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人身体精神的旺衰都受月亮出没规

来源

迦陵仙音礼敬南怀瑾修道的首先注意月亮,最后注意太阳。月亮是小周天,太阳是大周天。月亮上半月由小变到大圆,下半月由大圆变成黑暗。这是小周天的行度。大周天行度是太阳在天体的行度,旧的天文学称为躔度。太阳在天体中走一度,在这个地球人世间算一天。所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度有多,这就是大周天。现在重点在小周天。“月受六律纪”,五天叫一候,三候叫一气,所以气是中气。六候为一节,“五六三十度”,三十天为一个月,这是讲月亮的出没。七天是讲太阳的系统大周天,五天是讲小周天。现在把这个秘密告诉大家,你们读书就不会搞错了,不然你疑问重重。我现在告诉大家的好像简单几句话,可是当年我脑子转了十几年,不知道这个问题错在哪里,解决不了。问那些修道的老师,会修道的不懂学问;问那些学问高懂《易经》的,他又不会修道。痛苦啊!最后自己总算悟到了,再一翻古书完全贯通了!所以说读书修道有如此困难。这是我花了几十年工夫才弄通的,成本很大。中国古代的看法,天地也有阴阳相交,每月相交。每月二十八以后月亮不见了,凌晨才看到在东北方,天一亮就下去了。二十八起到初二这个五天当中,夜里真黑得一塌糊涂,这个时候是纯阴的境界,是天地在媾精,阴阳相交的时候。“晦至朔旦”,每一个月来讲,六爻第一爻开始动,由上个月尾到这个月初三“震来受符”。震卦是一阳出现,在《易经》六十四卦中,就是地雷复卦。复者恢复了,上个月的黑暗去了,光明又恢复了,所以叫做一阳来复。“长子继父体”,《易经》八个基本卦,乾坤叫做父母卦,乾卦是阳,代表父亲,坤卦是阴,代表母亲。震卦是坤卦的第一爻变成阳,所以谓之长子。中国的家庭制度,大儿子代表家长,父母生了一个大儿子,表示继承“父体”。在修道上,父母给我们这个生命,女性超过十三四岁,只要第一次经期来了就进入后天生命;男性十五六岁后情窦一开,生命后天破损开始。要想恢复到父母所给先天无漏之体的生命,就要把握长子这“一阳初动处”。“因母立兆基”,坤卦代表母亲,代表阴性。阳能怎么发动呢?就要静极则阳生。静极就是坤卦母体,是阴极;动极就是父体。中国过去的家庭制度,男主外,女主内。现在无所谓了,因时代不同了。“因母立兆基”,这个震卦是由坤卦来的,代表了阴极了就阳生。你打坐为什么要求静呢?因为静到了极点,阳能才发动。“三日出为爽,震庚受西方。”我常常说古人的诗“人生几见月当头”是真的!一个人活了一辈子,一年有十二次月圆,可是我们一年当中见过几次月圆啊?很多次月亮升起的时候,你去睡觉睡掉了。我常说,曾在雪山顶上看过明月,那个时候披着一个红色的斗篷,里头是皮的,站在峨眉山顶上,冬天十二月,月亮一出,万山冰雪,这个琉璃世界看了真不想睡觉。世界上几人享受过这个味道?那真好!那才叫做清福!所以我晓得福报享完了。在讲天文现象讲到月亮,“三日”是每月的初三。“出为爽”,爽是“晦爽”,一个文学名词,指天快要亮时。“震庚受西方”,初三的月亮,下半夜在西南方看见。震是东方,庚是西方,是《易经》的卦象。震跟庚,就是东跟西配拢来。震代表一阳来复,代表东方的生气,代表太阳的光。月亮本身不发光,它同地球一样,吸收太阳的光反射出来。所以震,太阳的光明照到初三月亮,那时月亮刚刚在西方出来,就是在庚方,“受西方”,在西方接受。五天叫一候,初三再加五天是初八,“八日兑受丁”,后天卦兑卦是在西方,初八的月亮,上半夜大约十二点钟,看到月亮在正南方,像半截烧饼一样,文学上叫上弦月。怎么叫上弦呢?古人拉弓拉平了叫上弦,“上弦平如绳”。初八的月亮,阳气会慢慢增加,增加到一半。“十五乾体就”,到了十五,完全是乾卦,纯阳之体的圆满月亮从东方出来。“盛满甲东方”,我们以前讲过:“日出没,比精神之衰旺。月盈亏,比气血之盛衰。”有时候同学问我,老师,这两天睡不着觉啊!这个时候是“盛满甲东方”。但是你必须知道,睡不着以后会怎么样?一下反过来就要想大睡了!好几天都是想睡觉。所以不懂道理,天天问老师也无用,老师不会帮你成道啊!火候要自己去体会。月亮的出没与生命是同一个法则,月亮的出没影响到人的情绪,影响到生理的变化。月圆的时候人的情绪较为高涨,月亮暗淡的时候人的情绪低落,乃至地表的潮水气候都受到影响。“七八道已讫,屈折低下降”,“七八”是七天加八天,就是每月阴历的十五,月亮圆满,阳气已经到了顶。阳极则阴生,所以月亮开始在变了,就是光芒在减了。从阴历十六开始计算,“十六转受统”,转了。十五以前是阳气统受,十六以后是阴气统受了。