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北京广播电视报社"↑免费订阅本刊
插图/车丽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着装标新立异,而且搭配的鞋子也是花样翻新。但究竟应该怎样选择鞋子?穿鞋与脚部健康有何关系?并不是很多人都清楚。对此,本医院足踝外科中心副主任医师魏芳远博士,他指出:穿鞋不当不仅会影响足踝健康,甚至会加重原有的足踝疾病,后果严重。网上或市面上有不少鞋子穿起来磨脚、鞋帮或鞋底过硬,不是助人行走,更像给人的双脚套上了“枷锁”。在临床中我们发现:前来就诊的足部疼痛的患者中,许多患者有拇外翻即“大脚骨”病以及扁平足、足弓塌陷等疾病,而这些疾病都和穿鞋不当有密切关系。医院足踝外科中心副主任医师魏芳远博士
60%的人脚痛与穿鞋不当密切相关魏芳远医生强调:人的双脚在人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每天“忍辱负重,任劳任怨。”承载着我们四处奔波,同时还负有维持身体平衡与避震的功能。欧洲妇女健康组织的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爱穿高跟鞋、凉鞋或拖鞋的妇女,由于其双脚长期受挤压,比起常穿运动鞋或休闲鞋的女性,年老时脚痛的风险要高出67%。科研人员以名平均年龄为66岁的老年女性为观察对象,将她们常穿鞋子的款式分为运动鞋、硬底或橡胶底皮鞋、高跟鞋、凉鞋、拖鞋等3组,结果发现经常脚跟疼痛的女士,超过60%都有长时间穿鞋不当的经历。在医学上,我们的双脚被喻为第二“心脏”,当人走步时双下肢肌肉血管收缩及舒张可以协助血液从下肢静脉系统流回心脏,因此能维持血液正常循环,保障心肺功能,加强脑部活动。为此更要加倍呵护双脚健康。穿不合适的鞋可致多种脚部疾病魏芳远医生告诉人们:千万不要小看脚下一双鞋,若是“选不好”、“穿不对”,会带来多种足部疾患,甚至让人“寸步难行”。1、拇外翻在我国,因穿鞋不当所致的足部相关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便是“拇外翻”,其中多为女性。拇外翻,俗称“大脚骨”,是指脚部拇趾骨和第一跖骨的关节倾斜超过15度。拇外翻可由多种情况造成,其中后天因素多与穿着不合脚鞋子而形成有关,通常是穿鞋跟太高、过尖及过窄的鞋,使脚跟不易固定,对脚趾挤压、摩擦、压迫,不但影响脚趾伸展与活动,产生不适及疼痛,还会破坏原本三个立足点的功能,行走时全身重量落在足部前端,脚趾会因身体重量压迫而逐渐变形,最终发展成拇趾外翻。拇外翻脚形难看,穿鞋走样,还伴有拇囊炎和疼痛。2、扁平足“扁平足”也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导致扁平足的病因主要有:双足长期负重站立,体重增加,长途跋涉过度疲劳,维持足弓肌肉、韧带、关节囊及腱膜等软组织逐渐衰弱;长期有病卧床,缺乏锻炼,肌萎缩,张力减弱,负重时足弓下陷;足部骨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结核等;再就是与穿不合脚的鞋有关,如:鞋跟过高,长期体重前移,跟骨向前下倾斜,使得足内侧纵弓受到破坏。3、足弓塌陷人的脚部有3个足弓,分别是内侧纵弓、外侧纵弓和足横弓,它们各负其责,维持人脚部的基本运动。内侧纵弓在足的内侧缘,由胫骨后肌腱、趾长屈肌腱、拇长屈肌腱以及足底的短肌、跖长韧带及跟舟跖侧韧带等结构维持,其中最重要的是跟舟跖侧韧带,起着弓弦的作用。内侧纵弓曲度大,弹性强,适于跳跃并能缓解震荡。外侧纵弓在足的外侧缘,曲度小、弹性弱,主要与直立负重姿势的维持有关。横弓由各跖骨的后部及跗骨的前部构成。由于长期穿不合适的鞋子,可导致脚部退化加速,最明显特征是足弓塌陷,不再像年轻时富有力度,可能引起临近关节损害、畸形等。而且脚部的疼痛使得行动更加吃力,可严重影响晚年的生活质量。如何为自己挑选合适的鞋魏芳远医生建议人们:虽然因为穿鞋穿出了不少的毛病,但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在选鞋的时候往往很随意。其实,挑选一双适合自己的鞋子对足部健康至关重要。