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痛症足跟痛

跟痛症是一种较常见的足踝疾病,主诉足跟部疼痛,在晨起或久坐后足跟部疼痛,或是久站立及长时间行走时疼痛。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论,多数学者认为其与劳损、骨质退行性变化关系密切。

足跟部疼痛的常见部位有6种,分别为6种不同的病因,我们应对病因进行准确的判断,才能进行正确的治疗。

①足底筋膜炎(最为多见):足底筋膜起于跟骨内侧,与远端趾骨相连接并分裂为五束,这些纤维与真皮、韧带、屈肌腱紧密相连。由于本身缺乏弹性,再加上年龄、肥胖、不合适的鞋和鞋垫、过度锻炼、距下关节活动度降低、高弓足及扁平足等原因,是诱发足底筋膜炎的主要原因。表现:经常感受到起始疼痛,即晨起或长时间休息后迈出第一步疼痛,行走数步后疼痛有所缓解,但随着步行时间增长或站立时间增加,疼痛会加剧。疼痛呈锐性疼痛而无放射。

治疗:1.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2.定制的矫正鞋和后跟鞋垫。3.冰敷。4.拉伸性功能练习。5.减肥。6.手术治疗。

②足跟脂肪垫萎缩:足跟垫为跟骨下方,含脂肪的一块组织。本病好发年龄为50岁以上,由于水分、胶原以及弹性的丢失,造成足跟垫的萎缩。表现:为疼痛为深部疼痛,无放射性,集中于跟骨结节中央承重部位。赤足行走或走在坚硬的表面易诱发,少走路减轻。治疗:1.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2.定制的矫正鞋和后跟鞋垫为佳。3.注意休息。4.不推荐手术治疗。

③神经卡压综合症:外侧足底的一神经分支在其位置通过,易受到拇趾展肌下方及内侧跟骨结节的卡压。表现:疼痛多位于跟骨前4-5cm,或在跟骨结节远端,疼痛多为灼热痛,沿外侧足底放射,其多与足底筋膜炎并存。

治疗:1.休息。2.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3.冰敷。4.如保守治疗无效,症状持续三个月,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④跟骨应力性骨折:并不常见,好发于运动员、军人及骨质疏松的老年人。表现:多为剧烈疼痛,活动及负重加重,休息后不减轻,伴有压痛。治疗:石膏固定,极少数需要手术治疗。

⑤踝管综合症:胫后神经血管束在踝管内受挤压而产生的症状。平足、骨折、踝管狭窄、腱鞘炎、风湿等易出现神经卡压的情况。表现:定位模糊、困难,麻木与疼痛多发生于踝关节及跟部内后方,多放射于足底,久站及活动时加剧,卡压明显时导致肌力减弱。治疗:1.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2.局部固定制动。3.对于扁平足可穿专业矫正鞋。4.保守治疗无效需手术治疗。

⑥跟腱止点炎及Haglund病:跟骨骨骺骨软骨病,由于在负重时跟腱急性或慢性牵拉跟骨骨突所致。好发于爱好运动的青少年。表现:足跟后部疼痛、肿胀和有压痛,偶并伴有滑囊炎。奔跑、跳跃、行走过久或牵拉跟腱附着处过久,可使疼痛加剧,因此不能参加体育活动。

治疗:1.少走路,少站立,避免剧烈运动。2.抬高鞋跟1~2cm或更换软鞋。3.少数患者可用石膏固定。4.手术治疗。

如需详细咨询,医院骨外科罗纯猛医生,电话-,或发送消息到llchunmeng

qq.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多少钱
北京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touxian.com/gzhf/3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