“巽辛见平明”,“巽”是巽卦,巽下断,下面一爻断为阴,是一阴初生,上面两爻还是阳。“辛”是天干,代表西方,“见平明”,早晨看得见。那么到了“艮直于丙南”,“艮为山”是卦名,艮卦跟震卦相反,艮下面都是阴,上面留一爻还是阳的。“艮直于丙南”,就是说到了阴历二十三以后就成艮卦的现象,南方看见“下弦二十三”,叫下弦的月亮。那么再加五天就是二十八到三十,就是坤卦纯阴了,看不见月亮。“坤乙三十日”,“坤乙”,甲乙是东方。“三十日”,每月的月尾。“阳路丧其朋”,月亮完全没有了。这个“朋”字可能自古就错了,应该是光明的“明”。道理是什么?坤卦代表是月亮,每月初三先见于西南方,所以“西南得明”,到每月月尾二十三,天亮在东北方看见眉毛之月,这个时候是“东北丧明”。我也不敢讲我的说法一定对,你们自己判断吧。“节尽相禅与,继体复生龙”,一节过完,刚好一个月。每月二十八是月尾,月亮的光明没有了。光明代表阳气,阳气没有了,是不是说断了呢?这个里头有个问题,道家跟佛家的哲学就来啦!我们做工夫修道的也要注意。一般说女性“二七天癸至”,这是出于《黄帝内经》,十四岁第一次月经开始,父母生下先天的生命,变成后天了。假使讲修道,这个时候已经破了身,所谓破瓜,一个完整的西瓜切开了。男性十六岁,拿现在讲,性知识开发了,不过现在都市青年都提早了。由先天变成后天,就是禅与的意思,表示改变了。但是人这个生命,不管男女,最后一口气未断之前,得了真正的正法、道法,专心一念之间可以把生命拉回来。可是就是难!真正的道法在哪里?“继体复生龙”,这一条生命的阳气像龙一样,它还不一定在你身体上,但是当然又离不开身体。这就是说明月亮一个月当中六次的变化,所以五天叫一候,六候叫一节,六五是三十天。《我说参同契》(东方出版社)-------------普通人没有受过三皈五戒,只在佛前磕头的,也可以持八关斋戒;已受五戒的,可以在每月的阴历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卅(小月廿八、廿九)这六天持斋戒。为什么每个月要在这六天斋戒呢?这要研究三界基本的问题。我们在欲界中,而与世界有关的欲界天天人、神等,是非善恶很清楚。拿现代话讲得漂亮点,就是外太空那些神,在这些日子坐飞碟来视察,你们哪些人做了坏事,心思意念不干净的,他都登记下来。所以你在这个时候清心寡欲,斋戒沐浴,就要得福报了,这是一个原因。更严重的道理是要研究易经阴阳学,那就深了,与宇宙自然的法则合一。不但每个月的这六天是六斋日,你们吃长素的、出家的,天天都在斋戒中,那更好了。如果详细研究解释,那是自然科学的道理。六斋日的原因,与《易经》所言太阳、太阴(月亮)运行的法则有关系,不只是天人下凡审查人间的善恶。《药师经的济世观》(东方出版社)*****《地藏经》原文片段:若未来世众生,于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何况恣情杀害、窃盗、邪淫、妄语、百千罪状。能于是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是经一遍,东西南北百由旬内,无诸灾难。当此居家,若长若幼,现在未来百千岁中,永离恶趣。能于十斋日每转一遍,现世令此居家无诸横病,衣食丰溢。是故普广,当知地藏菩萨有如是等不可说百千万亿大威神力,利益之事。-------------所以真正小周天的道理,现在根据学理告诉大家不要走错了路,所谓小周天是一个月,以月亮的出没为一个标准,用这个来比精神之衰旺、气血之盈亏等等。这个标准一定要记住。所以我们打起坐来,身体感觉背上通了,走到那一关了,这样转一圈叫转河车、小周天,没有错。所谓没有错,是因为人体血液流行的法则是这样转法,所以说没有错。可是我们把打坐做工夫时身体的感受,由背部转到前面又转回到背部,然后加上意识,那只是用意念把它引导而转。在道家这是最粗浅的办法,后来属于内功练武功的,叫导引,就是拿意识去引导,引出来这个感觉的境界。道家的方法,导引属于运动方面,所以华佗的五禽图,后来的八段锦,乃至于瑜伽术等等,都是导引的工夫,都是由意识去导引。真正的道法、修道不是这样。如果在身体导引周流就叫做小周天,那么我曾经问,这个小周天要转到哪一天为止?这个转转转,昼夜给你转,一天转个三百六十圈,你转了几十年,去检查检查身体,骨头还是老化的骨头,神经还是老化的神经,并没有改变。请问这个转动有没有作用?导引的工夫对健康方面不能说没有作用,是有祛病延年作用的。这个作用的道理在哪里呢?