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你的命长不长,看脚就知道上病取

中医认为,脚是人体“第二大脑”,脚部的穴位很多,还有成千上万条末梢神经,特定穴位与体内脏器之间都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

因此,脚部对身体的重要性显而易见!那么,如何通过脚部看健康呢?

01、看颜色

1、看脚底颜色五色辨病是中医学内容之一,五色为青赤黄白黑。中医学认为,正常脚底颜色略红,也就是说脚部最佳的颜色应该是“红润”。如果出现以下颜色情况,医院进行检查。红色十分明显,可能有热。颜色发青,可能有寒。出现异常的黄色,可能有肝胆疾病。发白,除可能有寒证外,还可能是营养不良和贫血。发紫或发黑,可能血液循环差。2、看脚趾甲颜色脚远离心脏,脚趾甲是最远的,就像珠穆朗玛峰的锋尖。如果脚趾甲红润有光泽说明人体血液循环好。一般健康长寿人的脚趾甲就会呈现健康的粉红色。同时,脚指甲上也有月牙哦,约占趾甲的1/5。如果按一下变白,松手后很慢才能恢复原态,说明循环不好,这个叫压红实验,能够反应脚部血液循环状况。循环不好营养就不好,脚上一旦有风吹草动,你可能就会得病。有人容易得灰指甲,脚趾头疾病,也是因为血液循环不好,抵抗力不行,容易被病毒侵害。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脚趾甲变成了苍白色,没有一点血色的话,那就要考虑自己是否营养不良或贫血。这时你可要更加注意自己的饮食,保证每天摄取充足的热量。如果趾甲上有纵行条纹,表示机体虚弱,抗病能力差。这时应注意,多参加体育锻炼,避免久坐久站,强健身体。3、看脚趾腹颜色健康的脚趾腹应该是红润且饱满的。颜色过白过红都不好,太红说明淤血多,静脉不好,淤紫说明静脉回流不好。如果趾腹有皱纹不饱满也说明脚部血液循环不好。

