL,资深鞋产品设计师将和大家一起简单聊聊鞋产品的设计过程以及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鞋。
点击下方收听节目音频:??
如果不方便就来看下面的文字精华版吧。
设计鞋产品的初衷
Q:你自己做运动鞋设计有多长时间了?是怎样开始运动鞋设计的?
G:我做运动鞋大约有10年的经验。因为我从小就比较喜欢运动,包括跑步、篮球这些,所以也是完全凭借自己的喜好和意志在做这方面的小研究,因为一些机缘巧合有幸进入这个行当,可以说是“误入鞋途”。
由关键设计的运动鞋
Q:这个特别有意思,因为爱运动的男生我也认识很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想自己设计运动鞋。为什么一定要自己亲手设计运动鞋?
G:因为我的父亲和叔叔都比较喜欢画画,所以从小受他们的影响经常会涂涂画画,再加上我出生的80年代,其实是运动鞋发展过程中的黄金时期,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各种大师带来了非常出色的作品。当时我就临摹他们的东西,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到绘画中,逐渐形成自己所谓的“设计思想”,纯粹画出自己的灵感。
鞋产品的设计过程
1.鞋产品会有很多设计稿
Q:今天,关键带来了几张设计图纸和我们分享。我们能看到图中已经有鞋的整体形状了,但是上面还会数字标识,这是要修改的意思吗?
G:对,因为做鞋产品会涉及到很多步骤,像大家在下面看到的第一张图,它是一张CD的底部工程图,我要跟CD的绘图工程师交流,在交流过程他依据我的设计画图纸,我来标注一些修改意见跟他讨论,那加了标注的也就是大家在下面看到的第二张图。
3D模型设计稿
底模修改意见稿
2.基于理性思考的设计灵感
Q:运动鞋的设计步骤跟衣服一样,你会提前想好大概要设计的样子对吗?
G:是的,虽然设计师的脑洞比较大,很多产品的设计都会基于一个灵感去做,但在灵感之前,其实是有很多理性思考的,这也是作为一个设计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比如我设计一个鞋产品,这个产品的出发点、运动场景,包括穿着人群到潮流方向,都是我必须提前考虑的,基于这些基本要素再去把一些想法融入到鞋的设计之上。
设计鞋需要考虑各种要素
Q:我们以前总觉得灵感这个词听起来很玄妙,但设计灵感不是一个纯感性的东西,得有一些理性的成分,要考量整个流行趋势和目标群体。
G:对,因为现在的市场越来越细分了,消费者的知识成长和选择也越来越细了,比如说在五六十年代,可能人手一双绿军鞋就可以,大家对鞋可能没什么具体要求。到现在,市场不断膨胀、饱和,每个人在面对鞋的时候拥有了更多选择,所以怎样细分产品就显得特别重要。
消费者也是在产品细分和市场细分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每个人对于鞋都有一些自己的见解和认识。
3.把灵感呈现在图纸上
Q:图纸大概会修改多少遍?主要修改哪些方向呢?
G:这个不是特别固定,因为我的设计习惯是以手绘为主,因为我觉得手绘能特别直接地表达概念,能立刻展现我脑袋当中的想法,把一个特别抽象的概念变成特别具像的图片。
在这个过程中,草稿就会修改很多次,所以在设计过程当中灵感越来越趋于理性,从一个特别感性的状态趋于一个理性的筛选状态,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会考虑到一些问题,比如说物理问题、物线问题、面料问题、材料问题、配色问题等,这其实是一个不断修改的过程。
设计配色图
Q:你总结过自己最初的想法和最终的成品之间有多少是差距?达到百分之多少你就会觉得已经是比较忠于最初的想法了?
G:我觉得这跟设计师的经验有关系,每个人都会有脑洞大开的时候,如果说是有经验或者是对产品把控力比较强的话,那最终产品和最初的想法可能会比较相近,当然也和制作能力,技术、材料,包括方法都会有很大关系,怎样去把原始设计想法最大程度保留下来,这其实也是某种程度上考验设计师能力的标准之一。
4.修改设计稿
Q:修改设计稿要着重修改哪些方向?
G: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对鞋的需求可能和一般人不大一样,我会更多考虑到产品的个性外观和产品气质。但是产品从图纸转化到实物的过程,对设计师来说其实是一个不断妥协的过程。
我先给大家先普及一个楦头的概念,楦头就相当于是人脚型的模拟,楦头的形状直接决定了鞋的外观和造型。
鞋的造型有时候会和舒适度产生矛盾,鞋产品其实是有一个关于维度和长度的国家标准,如果没有达到标准就会再舒适度上打折扣,但是在标准和造型之间需要一个平衡,其实这也是考验设计师和楦头师还有开发师能力的过程。
如何准确选出舒适的鞋?
Q:如何选择一双舒适的鞋子?
G:我觉得在普通的生活场景中,选择一些休闲、生活类的鞋就可以,但其实鞋产品覆盖的材料和鞋面工艺有很多。时下比较流行的是Knit,也就是所谓的工程制造鞋面,通过一种机器来做鞋面,非常适合春夏秋三个季节。
时下最流行的Knit鞋面
Q:其实大家更关心的是拿到一双鞋,到底应该先看鞋底、坡度、鞋跟还是说看这个鞋是尖头还是圆头,宽度够不够?到底用感官上的哪个部分去对一双鞋打分?
G:有句古话说的好,叫衣不差寸,鞋不差分。就是说鞋对舒适度的要求可能会更高,消费者在选鞋之前,应该先观察一下自己的脚型,按照一般情况我们的脚型分为正常足型,扁平足,足弓塌陷,和高弓足(足弓会比较高)。
常见的脚部的畸形状态比如拇指外翻(经常穿高跟鞋的人容易出现),就是大拇指整个向外侧偏的,那这种脚型对鞋的选择就会比较有针对性。
如果说有一些运动需求的话,可以去比较专业运动品牌,比如说我们经常会说这种日系的亚瑟士(ASICS)、美津浓(Mizuno)等等,这些品牌都有着不错的口碑和丰富的经验。
这些品牌的旗舰店,都会有专业指导,指导你怎样的脚型、怎样的运动型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鞋,这些都是直接影响到穿鞋舒适度的因素。
Q: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情况是,试鞋的时候觉得很合适,但是买回去穿一段时间才发现好像并不合适,这个落差到底是怎么造成的?
G: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个经验累积,每个人在选鞋的过程中会逐渐去试,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品牌和造型。
我身边认识的一些专业马拉松选手,对选鞋其实也是非常苛刻的。大家普遍意义上都认为比较优秀的鞋,比如说跑鞋之王asics,他可能就会持一个完全相反的意见,他会说这个鞋并不好,他会有自己的需求,这是他跑了几十公里,几趟半马全马之后得出的经验。
所以鞋舒不舒服一定得是自己的脚说了算,而且是付出惨痛的代价之后你才能找到最合适的鞋,不过绝大多数人对鞋子舒适度的宽容度和容错率其实都是比较高的。
至于说这个落差,是因为当你买回去穿一段时间,鞋就不再是最初的状态了,其实这也是设计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想要被Enjoy雅趣推荐,成为Enjoy雅趣KOL,做客各大直播平台和媒体?点击阅读原文,加入雅趣消费专家养成计划,我们等你很久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