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中综背诵打卡day47

研七医栈——研路有我

免费获取~】

回复即可获得考研时间安排

(如果有错误记得告诉我,一个人码字,一个人检查有时候看不出来)

中医诊断学

我们考研群内学长之前的答疑,迷茫的同学可以看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药学

、墨旱莲

性味归经:甘酸寒肝肾

功效:滋补肝肾凉血止血

主治:

1.肝肾阴虚证,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眩晕耳鸣,腰膝酸软

2.出血证,阴虚血热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伤出血(“补肝肾阴虚”)

用法用量:6~12g

注意事项:无

、女贞子

性味归经:甘苦凉肝肾

功效:滋补肝肾明目乌发

主治:肝肾阴虚证,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内热消渴,骨蒸潮热(“补肝肾阴”“清虚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6~12g或入丸散

增强补肝肾作用

注意事项:无

、龟甲

性味归经:咸甘微寒肝肾心

功效: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固经止崩息风清热止血

主治:

1.肝肾阴虚:阴虚潮热,骨蒸盗汗,阴虚阳亢,头晕目眩,虚风内动(退虚热)

2.肾虚筋骨痿弱,囟门不合

3.阴血亏虚之惊悸,失眠、健忘

4.阴虚血热,崩漏经多(固冲任)(“补肝肾阴+心血+养肝”)

用法用量:打碎先煎,9~24g外用适量,烧灰研末敷

更易煎出有效成分,除腥气,便于服用

注意事项:1.孕妇2.胃有寒湿

、鳖甲

性味归经:咸微寒肝肾

功效: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息风

主治:

1.肝肾阴虚,阴虚发热,骨蒸劳热,阴虚阳亢,头晕目眩,虚风内动,手足瘈疭(退虚热力较龟甲强)

2.经闭,癥瘕积聚,久疟疟母("阴虚发热,阴虚阳亢,阴虚动风要药”"补肝肾阴”)

用法用量:先煎,9~24g

滋阴潜阳

软坚散结

更易煎出有效成分,除腥气,便于服用

注意事项:1.孕妇2.脾胃虚寒

、桑椹

性味归经:甘酸寒心肝肾

功效:滋阴养血生津润燥

主治:

1.肝肾阴虚证,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

2.津伤口渴,消渴,肠燥便秘(“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补肝背阴+补血+生津”"单食,主消渴”)

用法用量:水煎服,9~15g

注意事项:无

第二十三章、收涩药

第一节、固表止汗药

、麻黄根

性味归经:甘涩平心肺

功效:固表止汗

主治:

1.自汗、盗汗

2.各种虚汗(“行肌表实卫气,固腠理闭毛窍”“敛肺固表止汗要药”)

用法用量:煎服,3~9g

注意事项:有表邪者

方剂学

、暖肝煎《景岳全书》

组成:小茴香6g肉桂3g当归6g枸杞子9g乌药6g沉香3g茯苓6g

方歌:暖肝煎中杞茯归,茴沉乌药合肉桂,下焦虚寒疝气痛,温补肝肾此方推。

功用:温补肝肾,行气止痛。

主治:肝肾不足,寒滞肝脉证。

睾丸冷痛,或小腹疼痛,疝气痛,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脉沉迟。

用法:食远温服。

方解:

肉桂:温肾暖肝,祛寒止痛——为君

小茴香:暖肝散寒,理气止痛——为君

当归:养血补肝——为臣

枸杞子:补肝益肾——为臣

乌药、沉香:行气散寒止痛——为臣

茯苓:渗湿健脾——为佐使

生姜:散寒和胃——为佐使

加减应用:“如寒甚者加吴茱萸、干姜,再甚者加附子”;腹痛甚者,加香附;睾丸痛甚者,加青皮、橘核。

注意事项:因湿热下注,阴囊红肿热痛者,切不可误用。

、枳实消痞丸(失笑丸)(消食剂健脾消食)《兰室秘藏》

组成:干生姜炙甘草麦芽曲白茯苓白术各6g半夏曲人参各9g厚朴12g枳实黄连各15g

方歌:枳实消痞四君先,麦芽夏曲朴姜连,脾虚痞满结心下,痞消脾健乐天年。

功用:消痞除满,健脾和胃。

主治: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证。

心下痞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不畅,苔腻而微黄,脉弦。

用法:白汤下,食远服。

方解:

枳实:行气消痞——为君

厚朴:行气除满——为臣

黄连:清热燥湿除痞——为佐

半夏曲:散结和胃——为佐

干姜:温中祛寒——为佐

麦芽:消食和胃——为佐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君子汤):益气健脾,祛湿和中—为佐

炙甘草:调和药性——为使

加减应用:脾虚甚者,重用人参、白术;偏寒者,减黄连,加重干姜,再加高良姜、肉桂;胀满重者,加陈皮、木香。

、越鞠丸《丹溪心法》

组成: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各6-10g

方歌:越鞠丸治六般郁,气血痰火食湿因,芎苍香附兼神曲,气畅郁舒痛闷伸。

功用:行气解郁。

主治:六郁证。

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配伍特点:以五药治六郁,贵在治病求本;诸法并举,重在调理气机。

、金铃子散《太平圣惠方》录自《袖珍方》

组成:金铃子玄胡索各30g

方歌:金铃子散止痛方,玄胡酒调效更强,疏肝清热行气血,心腹胸胁痛经良

功用:疏肝泄热,活血止痛。

主治:肝郁化火证。

胸腹胁肋诸痛,时发时止,口苦,或痛经,或疝气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配伍特点:主以行气止痛,兼以清热活血;气血并调,疏清并行,长于止痛,尤善治肝火诸痛。

、厚朴温中汤《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厚朴陈皮各30g炙甘草茯苓草豆蔻仁木香各15g干姜2g加生姜三片

方歌:厚朴温中陈草苓,干姜草蔻木香停,煎服加姜治腹痛,虚寒胀满用皆灵。

功用:行气除满,温中燥湿。

主治:脾胃寒湿气滞证。

脘腹胀满或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舌苔白腻,脉沉弦。

配伍特点:行气与温散合法,主以行气,佐配温中淡渗,兼以散寒燥湿

、加味乌药汤《济阴纲目》

组成:乌药缩砂木香延胡索各30g香附60g炙甘草45g

方歌:加味乌药汤砂仁,香附木香乌草伦,配人玄胡共六味,经前胀痛效堪珍

功用:行气活血,调经止痛。

主治:痛经。

月经前或月经初行时,少腹胀痛,胀甚于痛,或连胸胁、乳房胀痛,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配伍特点:集辛香温通行气之品于一方,以疏肝行气为主,行气兼活血、疏肝兼畅脾,尤宜于肝气寒滞之痛经。

、橘核丸《济生方》

组成:橘核海藻昆布海带川楝子桃仁各30g木通厚朴枳实木香延胡索桂心各15g

方歌:橘核丸中川楝桂,朴实延胡藻带昆,桃仁木香于木通,颓疝痛丸盐酒吞。

功用:行气止痛,软坚散结。

主治:寒湿疝气。

睾丸肿胀偏坠,或坚硬如石,或痛引脐腹,甚则阴囊肿大,轻者时出黄水,重者成脓溃烂。

▼研七医栈——一战成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touxian.com/gzzz/148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