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考研复习middot7

第六节望躯体与四肢

主要考查:胸胁、腹、腰背部及四肢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

一、望胸胁

扁平胸

前后径小于左右径的一半,颈部细长,锁骨突出,两肩向前,锁骨上、下窝凹陷

形瘦;肺肾阴虚;气阴两虚

桶状胸

胸廓膨隆,前后径与左右径约相等,颈短肩高,锁骨上、下窝平展,肋间加宽,胸廓呈圆桶状

久病咳嗽,肺肾气虚导致肺气不宣而壅滞

鸡胸

锁骨下部明显前突,胸廓前后径长而左右径短,肋间侧壁凹陷

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的小儿佝偻病

胸廓两侧不对称

一侧胸廓塌陷,助间变窄,肩部下垂,脊骨常向对侧凸出

肺痿肺、部手术后

一侧胸廓膨隆,肋间变宽或兼外凸,气管向健侧移位

悬饮、气胸

肋如串珠

肋骨与肋软骨连接处变厚增大,状如串珠

肾气不足或后天失养的佝偻病患儿

乳房肿溃

妇女哺乳期乳房红肿热痛,乳汁不畅.甚则破溃流脓,身发寒热者

肝气不疏,胃热壅滞;外感邪毒

真题回顾

1.(X)佝偻病患儿可见:ABD

A.方颅

B.解颅

C.扁平胸

D.漏斗胸

2.(X)肺胀表现为:ABD

A.胸廓呈圆桶状

B.肋间增宽

C.肋如串珠

D.呼吸急促,张口拾肩

3.(X)下列选项中,骨骼发育异常的是:CD

A.扁平胸

B.桶状胸

C.鸡胸

D.漏斗胸

专题解析

佝偻病患儿可见方颅、解颅漏斗胸、鸡胸、肋如串珠,颈软(五迟五软)。

二、望腹部

腹部膨隆

鼓胀

仅腹部膨胀,四肢消瘦

肝气郁滞,湿阻血瘀

水肿

周身俱肿

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湿泛溢肌肤

局部膨隆

腹内有癥积

腹部凹陷

兼形体消瘦者

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或吐泻太过,津液大伤

腹皮甲错,深凹着脊

精气耗竭,属病危

患者腹大坚满,腹壁青筋暴露

肝郁气滞,脾虚湿阻,日久血行不畅,脉络瘀阻

三、望腰背部

外形

龟背

脊骨过度后弯,致使前胸塌陷,背部凸起

肾气亏虚,发育异常;脊椎疾患;老年人

背曲肩随

久病患者后背弯曲,两肩下垂

脏腑精气亏衰

脊柱侧弯

脊柱偏离正中线向左或右歪曲

多由小儿发育期坐姿不良引起;发育不良;一侧胸部有病

脊疳

极度消瘦,脊骨突出似锯

慢性重病,脏腑精气极度亏损

发背

痈疽疮疖生于脊背部位者

火毒凝滞于肌膜

腰缠火丹

腰部皮肤鲜红成片,有水疱簇生如带状,灼热肿胀者

外感火毒与血热搏结;湿热浸淫

动态

角弓反张

肝风内动,筋脉拘急,见于热极生风之惊风、破伤风、马钱子中毒

腰部拘急

寒湿内侵或跌仆闪挫

四、望四肢

外形

四肢萎缩

四肢或某一肢体肌肉消瘦、萎缩,松软无力

气血亏虚,经络闭阻,肢体失养

肢体肿胀

四肢肿胀,兼红肿疼痛

瘀血,热雍血瘀

足胕肿胀,或兼全身浮肿

水肿

下肢肿胀,皮肤粗厚如象皮

丝虫病

膝部肿大

膝部红肿热痛,屈伸不利

风湿郁久化热之热痹

膝部肿大而股胫消瘦,形如鹤膝

寒湿久留、气血亏虚之鹤膝风

膝部紫暗,漫肿疼痛

外伤,膝骨或关节受损

小腿青筋暴露,形似蚯蚓

寒湿内侵,络脉血瘀

下肢畸形

膝内翻(O形腿);膝外翻(X形腿);足内翻;足外翻

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

动态

肢体痿废

肢体肌肉萎缩,筋脉弛缓,痿废不用

精津亏虚或湿热浸淫,筋脉失养之痿病

一侧上、下肢痿废不用,半身不遂

风痰阻闭经络之中风

双下肢痿废不用

腰脊外伤、瘀血阻络之截瘫

四肢抽搐

四肢筋脉挛急与弛张间作,舒缩交替,动作有力

肝风内动,筋脉拘急之惊风

手足拘急

手足筋肉挛急不舒,屈伸不利

寒邪凝滞;气血亏虚,筋脉失养

手足颤动

双手或下肢部颤抖或振摇不定,不能自主

血虚筋脉失养;饮酒过度;动风之兆

手足蠕动

手足时时掣动,动作迟缓无力,类似虫之蠕行

脾胃气虚,筋脉失养;阴虚动风

扬手掷足

热病之中,神志昏迷,手足躁动不宁

内热亢盛,热扰心神

循衣摸床,搓空理线

重病神志不清,患者不自主地伸手抚摸衣被、床沿,或伸手向空,手指时分时合

病重失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touxian.com/gzzz/128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