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随着全民运动在国内的展开,跑步作为门槛极低的一项运动备受大众的追捧;
人们开始从2-3公里的小打小闹,逐渐增加到10公里,甚至更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自己的马拉松之旅,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跑步伤痛。
一说到伤痛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是膝盖,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另一种足根疼痛的现象——足底筋膜炎。
一、足底筋膜炎的症状?什么是足底筋膜?
当我们跑步时,如果足底骨头直接撞击是非常疼痛的,足底筋膜就是位于足底的软组织,它起自脚跟处的跟骨,向前止于脚趾,足底筋膜的主要功能是缓冲,同时也协助维持足弓。
跑友出现足底筋膜炎通常会感到靠近足跟的位置疼痛。
大多数足底筋膜炎患者,在起床时下地第一步或久坐后开始行走的第一步都容易感到疼痛,接下来的几步有些僵硬和疼痛。
如果得不到正确的治疗和休息,这些疼痛会渐渐加重,而且在爬楼梯或长时间站立后疼痛加剧。
更可怕的是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足跟疼痛逐渐恶化,患者可能会通过改变走路的方式来缓解疼痛,这最终可能会导致脚、腿、臀部或者背部的不适和疼痛;
日常活动或运动可能会变得更加受限,最终可能会在任何负重活动时都疼痛,导致无法从事跑跳类运动,这对于跑步爱好者来说是一种灾难。
二、诱发足底筋膜炎的5个特征
1、脚踝柔韧性不够,勾脚尖幅度不够
脚踝有足够柔韧性和灵活性对于跑者来说,非常重要。如果勾脚尖幅度不够,被认为是导致足底筋膜炎最重要的风险因素。
你可以坐在床上,双脚并拢同时用力勾脚,观察自己的伤脚和健康一侧脚的勾脚幅度是否相同。勾脚尖不足通常表明小腿和跟腱较紧。
2、肥胖、超重人群
超重或者肥胖人群由于体重较大,使得人体最低处——足底承受了比较大的压力,自然足底筋膜容易受到过大的体重的牵拉,而导致劳损。
3、久站人群
例如超市营业员、酒店大堂服务人员,长时间站立,也是易发生足底筋膜炎。
4、突然增加跑量
足底筋膜炎往往发生在近期突然增加跑量、提高跑步强度的跑友身上。此外,越野跑也容易诱发足底筋膜炎。
5.扁平足或高弓足
扁平足本身是一种正常现象,许多马拉松运动员也是扁平足,但如果扁平足同时伴随“足踝力线异常”(跟骨轴线与跟腱轴线不成一条直线),专业术语称为脚外翻。
过度外翻会导致足底筋膜受到更大的负重应力而容易诱发足底筋膜炎。
高足弓又称为弓形足,也是足底筋膜炎的危险因素,所以足弓的正常很重要,过高过低都不利。
三、出现症状该如何康复?
足底筋膜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针对上面所说的“足踝力线异常”,有效的方法就是:选用脚型鞋垫,根据足型、步行形态,量身定制的鞋垫,可以纠正下肢力线异常,足底受力异常。
医院做专业的康复理疗,那么如何有效预防足底筋膜炎?
出现足底疼痛该如何及时止损、有效防护?
跑步运动研习社邀请3位国家级导师精心打造《足底筋膜炎康复与防护》系列课:
详解:足底筋膜炎的康复与防护
一站式解决:足底筋膜炎带来的困扰
帮助:你预防、减轻伤痛,离无伤跑更进一步
●3位国家认证权威导师亲身授课;
●讲解细致,通俗易懂,即学即用;
●全面分析足底疼痛的发生机制,一整套完整的康复与防护方案;
●每节课不到1顿早饭的钱,即可把康复大咖们“请回家”;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