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炎(Achillestendonitis)是指跟腱发生了炎症。一般来说,它是因为在运动过程中,小腿腓肠肌和跟腱承受了太大的压力导致的,另外,突然增加锻炼的强度或频率也常会引起跟腱炎。
跟腱是位于踝关节后方,跟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腱鞘,而是由腱周组织(脂肪性间隙组织以分隔肌腱和腱鞘)包绕,跟腱炎早期疼痛主要是由于腱周组织的损伤所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过度使用可导致跟腱内的纤维发生慢性损伤,如超负荷的运动、频繁在硬性地面如公路上奔跑、爬山等,均可引起跟腱炎。
当患者起床或连续步行时,肌腱在腱周组织内活动增大,故疼痛加重,训练时疼痛也会加重,用手指按压跟腱有压痛,大约有11%的病人因跑步之类的运动损伤引发跟腱炎。而跟腱由于血供不充足常常愈合缓慢。
1、运动准备活动没有做好如果身体状况不适(比如腓肠肌的柔韧性和强度不够)、准备活动没有做好就开始运动,尤其是进行篮球、网球等需要频繁地停止、启动以及跳跃的运动,很容易发生跟腱炎。
2、锻炼太多、太频繁锻炼开始时要缓慢进行,逐渐增加运动量,循序渐进。跑步时,上坡路更容易得跟腱炎。
3、扁平足在行走时,扁平足会导致跟腱承受额外的压力,因而,会增加发生跟腱炎的风险,扁平足最好穿足弓处有支撑的鞋子。
4、外伤或感染在有些病例中,跟腱发生炎症是因为跟腱附近受了外伤或有感染。
5、多种生物机械因素多种生物机械因素可预示跟腱的损伤,包括过度使用造成劳损、小腿肌肉柔韧性降低、足底过度内旋、着地点远离足跟的习惯(检查跑鞋底,会发现足跟处磨损最厉害)、弓形腿、绳肌和腓肠肌过于强烈收缩、高弓足、跟腱太紧张以及跟骨畸形。
在有跟腱炎期间需要观察患者跟腱是否存在肿胀、发红、僵化、增厚等症状,按压时是否疼痛。同时检查脚跟处骨和关节的活动度,判断有无异常变化,排除骨折和关节炎等疾病。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检查跟腱炎
B超:能够显示跟腱和跟腱周围软组织的情况,帮助判断跟腱有无断裂、肿胀增粗等改变,也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跟腱的退行性改变。
X线检查:能够发现跟腱内部钙化、骨化等病变,同时显示骨和关节的结构,帮助排除骨折和关节脱位等疾病。
MRI检查:可以更加清晰的显示跟腱内部纤维断裂和增粗等改变,对跟腱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进行跟腱炎的治疗
1、抗炎药物治疗:布洛芬被推荐用于肌腱炎的反应阶段。该药物可以帮助减轻肌腱疼痛和肿胀
2、小腿肌群拉伸训练:将身体靠在墙壁上,后侧腿膝关节伸直,足跟接触地面。前侧脚膝关节屈曲。身体向前推墙面,感受小腿三头肌的拉伸感。
3、小腿肌群的等长训练:站立位,逐渐抬起足跟。持续该体位5--10s,然后逐渐放下。建议将身体的重量放在受伤侧脚。
4、可以对小腿肌群进行按摩或者用泡沫轴、筋膜球以减轻肌肉的紧张程度,但应该尽量避免对肌腱本身进行按摩。
5、可以在鞋的足跟处放置增高垫,目的可以减轻对足跟的应力。但这是一种暂时性的方法主要是用于早期酸胀感的阶段。
6、如果非手术治疗6个月后疼痛仍未缓解,才考虑通过手术减轻跟腱炎。手术的具体类型取决于肌腱炎的位置和肌腱损伤的程度。
最后,护理君希望大家能在日常生活与运动之中提高自身的警惕性,防患于未然,为自己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编辑:庄镓浩
初审:黄泺芝胡乐瑶蔡明慧复审:陈韵茹终审:余赟图片来源于网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