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荟这10种糖尿病患者易患ldq

第四讲

深度谈“糖尿病高危足”

指导专家

刘得华:

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主任中医师、院名中医

医学硕士

本栏目专为糖友而开设,由江门医院糖尿病专家倾心打造,为您分享控糖故事,讲述糖尿病的饮食、运动、治疗、血糖监测等相关健康科普知识。

编者按

  “糖尿病足”、“截肢”等字眼在广大糖友心中可谓是谈之色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早已成为流行病。在我国,每个五十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就有8个会出现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

  据估计,全球范围内每20秒就有一例糖尿病患者截肢,糖尿病足溃疡的死亡率高达11%,而截肢后死亡率则有22%。

  我们把糖尿病的截肢分为大截肢和小截肢,近二十年来,我国糖尿病足的大截肢率从12.1%下降至2.14%,可是,小截肢率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小截肢是指通过对部分血管重建或肢体矫正,进行开放性的局部截肢,有限地切除部分组织。

  大截肢是因无法通过血管重建、药物控制或小截肢来减轻严重疾病状态。大截肢又可分为低位截肢和高位截肢,低位截肢一般从膝下10公分处截肢,而高位截肢则需要从大腿根部截肢。

  江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刘得华指出,对于有患足病风险的糖尿病患者,需要尽早完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足病筛查。及早发现这些高危患者,开始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管理。

哪些糖尿病患者患“足病风险“较高呢?

  内分泌科团队细心整理了以下10种容易患上“高危足”的情况,配上图片说明(为免图片引起不适,小编稍作处理),希望真正帮助到糖友们早日发现存在风险,早期干预治疗。

No1:足背或小腿浮肿

▲患者下肢肿胀,皮肤菲薄,自发性皮损伴渗液,经治疗后皮损处渗液明显减少,逐渐结痂。

▲患者双下肢明显凹陷性浮肿

No2:干枯无汗,容易皲裂

▲患者足底皮肤干燥,夏季仍出现皲裂。

No3:暗淡无光,色素沉着

▲患者颈部、腋下、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色素沉着。

▲患者双下肢胫前皮肤色素沉着

No4:皮肤毳毛脱落

▲患者肢体皮肤生出细毛,俗称“寒毛”。

No5:皮肤变色

▲患者右足第2-5足趾皮肤紫暗,与左足对比明显。

No6:皮肤瘙痒

▲患者下肢皮肤瘙痒难忍,散在抓痕皮损。

No7:足部溃疡

▲患者外踝关节容易撞、擦伤等引起溃疡。

No8:皮癣

▲患者头部皮肤真菌感染

No9:胼胝

▲患者第一趾根部长期受压导致角质增厚形成胼胝,俗称“鸡眼”、“老茧”。

No10:形态异常

▲患者足部外观正常,但趾间肌明显萎缩,足弓皮肤与鞋面反复摩擦出现破溃。

▲患者小截肢半年,因下肢血管狭窄、闭塞而导致远端足趾缺血,截肢术口瘀黑难以愈合、容易感染。

▲图三患者双足拇外翻,其余四趾趾间关节间隙变窄,甚至受曲变形,形成锤状趾、爪状趾。

温馨提醒

  最后,刘主任提醒糖友们,如果出现上述任何一种病情,都属于糖尿病高危足高风险者,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每种都可能会随时发展成为严重的糖尿病足,使患者面临手术截肢的风险!

  预防产生“糖尿病高危足”胜于治疗,   江门医院内分泌科成立于年,多年来致力于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是江门五邑地区中西医结合集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于一体的专科。拥有糖化血红蛋白自动分析仪、胰岛素泵、糖尿病筛查箱以及各种生化和免疫指标检测仪等先进的诊治设备,开展胰岛功能测定、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等现代医学先进诊疗手段,针对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等疑难病种采用中药外敷、熏洗等充分发挥中医特色治疗的有效手段,临床疗效确切,得到患者好评。同时专科运用中西医结合特色方法治疗甲状腺疾病及多种内分泌科常见病,能显著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对甲亢突眼、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炎等均有较好疗效。在垂体疾病、骨质疏松症、肥胖的诊断及治疗方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优势。

  联系、、、转、、

  科室位置:门诊部:门诊三楼 住院部:十八号楼四楼

医生推荐

刘得华

  江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中医师,医学硕士。从事临床及科教工作30多年,具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及丰富的临床经验。

  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广东省首批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暨南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实践导师、江门医院名中医,获江门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江门市优秀中医科研工作者等称号。现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基层医学会中西结合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中西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临床医学会糖尿病教育与支持专业委员会常委、江门市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委、江门市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委、江门市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委。

  擅于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肾上腺疾病、肥胖、月经不调等各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对各系统疑难杂症的中医药辨证论治亦有独特经验。

  出诊时间:周一、三、五上午

  出诊地点:内分泌专科门诊诊室

  预约挂号请提前1—7(工作日)拨打()或或

吕秀群

  医学硕士,副主任中医师,江门市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参与多项内分泌科研课题研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应诊时间:外出进修

朱锦匙

  主治中医师,江门市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曾在南方医院内分泌科进修1年,参与多项内分泌科研课题研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应诊时间:周一上午(内分泌专科门诊诊室)

区觉璋

  副主任医师,江门市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毕业于广东医学院,医院内分泌科进修1年,参与多项内分泌科研课题研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应诊时间:周二上午(内分泌专科门诊诊室);周四上午(内分泌专科门诊诊室)

谭玲

  医学硕士,主治中医师,江门市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曾在南方医院内分泌科进修1年,参与多项内分泌科研课题研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内分泌专科门诊诊室)

黄泽

  医学硕士,主治中医师,江门市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会委员。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参与多项内分泌科研课题研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出诊时间:周四上午(内分泌专科门诊诊室)

冯婉枝

  医学硕士,中医师,江门市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糖尿病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甲亢或甲减等内分泌系统疾病及其他内科疾病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五上午(内分泌专科门诊诊室)

文章来源:内分泌科

作者:冯婉枝

图片来源:冯婉枝

编辑整理:黄玉妍、刘森

审核:刘得华

长按识别图中   新冠肺炎

扫描上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touxian.com/gzzd/102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