不是修道工夫了不起,是因为我们人体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外在的运动,一个是本身内在的运动,所以静坐不加导引,它本身也在运动。气血流行顺着那个规律自己在流行,这是个运动,所谓“静中之动”。因运动之故,慢慢身体当然健康,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譬如一个人生病了,感冒也好,重病也好,就需要睡觉休息,人得到充分的睡觉休息后,思想静下来,气血的流行就会顺自然的法则走上轨道,所以能够袪病,能够延年。并不是说打坐或者修道有特殊的功效,因为人在静态中时,健康的恢复乃至进步是当然的。生命有一种本能的活动,所以我们人病痛来了,就要睡眠休息,以恢复这个本能活动。所谓静坐就是效法本能活动。常在静态中则本能活动永远在有规律地转,转到一定时间,它要爆发了,爆发出另一种本能活动的作用。那个是有形的真阳之气,是在生理现象上爆发的,那还不是无形之气。真正的修道,这个所谓河车转动,或者把人体当做一个小周天这么转,转到不转为止。什么时候不转呢?那就不简单了,气住脉停就是不转,呼吸自然停止,脉搏及心跳宁静下来,变得很缓慢,很久才跳一下。这不是心脏病,这是气住脉停,自己都可以测验。在道书上就叫做“日月合璧,璇玑停轮”,“日月合璧”是指太阳月亮同时出现。“璇玑停轮”就是当天体上北斗七星好像不转动了,宁静了,到这个境界差不多了。严格说我们修道,在我个人的看法——当然我的看法不一定对一一修道到这个样子的话,是“筑基”成功。这个时候当然不漏丹了,这才算“筑基”成功,还不能说是“结丹”,只算初步而已。那么要多少时间筑基成功?这个不一定,也许有人一上来就到达这个境界,也许三五天、六七天,也许修几十年都到不了,这个中间有很多的问题。再说,这样只是筑基成功,是不是小周天呢?只是小周天的法则之一。我们到达了所谓“日月合璧,璇玑停轮”,以佛家来讲气住脉停了,差不多到第三四禅这个程度。这时我们就要提出一个问题,气住脉停,永远停在那里吗?这样就叫神仙成功了吗?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刚才告诉大家,这样只能够算是筑基成功,气住脉停到相当的时间就是入定了。这个假使叫入定,静极必定会动。所以这个气住脉停是阴极的境界,拿《易经》来讲是坤卦的境界。身体上气机流行转动的感觉,说是小周天,也可以承认是对的,因为气机流行的法则有规律的,同小周天流行一样。但是真正的道家所谓的小周天,是月亮的行度景象,是以地平面为准而看到的现象,跟现代天文学没有冲突。天文学所讲的是数,也是整个天体的运行。所谓小周天是月亮之出没,就是我们修到身体气脉一部分一部分转通了。转通了以后,到达什么程度呢?像十五的月亮一样明,而且昼夜长明。工夫到这里,当然所谓奇经八脉通了,不再有身体的感受,身体不是障碍了。譬如我们坐在这里身体有感受,吃饱了知道饱,饿了知道饿,腰靠着东西觉得有个腰。到那一步以后,自己身体好像空灵了,没有感觉,自己觉得这个身体像一片树叶在虚空中飘一样,昼夜长明,永远是十五的月亮。不像我们打坐,有时候昏沉了,坐到不昏沉时,精神刚刚来了,对不起,两腿发麻,只好下座了。自己安慰自己说,也打过坐了,做过工夫了。奇经八脉通了就不一样,什么腿麻不麻,不会麻的,一身都是快乐舒服,在乐感中,每个指头、每个细胞,全身到头顶都在快感中,是昼夜长明,永远身心清明的状态。这时头脑越来越清楚,不再睡觉,因为不需要睡觉了;也用不着戒律了,也无所谓禁欲了,因为没有欲了。为什么?他本身的快乐取代了欲界的男女之乐,看到男女之乐很低级,不值一顾了。这是《楞严经》上说“于横陈时,味同嚼蜡”的境界,所谓“乐变化天”。佛经其实把工夫都讲完了,可惜一般人看不懂。“乐变化天”,到这个时候无所谓戒了,因为他本身“内触妙乐”,他的意念就可以发动身心内外绝妙的快乐,人世间的欲自然就没有了。也就是道家术语所谓:“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也是俗话说的“昼夜长明,六根大定”。这时头脑之清醒,智慧之开发,不必用心一切都自然来了,不管打坐还是睡觉都一样;而且夜睡无梦,好像睡其实没有睡着,自己觉得是休息一下,始终没有睡着,可是这个肉体已经得到了休息。这样是小周天的初步。摘编自《我说参同契》(东方出版社)

免责声明:文章及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touxian.com/gzzd/129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