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DF)是指由于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和不同程度的末梢血管病变所造成的足部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是晚期糖尿病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冬季来临,糖尿病足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很多糖尿病患者来说,特别是早期的糖友,是一个非常容易忽视的问题。长期的糖尿病会影响下肢的血液循环,到了冬季,外周血管收缩得很厉害,这样可以保证身体内部重要器官的体温,这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机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糖尿病小测评
请大家给自己或者身边的糖尿病人做个小测评,下面各项你占了几项:(1)糖尿病超过10年。(2)长期血糖控制差。(3)曾经有过足溃疡。(4)足部有畸形,如拇外翻、扁平足、高弓足等。(5)足部有皮肤病变,如老茧,鸡眼,皲裂,真菌感染等。(6)足部感觉减弱、麻木等足部周围神经病变等症状。(7)足部脉搏减弱、皮肤温度低等足部周围血管闭塞等症状。(8)患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其它糖尿病慢性并发症。(9)穿不合适的鞋袜、足部保健差,造成足部损伤或感染。(10)吸烟、酗酒。(11)存在膝、髋或脊柱关节炎等影响足功能的问题。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标准化健康教育单
1.每晚用37%℃左右(低于40℃)的温水,洗脚5~10分钟,不宜长时间泡脚。洗脚前用水温计测量水的温度(如无水温计,用手腕内侧或请家人代试水温,水温以无烫感为宜),避免烫伤。
2.以下情况禁忌泡脚:足部皮肤破损;有冠心病、心功能不全、中风病史;伴静脉曲张;神经、缺血性病变同时存在;有足癣;胼胝变黑色(胼胝下出血)。
3.双脚洗净后用柔软、吸水、浅色毛巾擦干,请家人或用镜子检查自己的足底和趾缝,看看有没有破皮、水疱、足癣、胼胝或鸡眼。检查趾甲有无灰趾甲或嵌甲等。
4.有甲真菌感染的患者:出现趾缝间皮肤变白、破损,有痒感,有灰趾甲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鞋袜清洗后在阳光下曝晒。
5.皮肤干燥者,每次洗脚后涂抹润肤霜,但要避开足趾缝间。已有足部干裂者可涂抹尿素霜。
6.足部按摩每日早、中、晚各1次,每次10分钟,动作轻柔,应从下往上按摩,以改善足部微循环。
7.规律运动:卧床患者可于床上“蹬自行车”以改善循环,防止肌肉萎缩。
8、买鞋时,应选择下午买,两只脚同时试穿,需穿着袜子试鞋,穿鞋时动作要慢。
9.选用大小合适、圆头、防滑、透气性好、搭扣的鞋,鞋底不宜太薄,鞋子内部应较足本身长1`2厘米(鞋后帮可伸入一小指为宜),内部宽度应与足最宽处(跖趾关节部位)的宽度相等,高度应考虑给足趾充分的空间。
10.穿鞋前,应检查鞋里是否存在粗糙的接缝或异物。不要穿外露脚趾的凉鞋,也不要赤脚穿鞋、赤脚走路或穿袜子走路。
11.对于新鞋,穿20~30分钟后应脱下检查双脚是否有压红的区域或摩擦的痕迹。从每天穿1~2小时开始,逐渐增加穿鞋时间,确保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
12.选用浅色、无破损的棉袜,袜口勿太松或大紧。每天更换袜子。必要时可选用5趾袜。
13.修剪指甲时,平剪成“一”字即可,不要斜剪,趾甲的两侧缘不可修剪过深,剪后需要磨平。不可去修脚店修剪,趾甲畸形的患者应去糖尿病足专科门诊处理。
14.切忌使用热水袋、电热毯、暖脚壶等取暖设施,勿烤火、拔火罐、艾灸,以防烫伤。
15.戒烟。
16.出现以下情况时,请您及时就医:有小伤口或水疱,尤其合并感染时;当下肢出现麻木、刺痛、感觉消失时;当脚感发凉、趾头变色、疼痛等。当有鸡眼、胼胝时,不能自行处理或去非正式医疗机构处理,医院治疗。
??
医院足踝外科29楼—24小时门诊
??专家门诊时间??
谢鸣主任—周三下午,周五上午
潘昊副主任—周一下午,周二上午
黄若昆副主任—周四上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