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名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77296.html
运动是生物特性,是生命活动之一,更是生存活动不可缺少的基本要求。
运动让人年轻、漂亮、身心健康,有利于个人、家庭、朋友、工作、事业,等等。好处多多!
康复专家怎么认为?
我提出几个问题:
1.生命在于运动
大多数人的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健身,通过科学运动达到身心健康,体型健美。
坚持运动最直观的影响就是改变体型,合理运动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水平,脂肪组织转换为肌肉,骨骼肌肉灵活有力,大家身边可能都见过坚持运动的中老年人,就像这次疫情的钟南山院士,80岁高龄,身型挺拔、神采奕奕、精神矍铄,这就是运动带来的直观改变。
实际情况是,运动还能改善慢性病。科学研究表明,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增加血管弹性,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激素分泌,从而降血压、调血脂、降血糖,减少焦虑、抑郁,防治肿瘤。好处多多!
我们提出来,运动是生命需求,是生活内容,运动、吃饭、睡觉是健康生命三要素。
2.科学的运动量
适量运动是指运动者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场地、器材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使运动负荷不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在运动后感觉舒服,不疲劳,不会造成过度疲劳或者气喘,达到头明眼亮,呼吸顺畅,四肢温暖,身体微汗,手足灵活有力。疼痛减轻、活动轻快、耳聪目明、心情愉快。
以运动时心率作为标准的话,可用以下公式计算:60岁以下的人运动时心率=-年龄(±10);60岁以上的人:运动时心率=-年龄(±10)。
3.合理的运动方法
经常有患者会问我这个问题,运动是主动好,还是被动好?主动最好,被动也好,有些人有被动辅助才能达到安全运动、有效运动。运动是一项技能,运动模式、运动时间、运动环境都有一定要求。大部分人运动起始就是有了健康问题,依据相应问题选取方法最合理!
不同人群需要科学选择适宜的运动方法:
①老年人通常存在心肺功能差、平衡差、怕摔倒、颈椎腰椎病、膝关节痛等问题,长期低头弯腰、走路模式错误又加重这些问题,造成恶性循环,我们建议老年人运动要循序渐进,开展“强腹壮腰”项目,通过被动和主动相结合的方法,提高老年人腰腹神经肌肉的整合能力,也就是传统练功的丹田,达到增强腰腹核心、缩小腹围、强壮腰肾的目的,对改善老年人的呼吸、消化、排泄、睡眠、防跌倒多方面,有积极作用。中医的讲法用后天补先天,健脾补肾的方法。
②中青年人是家庭的支柱,长期亚健康状态导致肥胖、三高、脂肪肝、体力差、平衡差、精神紧张、心情低落、睡眠差。最好以健康问题为主导,如果有慢性病,一定要以医学专业评估为基础和监测,结合运动康复专业评估,制定专业的运动处方,从而改善。
③从小运动,受益一生。青少年和儿童常见的体态异常和健康问题都可以通过运动改善,如驼背、侧弯、斜颈、高低肩、罗圈腿、八字脚、高弓足、扁平足、五官不正、张口呼吸、心律失常。所以,我们建议因健康而运动,医院进行康复评估后,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运动。
4.养成运动习惯
21天养成习惯,3个21天固化习惯。伤筋动骨一百天,练百日功就是身体塑型,改变身体筋骨结构的时间,半年到两年是神经修复重塑改变身心结构的时间。
运动必须持之以恒,不可中途而废,即使不能每天锻炼,但每周也要锻炼三到五次并延续下去。为了不引起骨关节的损伤和高能量消耗,中老年人通常不宜进行爆发力很强的短时间运动,而应选择低强度的长时间的运动。
5.简单易行的运动练习
疫情宅在家里,大家普遍活动量少了。该如何开始运动呢?下面给出几条建议。
第一呢是以有氧运动为主。
第二个反向运动。就是手机、看书、手工的活动多了,低头弯腰坐位的时间多了,可以经常抬起头、直腰站立。
第三个就是人体柔韧度练习。提醒大家,肢体柔韧度增加可以改善全身血管弹性,增加脏器的血液供应,改善微循环。
第四个,四肢节律运动。摆臂踏步、伸臂踢腿、云手移步、交叉转体。老年人、体质弱的人、睡眠不足的人可以采用床上节律运动,如踏步、伸蜷腿、合分腿、摆腿、张手握拳、摆臂、翻滚、跪爬等等,睡前醒后的运动。
第五个呼吸运动。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联合呼吸。女性是胸式呼吸为主,主要是指孕妇,说话细声细气。男性是腹式呼吸为主,说话底气十足,瓮声瓮气。胸腹联合呼吸,是需要训练的。
最后,提醒大家,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控制,但是无症状者是风险、外来人员是风险加强自我防护是关键,戴口罩、洗手、保持1米间距、不聚集。
祝大家身体健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有问题打电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