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哪家白癜风治疗好 http://m.39.net/pf/a_4462410.html
小伙伴们大家好,今天小唐跟大家聊聊“扁平足”。
扁平足对体态的影响
首先什么是扁平足呢?
扁平足(flatfeet)又称平足畸形,是指先天性或后天性病因导致的足内侧纵弓低平或消失,常常伴有后跟外翻,前足外展畸形。人正常的脚底是自然的弓形,但有扁平足者,脚底基本是平的,没有明显的足弓,站立时,脚底内侧可以直接触地。另外,在幼儿时期有扁平足是很正常的,因为儿童的足弓往往要在4~6岁左右才发育形成。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扁平足?(可用下面方法进行自测)
第一步:赤脚,把脚底沾水弄湿
第二部:找一张报纸或白纸,用正常力踩上去
第三步:观察足弓,看足弓内侧有无隆起,并对照下图判断
足弓塌陷有两种情况:
刚性平足:在承重和非承重的状态下,足弓都是塌陷的。
柔性平足:当站立时足弓缺失,而非站立时足弓恢复。
扁平足形成的原因:
先天性扁平足:主要是遗传因素导致的。
后天性扁平足:主要是肥胖、年龄、运动形式、鞋型等因素造成的足底韧带松弛,或造成胫骨后肌和腓骨长肌肌键功能失调,从而导致的足弓塌陷。
扁平足的危害?
尽管大部分扁平足是由于遗传因素造成,而且不少扁平足患者一生没有治疗过。扁平足会影响孩子的弹跳、跑步等运动能力。如果扁平足长期得不到治疗,可能会引起足底筋膜劳损、筋膜炎、骨刺等症状,还可能导致膝关节疼痛及腰痛。
扁平足的9种常见症状:
1.足弓有塌陷现象
2.脚跟外旋,拇指外翻
3.舟状骨突出,容易引发关节劳损
4.平衡力较弱,走路时容易跌倒
5.行走时不敢提高脚跟,呈外八字脚步态
6.鞋的内侧较快磨损
7.家族有扁平足的病例
8.容易下背酸痛
9.足部肌肉易疲累,容易走一段路便出现脚痛
扁平足的处理方法
虽然扁平足对生活的影响不大,但毕竟是一个潜在的不良因素,对未发生的风险因素,可通过以下方法预防。
1.控制体重
肥胖是几乎所以研究一致公认的,肥胖可能使扁平足发生风险增加50%。
2.放松和强化小腿肌肉
小腿肌肉所提供的拉力对足弓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主要告诉大家应该强化哪些肌肉:(1)踝和趾的屈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踇长屈肌)都有足内翻的功能,它们与足外翻是相拮抗的。足弓塌陷意味着这些肌肉功能缺失,力量不足。那么,可以通过做足内翻(脚心相对)和脚趾抓地的动作来强化这些肌肉。
(2)小腿三头肌是指的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它们有着强有力的跖屈功能(绷脚背),是防止踝关节背屈塌陷和足外翻的主要姿势肌。
(3)胫骨前肌对于足弓的保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还需要放松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因为这两块肌肉短缩会拉低内侧纵弓,使足外翻。
3.调整步态
步态就是行走的方式。若足弓塌陷,在行走过程中则会直接影响到骨盆和脊柱,引发体态的不平衡。正常的步态周期分为两个阶段:起步态和摆动态。
起步态:开始于足后跟触地,然后足掌着地,再到站立中期,足跟离地,最后足趾离地。
摆动态:由于不能让腿和足停在躯干后面,因此需要摆动期。摆动期发生在足不负重时,它经历3个过程:加速、摆动和减速。
4.加强日常锻炼
(1)练习用脚趾拾取铅笔或揉毛巾,以加强锻炼足部固有肌。
(2)正常地踮起脚尖,练习平衡性
(3)在各种表面上,如土、沙子或草地上赤脚走路
5.配备矫正鞋垫
建议配备医疗辅具矫正鞋垫,而且应该根据足弓塌陷的严重程度订做鞋垫。以减少足外翻,调整相关受力的方向,缓解足部的冲击。
特别小提示:
习惯穿鞋子的孩子,扁平足发生率明显高于不穿鞋的孩子,且穿包脚趾的鞋比露脚趾的凉鞋和拖鞋发生率更高。小孩子尤其是刚学会走路的时候,穿鞋不要太紧,鞋要软硬适中,用来保护孩子脚骨的正常发育。有疼痛、步态异常、反复扭伤、腰酸背痛、长短腿、甚至脊柱侧弯都有可能与扁平足有关,需要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如果有步态检测方面的需要的话,可以扫描下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