02、摸温度

老人脚易凉,多为肾阳不足或保暖不当,这类人应多吃一些性属温热的食品,如羊肉、大蒜、生姜等,以提高机体耐寒力。若脚心热,则可能是阴虚内热,应多吃一些绿豆、冬瓜、瘦肉等甘凉滋润之品,少吃羊肉、韭菜、辣椒等温燥之品。如果脚部温度不高不低,能够自行进行体温调节,外面冷的时候,脚是热乎的,外面热的时候,脚也还是那个温度,就说明脚部血液循环非常好。相反,天一冷脚就冰凉,天一热脚老出汗就说明脚部血液循环不是很好。所以,长寿之人的脚底温度应该和双手是一样的,温热适中,不凉不火。“上病取下,百病治足。”这是中医早就有的说法,脚部是人体的第二心脏。脚虽然位于人体最低处,但它是人体的根本。一个人的步调如果轻盈这反应这个人精神很好,如果步调沉重,这反应身体疲惫不堪。一些生活中的小毛病,的确可以从足部来调节,经络系统及足部反射区是“上病取下,百病治足。”的理论依据。可将具体毛病和对应位置整理一下,囊括了大家基本的需要:咳嗽、眼干、降压、脾胃问题,照着做就行了!●●●眼干——揉大脚趾“肝开窍于目,主藏血,在液为泪”,由此可以看出肝与目(眼睛)的关系非常密切,因而肝的功能正常与否,即从目反映出来。通俗的说就是:如果肝不好,那么眼睛得不到滋养,所以眼睛有问题,要从肝经治疗。肝经起于大脚趾的大敦穴,具有调肝理气、清热利湿、理血调经的作用。所以,如果我们觉得眼睛干涩,视物不清,就可以刺激大脚趾来启动肝的疏泄及藏血功能,加强肝经的气血,濡养眼睛。正所谓“肝受血能视,足受血能行。”长此以往揉足大脚趾,可以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和津液运行,调节全身血量,维持眼睛的血液供应,濡养眼睛,保护眼睛,从根本上缓解眼干症状。●●●咳嗽、咽痛——按脚背这一招来源于小儿推拿,很多小孩子的普通感冒都能通过专业的推拿来治疗,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个手法,对自己的咳嗽做辅助治疗。足背部远端是下肢经脉“荥穴”分布的位置,如抱着小脚丫给揉揉,尤其是脚背,这对那些风热咳嗽并伴有扁桃体炎的很有好处。风热咳嗽伴有扁桃体发炎时,在足背部往往明显的阳性反应点,一按就会很疼,所以很容易就能找到。在自己用手掌按揉足趾、足背同时,反向刺激手太阴肺经之荥穴鱼际,具有清肺热、利咽之功,滋肺阴、凉血止咳之效,为治疗咽喉疼痛,咳嗽少痰之要穴。左、右手鱼际及脚趾、脚背都要按揉,一只脚趾按摩5分钟。特别对喉咙疼痛不舒效果最好。●●●老人转脚腕——帮助降压脚踝周围分布着肝、胆、脾、胃、肾、膀胱经的多个重要穴位,即五输穴中的输穴、经穴及原穴,为脏腑经脉之气血转输、运送、汇集壮大的通道。长期血压高的人,一般有踝部发硬的症状,转动踝部,刺激下肢经络的输、经、原穴,可以健脾化痰、滋阴降火、舒经活血、调节脏腑功能,调节全身血液循环,控制血压。特别是对老人来说,经常转动脚腕子,能增强体质,抗衰老、降血压。每天早晚各做1次,一般每次左右各转下,做到脚部发热为佳。●●●消化不良——扳脚趾消化不良,有口臭、便秘、腹泻、胃痛的患者应该经常扳扳脚趾。因为,足背跖趾关节附近是下肢经脉“荥穴”分布的位置,“荥穴”能治热证、火证,具有清热、泻火、止血、镇痛、滋阴、养胃的作用,正所谓“荥主身热”。因此,依据各经荥穴分别主治本脏腑病变所致热证,板摇脚趾,刚好能刺激足阴阳六条经的荥穴大都、内庭、行间、侠溪、然骨、通谷。经常顺时针板摇脚趾可以达到舒肝理气、健脾和胃、清热除湿的目的。如果你是阴虚有热、或脾胃虚弱引起上述症状,也可以治疗,但你需逆时针方向板摇脚趾,能温阳运脾、滋阴养胃。轻轻松松搞定令人烦恼的症状,随时保持口气清新。●●●静脉曲张——踮脚走踮脚走包括脚尖走和脚跟走,即用脚尖或脚跟走路。有研究显示:踮脚运动能使小腿前、后侧肌群收缩、拉伸,肌肉在收缩、拉伸的过程中产生挤压促进血液淋巴的循环,并加强局部肌肉、皮肤的弹性。有利于通畅足三阴经及足三阳经气血,两者交替刺激可以祛病强身。每天坚持走2~3次,走40—50步,交换脚尖、脚跟走,每次5~10分钟;也可以做原地踮脚运动,长期进行这项运动,能够有效缓解静脉曲张,特别针对久坐、久站所导致的这种情况很有用。虽然踮脚运动是一项很好的有氧运动,它不仅能增加心跳,使心率保持在每分钟次左右,让血液可以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有益人的心脏、心血管健康,还能锻炼小腿肌肉和脚踝,防止静脉曲张,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最重要的是,它可以避免损伤膝盖,这对膝盖有问题的老年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锻炼方法。但是应注意安全,以免站立不稳而摔倒,发生意外。●●●睡觉流口水——推揉脚拇趾内侧脾主运化水湿,在液为涎,睡觉流口水、舌边有齿痕,这是脾虚的症状,就是常说的水湿重。如何处理呢?我们应该从脾经入手。足拇趾前内侧是脾经经脉原气所出的根本,流注壮大的通道。推揉脚拇趾内侧具有健脾益气、和胃化痰、宁心安神作用,促进脾的运化功能。长时间反复的推揉,健旺脾的运化水液功能,防止、消除水液在体内发生不正常停滞。另外,脾经的功能强大了,增强升清的控制能力,就能使涎液上行于口,但不溢出口外,达到保护口腔黏膜,润泽口腔的作用。●●●抗衰老——常抬双脚都说老年人不能躺,一躺下这人气就没了。确实是这样,腿部肌肉如果能够得到锻炼,能够加速血液回流,促进心、肺、大脑的功能。虽然动作简单,但是长期坚持的确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已经近百岁,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精气神十足,据她本人透露:坚持每天脱掉鞋子,把双脚高高举起几分钟是她每天都要做的。●●●肾气不足——揉脚心腰腿酸软、失眠多梦、神经衰弱这些基本都是人到中年后的常见情况,这既是大脑衰老的一种表现,也是肾气衰微所导致的。搓擦足心就能很好的补肾气,祖国医学认为肾之精气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脚底心是肾经经脉原气所出的根本。搓揉脚底心能滋阴益肾、平肝熄风、开窍醒神。经过反复搓揉,提起肾中精气,以滋养、濡润人体脏腑组织,温煦、推动脏腑功能,上述的这些毛病自然解决。下午五点左右肾经气最旺,这会搓揉脚心会事半功倍。总之,寒从脚下起,病从脚底除!脚底的反射区映射全身!每天抽出10分钟,根据您的需要按摩、运动脚部,相当于分别给全身各脏腑吃补药!坚持一个月,会觉得神清气爽!正所谓“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功补。”这么好的方法,赶快告诉咱们的小伙伴,大家一起做起来,一起做出健康好身体!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touxian.com/gzyx/141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