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是最简单的运动之一,不需要特别装备、训练或天赋,只要一双鞋就可以开始。喜欢阳光与大自然的,可以参加越野跑,怕晒太阳的可以参加夜跑,担心空气污染PM2.5的,可以利用跑步机进行室内训练......
跑步虽然简单、入门容易,但是要跑得健康,并充分发挥运动效果,有几个秘诀,你不能不知道——
1跑前热身+跑后拉伸请参见:
简爱
跑前热身+跑后拉伸
运动前应该进行大约10分钟的热身,利用“动态伸展”,如:抬腿跑、开合跳、肩绕环、毛虫爬、小步跑、跳绳等方式,直到呼吸加速、身体微微出汗,达到最适合开始跑步的程度。如果是在冬季寒冷天气里,更要延长热身时间,如此才能有效避免腘绳肌(大腿后侧肌肉)拉伤、脚踝扭伤等运动损伤。
跑完后不要立刻停下来,应该进行5-10分钟的低速跑、快走,接着做“静态伸展”来拉伸,放松因为跑步变得紧绷的肌肉。除了减少延迟性肌肉酸痛(VDOT),更能预防跑步后心脏问题的发生。如果本身有关节问题,如:膝关节退化或脚踝扭伤的旧伤,更应该针对旧伤部位进行约15分钟的冰敷,降低关节的发炎反应,以避免不适。
请参见:
港百归来谈如何避免延迟性肌肉酸痛
新的研究指出,如果要连续进行耐力性训练或比赛,运动后下肢10-20分钟的冷(冰)水浴,能够促进运动恢复、减少酸痛、增加运动后的舒适度,让身体在迎接下次跑步时保持在最佳状态。
2跑多快许多文献研讨的出一个共同结论:中等速度的跑步(每小时9.6-11.2公里)对健康有最大益处。但低速跑步甚至快走,对健康也一样有帮助。
事实上,以跑步速度来决定运动强度并不是那么适合,同样的跑步速度对不同心肺功能的人来说,强度是完全不同的。就一个没有心脏疾病的人而言,中等强度的定义是最大心率(以“–年龄”来估算)的64-77%,高强度则是最大心率的77-94%。同样心跳达到每分钟下,对30岁的人来说只是中强度的有氧运动,但对60岁的人来说却已经是高强度有氧运动。
请参见:
我该跑多快?
患有冠状动脉疾病或心脏衰竭的病人,运动的好处大于风险,但是更应该要监控运动心率,并设定运动强度上限,才能运动得健康又安全。这类病人在进行有氧运动之前,应先咨询心脏科及复健科医师,甚至进行心肺复健运动训练,提高基础心肺功能之后,再开始自主训练。
请参见:
什么情况下我该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