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长发现孩子足弓扁平、内八字、脚疼等问题,可能这些都与鞋有关,上班君和您说说,孩子如何选择鞋子。
如何选择鞋子的尺寸?
1.在为宝宝选择鞋子之前,应测量宝宝的脚型,获取脚长、脚宽等数据。将一张纸平铺在地面,让孩子将脚轻踩在纸上,用笔垂直将轮廓画出,然后取脚后跟中点到脚最前点,这就是脚的长度。
2.选鞋时前头应留出适当空间,可以让宝宝将脚抵到鞋后杯处翘起大拇趾,家长用手指按压鞋头,有一指空隙即可。
3.鞋底有一定硬度,不宜过软,以达到保护和稳定的功能。
4.严格控制鞋跟高度,使足底压力合理分布。
选鞋应该注意什么
7-12个月
爬行和初学走路的宝宝协调性和稳定性比较差,走路时脚抬得很高,落地很重,磕磕绊绊,这个时期应该给宝宝选择一双适合的学步鞋。注意要点,鞋子帮面要高鞋面、柔软,鞋底应具有一定弹性,鞋脸比较深长,这样可以将脚部包裹比较好,不容易掉下来。
1-3岁
这是儿童足部发育较快的时期,身体的平衡机制还未发育完善,3岁后跟骨开始骨化,足弓开始显现出来。此时宝宝选鞋除了轻便、柔软、舒适以外,还需注意鞋底应有一定的摩擦力,应有一定的厚度和硬度。
4-6岁
这个年龄的儿童足部已经发育到成人的60%左右,行走速度及步态基本接近成人。此时孩子的下肢力量还不强壮,步态周期中足部的推进力量比较小,足弓出现,需要格外保护。这一阶段鞋子的稳定性尤为重要,鞋子后杯应具有一定的硬度以达到稳定的效果,可以保护踝关节。鞋子的前部折弯区域应与足部脚趾折弯位置相对应,可以减少走路时蹬地受力。如果此阶段孩子比较好动,足部发育过快,家长应及时观察鞋子情况并更换。
7-9岁
这么大的小孩已掌握基本的运动行为,向学习技能性的运动发展。此时应注意不能只选择一双鞋子了。运动时应选择稳定性较好的运动鞋,日常生活中可选择透气性良好的皮鞋或布鞋。此时也应注意鞋子的稳定、后跟的支撑、鞋头的保护。
10-15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足部发育基本停止,骨骼长度基本接近成人。但骨骼骨化和关节发育还在继续,此时孩子的体重和运动量急剧增加,会给踝关节带来很大的压力,需要注意:锻炼足部肌肉的同时,鞋子注意加强对跟骨的保护,减震等功能。
知识链接:
扁平足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足部畸形疾病,其特点是患者在站立克服身体重力时,足弓呈现出现明显低足弓状态,主要是内侧纵弓下陷,距骨内旋和跖屈,前足外翻和外展,距舟关节覆盖角度增加,使足底触底面积较正常足增大,足底部组织相对松弛。由于遗传、种族和形态的差异,不是所有的扁平足都是病理现象。成人后天性扁平足多为病理性扁平足,其特点是患者的足部结构畸形,不论是静态还是动态支撑过程中,足弓较低或者消失,内侧纵弓下陷,足底触底面积较正常足增大。医院就诊。
正常人在走路时膝、踝、趾各关节处在同一平面上,用力方向也是一致的。正常情况下两脚与所走路线呈直线,足跟内侧与直线呈小于10°的角。而有些内、外八字脚的人在走路时,这几个关节不处在同一个平面上,用力方向也不一致,两脚与所走路线不呈直线,足跟内侧与直线呈大于10°的角为外八字足,小于10°的角为内八字足。
来源:北京青年报
觉得不错,请点赞!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