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响70年唱片集新闻发布会隆重举

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和上海交响乐团联合推动的“中国交响70年”系统工程即将于今年6月杀青付梓,并将在9月正式由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文艺音像电子出版社发行出版全套唱片集。

该套唱片集是国内首套采用编年体形式编辑出版的交响乐音响制品。项目自年启动,历经两年精心筹备,在超过小时的录制和近名工作人员的集体参与下,最终完成70部作品的录音编辑。

4月25日上午,《中国交响70年》专家研讨会暨唱片集新闻发布会在上海交响乐团举行,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钢,市文化旅游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杭春芳,上海文联专职副主席、秘书长沈文忠,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上海音乐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费维耀,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原院长王次炤,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原副院长杨燕迪,上海音乐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刘丽娟,西安音乐学院教授王安潮,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梁晴,上海音乐学院副研究员、学科办副主任韩斌等嘉宾及十余家新闻媒体出席。

《中国交响70年》专家研讨会现场

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主持发布会

发布会上,余隆公布入选《中国交响70年》唱片集的部分作品名单。随后费维耀、杨燕迪、王次炤、叶小钢等嘉宾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即将出版的《中国交响70年》唱片集予以评价并寄以厚望。

余隆宣读部分入选作品名单

费维耀首先对上海市委宣传部的关心指导深表感谢,他说,《中国交响70年》以新中国成立为起始点,全面梳理中国交响音乐的创作发展脉络,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前隆重推出这部史诗般力作,必将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今后,我们还会陆续组织出版更多具有中国文化元素和时代特色的交响作品。

杨燕迪高度赞扬了“中国交响70年”项目的重大意义,认为它是一种“经典化建构”,不仅对中国交响乐历史脉络进行了学术梳理,同时还将对音乐教学、科研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王次炤对本次活动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这是一个难度大、规模大的项目,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意义深远。他表示,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曲目遴选、版权确立等工作都十分繁杂,但上海音乐出版社与上海交响乐团克服重重困难,重磅推出这一跨时代的宏大作品,为中国交响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叶小钢对于能够见证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深感荣幸并对《中国交响70年》的面世充满期待,他表示唱片集的出版凝聚了艺术家的历史情怀和人文情怀,不仅是对中国交响乐的回顾总结,更会激发音乐界对未来文化发展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部具有典藏意义的作品将会走出国门,定能将中国的声音绽放到世界的舞台。

杭春芳(左)与沈文忠(右)揭晓唱片实物

刘丽娟与周平展示唱片

费维耀接受记者采访

嘉宾合影留念

从年到年,七十载风雨兼程的中国音乐发展过程中,几代中国作曲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用自己的艺术智慧和创作才华,为中华民族谱写了宏伟壮丽、绚丽多彩的华美乐章。

“中国交响70年”项目在两年前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和上海交响乐团两家单位的领导共同策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编年体形式对交响作品进行大规模整理的音像出版物。入选的每一部作品饱含着鲜明的中国风格和浓郁的民族韵味。

项目由全国范围内著名指挥、作曲家、知名音乐学者组成的专家组遴选出创作于年以后,承载时代脉搏、深含民族基因、极具艺术价值的70部撷英之作,用编年体的形式编撰录制成配套图书和CD唱片,同时将涵盖中国交响乐奠基、开拓、崛起各个历史时期笔耕不辍的作曲家及作品,如江文也、马思聪、丁善德、陈培勋、朱践耳、王西麟、陈其钢、谭盾、郭文景等,回眸追溯共和国交响事业发展的坚实步履,唱响红旗飘扬下的交响赞歌,为共和国交响事业铸魂。

该唱片集的出版将填补中国交响乐作品出版领域的历史空白,还原中国交响音乐创作的历史脉络,厘清中国现当代交响乐创作中出现的“高原”和“高峰”,挖掘经典的同时注重改革开放后的新人新作,展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音乐事业发展的蔚为大观,也印证了不竭的创新和创作才是中国交响事业持续发展的“发动机”。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价格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靠谱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touxian.com/gzyx/36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