第一,一双好鞋,应该满足这些条件:1、鞋的顶面,也就是系鞋带的这面要足够舒适,柔软透气;2、鞋的前端要宽一些,对脚趾没有挤压;3、鞋的前部与中部结合部位,即鞋前帮与中帮结合部,要有弹性能被弯曲,便于行走时前脚掌蹬地推进活动;4、鞋子的中后部底面要足够坚固,对足弓有良好支撑;5、鞋底至鞋跟要呈圆滑流线弧形,这样便于均匀分布承重时脚底的压力。第二,买鞋有讲究:1.买鞋时先量脚不要总是“迷信”平时自己脚的尺码,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足弓会慢慢塌陷,脚会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宽;也不要一味相信鞋子上标注的尺码,有时它们并不准确。所以,应该养成每次买鞋之前测量脚大小的习惯。买鞋前,分开双足,光脚站在一张白纸上,用笔顺着脚的边缘在纸上分别勾画出两只脚的轮廓。在买鞋时,可以把这张纸放在地上,把选中的鞋子分别放在相应脚型轮廓上方。如果鞋子边缘能完全覆盖住脚型轮廓,说明这双鞋子刚好适合您的脚型,可以购买;反之,如果鞋子的某一部分边缘不能完全覆盖住轮廓边缘,那么就要果断的放弃。2.下午买鞋更合脚因为受到身体重力影响,双脚在下午时会较上午时肿胀增大,所以下午试着合适的鞋子才是真正合适的鞋子。3.用途不同鞋也不同要根据不同的生活、工作及运动场景需要,来选择合适的鞋子。例如,我们在准备登山前,应该买专用的登山靴,而不是买一双跑步鞋或者商务皮鞋。在购买专用鞋子前,建议找专业运动人士或足踝医学专家进行咨询。4.试穿时站要起来走一走试一试鞋好不好,脚说了算。购买鞋子不仅要看鞋子的长度及宽度是否合适,鞋子内部空间大小也很重要。穿上新鞋子后一定要走走跑跑跳跳试试。如果是有鞋带的鞋子,就应该系紧鞋带后再试,看看挤不挤脚,磨不磨脚。当然太大的鞋子也不合适,如果行走时鞋不跟脚会让人很不舒服,也会危害脚部健康。到底多大为佳?一般最长的脚趾尖和鞋尖内侧边缘间留上1cm的间隙,这样是比较合适的。如果遇到“新鞋磨脚很正常,穿穿就好了。”这种忽悠您可别信,如果有任何不适,再漂亮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一定要放弃购买。第三,注意观察细节购买鞋子的同时,还要注意鞋子里面有没有过于突出的商标、鞋子各部分结合部的缝线线头是否突出磨脚,皮革是否过硬没有弹性。再就是如果您出现了足部问题,如扁平足、拇外翻、高弓内翻足、跖痛症、糖尿病足及跖筋膜炎等,足踝外科专科医师可能会建议您定制矫形鞋垫治疗。因此,买鞋时要记得带着您最常穿的袜子及鞋垫,对于患有足部疾病而定制配戴了矫形鞋垫的患者,这一点就更加重要。如果您穿上袜子后感觉穿的鞋不舒服,或者一直使用的矫形鞋垫无法合适的放入将要购买的鞋子,说明这双鞋子不适合您,就不要买。新鞋子里的鞋垫应该是可拆卸的,不要买配有不可拆卸鞋垫的鞋子。对不同人群的选鞋建议魏芳远医生特别指出:每个人的双脚都有着自己突出的特点,男性与女性不同,老年人与儿童不同,所以选购鞋子也要因人而异。女性:女士们买鞋尤其要注意,鞋跟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如果鞋跟太高,将导致前脚掌承受压力过大,容易引起疼痛(跖痛症),此时踝关节将持续处于向下方屈曲(跖屈)的状态,行走时容易出现脚踝周围疼痛及崴脚。如果鞋跟太低,足弓将无法得到良好支撑,行走时不能有效缓冲脚底压力,容易出现脚部疲劳。一般来说,理想的鞋跟高度应该在2—3cm左右。如果您在出席重要场合时,或者从事某一些特定工作时必须穿着高跟鞋,建议鞋跟高度不要超过6cm,并且要尽量缩短穿高跟鞋的时间,尤其注意不要穿着高跟鞋跑动。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应该尽量购买具有弹性的轻薄软底运动鞋。老人:老人的足弓塌陷,需要尽量购买鞋底呈圆弧流线形的、对足弓有坚固支撑作用的鞋。老人并不适宜购买鞋底过厚的鞋子,因其可能存在空间位置感觉减退,穿着鞋底过厚的鞋子可能影响对地面形态的感知,容易造成跌倒的发生。魏芳远医生最后强调:只有选对了合适的鞋,才能对脚病“防患于未然”。选择一双适合自己的好鞋,会让你“足下生辉”,享有一生幸福!□红岩/摄影往期推荐
●追上张震云中漫步●“国民爸妈闺女媳妇”,如此“国民”观众同意吗?视讯预告
●
●
●
●影视故事
●北京广播节目时间表
监制:李浩张彪
编辑:夏茂平毕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